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番石榴高产栽培技术

番石榴高产栽培技术

番石榴高产栽培技术第一节概述番石榴psidium guajaza L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美洲热带,现在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均有栽培。

番石榴粗生易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强,亩产达1500—2000公斤,丰产的可达2500—3000公斤,采收期相当长(每年有二、三造果),病虫害少。

番石榴果实味道特殊,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每百克可食部分有231—486毫克,可以鲜食,但主要供制果酱、果冻、果馏之类加工品。

番石榴汁对糖尿病有效,亦可作饮料用。

番石榴还可作药材用,具有较强的收敛性,能治小儿腹泻。

番石榴引入我国已有数百年,现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均有栽种。

海南各地均发现有野生番石榴。

同时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文昌、琼山县为最多。

第二节生长结果习性一、根系番石榴的根群发达,密而多,浅生,主要集中在50厘米以内的表土,组织竖韧,耐湿,吸肥吸水力强。

每年2月地温上升则开始发生新根,年中4—5月生长最速,到9月以后,气温渐降而生长缓慢。

二、枝梢每年抽梢3—4次,第一次在立春后(2月上旬),以后因挂果多少,水分与养分供应情况,陆续抽梢2—3次,其中以芒种前后(6月上旬)所抽出的新梢最长。

主要分布在树冠外围。

结果枝每年发生两次,第一次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第二次8—9月间,结果枝主要着生在2—3年生枝条上。

花多从结果枝基部约3—4对叶腋间抽出。

三、开花与授粉每年至少开两次花,第一次为正造花,第二次为翻花。

翻花数多少和开花迟早因品种不同与干旱情况有很大差异。

早熟种先开,花也多,约占全年花期的25—30%,中熟种次之,迟熟种更次,花数亦最少,一般正造果多,则翻花果少。

开花成果后20天,小果开始转蒂时(即幼果开始下垂),如遇冷,则有落花现象。

久旱后遇雨,会刺激发生大量新梢,抢夺果实发育需要水分和养分,也会致使落果。

小果至成熟正造花需60—70天。

翻花成熟于温度较低的季节,约需80—100天,品质多不及正造果。

抽梢发芽后经38—42天开花。

花期30天左右,一般品种在上午5—8时开花,在开花前10—30分钟花药开裂,而柱头在开花前两天已具有容受性,直至开花后第四天,主要靠自花授粉。

没有自交不亲的现象。

四、果实的营养番石榴含果糖量最大,大约占总糖58.9%。

其次是葡萄糖,占35.7%,蔗糖只占5.3%。

结果后至果实将成熟期,维生素C迅速增加。

番石榴果实含有多种不挥发性的有机酸,其中有乳酸、苹果酸、柠檬酸、抗坏血酸或半乳糖醋酸。

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果实发育阶段其果胶含量不同,在0.43—1.07%之间,但当果实达到充分成熟之后,果胶的含量突然减少。

(五)种子番石榴种子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

在未成熟的番石榴种子中分离出赤霉素类的物质。

第三节适宜的环境条件一、温度番石榴原产热带,性畏寒,在零下1—2℃,幼树受冻害死亡。

成年树开始表现冻伤。

一般品种耐寒力较甜橙为弱,但较番木瓜、香蕉为强。

适应于番石榴生长的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需在15℃以上,否则即使无霜冻,亦会因热量不足而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最适生长温度为23—28℃。

二、水分性耐旱,亦相当耐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无论水田,旱地或山坡均可种植。

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需要适当水分,才能获得品质良好的果品。

最适宜雨量为1,000—2,000毫米。

番石榴根群浅生,易受风刮倒,故植地地下水位宜在80厘米以下,可促根深生,增强抗风力。

三、土壤番石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为宜。

番石榴抗盐能力颇强。

土壤pH4.5—8.2均能适应。

四、光照阳光充足,则树势壮旺,果实品质优良,病虫害少。

第四节主要栽培品种番石榴由于长期采用实生繁殖,果实大小、形状、色译、品质、维生素含量,变化也较大。

果形在圆形、卵形或牛犁形,果肉有白、黄、淡红至红多种色译;果实品质有香甜软滑,粗糙酸涩、爽脆等类型,品种庞杂,有待选择改良。

现根据海南种植的几个品种简要介绍如下:1、锦山石榴:当地华侨从马来亚一带引入,多栽培在文昌锦山、铺前、白延一带侨乡。

单果重通常300—350克,最大可达750克,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肉白黄色或红色,味甜有香气,一年可产2—3造,常花、果并存。

此品种经实生繁殖,本省北部广为分布,琼山、定安、文昌蓬莱一带称为“南洋白”的,果心白色,质脆而味甜,可能是本品种的一个变种。

2、四季红:来源不详,本省琼山、屯昌、文昌、琼海、汀迈、三亚等县市有栽培。

单果重6—8克,果面粗糙,肉红色,质软味甜,单株产30—40公斤,年可两造,6—9月为大造。

3、本地番石榴:多呈半野生状态,枝条较直立,叶片较小而厚,果形小,果心大,种子多,肉质粗糙,干涩,有红心,白心之分,红心的质较软,有特殊气味。

4、大果番石榴:近年从泰国引入,又称泰国番石榴,其特点为早生,易长果大、丰产,果型大,单果重平均300克,最大的1000克左右,果皮绿色,成熟时淡黄绿色,果肉厚,白色、质脆、味甜,维生素C及果胶含重高,耐贮运。

周年能开花结果,一般比较大量的有两造,第一批果4—5月开花,8—9月成熟,第二批果11—12月采收。

大果番石榴根据果形有圆形和长梨形之分。

第五节苗木的培育番石榴的繁殖与方法有实生,扦插(枝插)、空中压条(圈枝)、嫁接等。

一、实生法用此法繁殖种苗速度较快,种子采自优良母株,采种后立即撒播或条播,经2—4周发芽,待苗高10厘米时,结合选苗移植于直径约12厘米、高约20厘米的塑料营养袋中,或直播于袋中,一年后可定植。

如泰国大果番石榴,秋播,至次年春天移苗,4—5月苗高40厘米即可定植。

播种时苗床土壤一定要细碎,畦面要平,要施足基肥。

把洗净、晒干的种子均匀播于畦面上,用木板压实,再撒上一层薄薄的火烧土或过筛的垃圾泥,也可用细碎的表土复盖,厚度约0.3厘米,以盖过种子为度。

播后用花洒桶淋水,以后每天淋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为了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浸水12小时或浸在盐酸中3秒钟,发芽率可达到90%。

实生苗定植后通常第三年开始结果。

实生繁殖后代植株变异性大,树势高,不便管理。

二、扦插法每年2—4月自优良株上选取茎粗约1.2—1.5厘米的枝条,每段长15厘米,基部削成平滑的三棱形,头端尖,直插入土,深度为全长二分之一,压实土壤,覆土淋水,保持湿润,第二年清明前后可供定值。

出根率较圈枝苗低,根系往往发展不平衡,树冠发育也不整齐。

扦插法繁殖成活率达60%,三、圈枝清明前后选取直径1.2—1.5厘米,2—3年生枝条,在距枝端约40—60厘米处环状剥皮,宽约1.5—2.0厘米,然后用渗有禾杆的泥条包裹,经50—60天新根外露,即可截离母株。

也可用苔藓或椰糠等,外用塑料薄膜包扎。

约经3—5周,大量新根发生后,截离母株。

圈枝苗与母株分离后,于苗圃假植一年。

或在当年7—8月直接定植于果园。

假植时,须适当荫蔽一段时间,并保持一定湿度。

圈枝成活率可达90—100%。

结果可比扦插提早1—2年。

四、挨接法(靠接法)砧木是实生番石榴。

种子播种后,约需1年即可供挨接砧木用。

挨接成活后约3个月,才可截离母枝。

五、芽接法番石榴嫁接成活甚少,其中以芽接较为可靠。

所用的砧木生长旺盛,直径2—3厘米,宜采用补片芽接法。

嫁接法能采用各种砧木以加强对土壤的适应性,又能提早结果期。

六、栽植定植前按密度挖70—80厘米见方的植穴,每穴施入腐熟的畜粪肥或堆肥50公斤(或青料50公—70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再回土高出地面20—30厘米,植前1—3个月准备好植穴。

在海南,如浇灌方便周年均可定植。

在干旱地区,又无浇灌斤条件,则以春末初夏小雨来临至台风结束前定植为好。

株行距一般用4×6米,但早熟种栽于山地者,可稍密,中熟种或沃地可适当放宽,按照增产要求,可试用4×4米。

第六节栽培管理技术一、施肥由于番石榴为具有结果期早,一年中抽梢结果次数多,果期长,果量多的特点,因此,数多的品种,需要较多的氮磷钾肥。

特别对于早结丰产的大型品种更应重视多种的肥料的配合施用。

大果番石榴植后抽出第一次新叶时,每株可施稀薄的粪水5公斤,以后也可用0.5—1%的尿素水,20—30天施一次。

2个月后,植株生长正常,可每隔1—2个月施肥一次,浓度也可逐渐增加。

在开花结果及果实发育期间,应补充2至3次肥,前期施N为主,N、K 配合,至果实迅速生长期要注意增施钾肥,使果实发育饱满,增进果实品质和抗病力。

经大量收果后(9—10月),应重施一次有机肥(如饼肥、粪肥、堆肥)等,作为收果后的养分补充,又可作越冬肥。

如果结果量大,植株生势衰竭,应补充一些速效氮肥以恢复树势。

结果树正常的施肥期是:①2—3月施速效氮肥,促进新梢和结果枝的抽生;②3—4月施速效氮钾肥以促进开花结果及果实发育;③7—8月施壮果以壮果和改进果实品质,以钾氮为主;④10—11月施有机肥,为次年打好基础。

一株成龄丰产树(结果25公斤以上)一年要求施优质土杂肥25公斤,饼肥2—2.5公斤(或土杂肥50公斤),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钾肥0.5—1公斤或草木灰5—10公斤。

二、整形与修剪(一)幼苗整形当苗高至50—60厘米剪顶,并保留3—4个分枝,角度以40—60度为好。

当分枝长30—40厘米时又摘顶(保留枝条长度在25—30厘米),让它长出2—3个分枝,以增加结果面积。

以后如法摘顶促进第三、四次……分枝的生长。

当枝条开花结果后,如结果位置在30厘米以内,仍可在该枝上部留分枝,如果结果部位高,在采果后应短截枝条。

(二)修剪一般有夏剪与冬剪,夏天枝条生长旺,以短截(摘顶)促进分枝生长,扩大树冠,增加结果面积为主;盛果期过后进行冬剪,除去病虫枝,荫弱枝及交叉枝,短截结果部位高的枝条,创造一个通风透光的环境。

(三)疏花疏果一个枝条会有2—3个节抽花蕾,每个节会有1—2个花芽,每个花芽一般开花结果一个,但也有结两个果的。

这样,有时同一个枝条上会结果2—3个或更多。

大果番石榴果枝较小,而果实较大,如果一个果枝结果太多,重量太大,枝条就承受不了而折断。

为了保持植株的丰产性,提高果实品质,应根据枝条的粗壮程度控制其结果量,通常一个枝以留172个果(最多不超过3—4个)为宜,同一节上最好留一个果(最多两个)。

且尽量留枝条下部的果实,多余的最好及早摘除。

三、促进开花番石榴的花常着生在新生侧枝,或营养枝的顶端。

凡助有于这种新枝生长的方法,均可促进开花结果。

通常每3—4个月施肥一次,修剪以及灌溉都有促生新梢效果。

用25%的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加展着剂喷叶片,造成落叶,在落叶后5周,即开始产生有花芽的新梢,可预测其开花期和成熟期。

四、树体的保护主要是天牛为害树干,3—7月都有发生,以清明前后较多,可捕杀或毒杀和钩杀。

为害大果番石榴的害虫有介壳虫及蚜虫(为害嫩梢及幼果,影响枝梢及果实发育,并引起煤烟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