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法采砂整治实施方案(最新)

非法采砂整治实施方案(最新)

非法采砂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水利部、黄委会和xx省水利厅关于黄河采砂管理工作的会议精神,切实规范黄河水事秩序,改善河道环境,保障防洪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为遵循,以“6.14”黄河xx段采砂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河长制”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党政同责,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从严从快,全面深入开展黄河采砂清理整治,消除行洪障碍、修复河道环境,维护河道畅通、河容整洁,保障度汛安全、生态安全,使我县黄河母亲河生命更加健康、颜值更具魅力、风光更加壮美、人水更加和谐。

二、整治任务
全县现有黄河采砂点15处,均属非法性质,涉及挖砂船7只、吸沙船8只,挖砂机械10台、堆砂1.2万m3、砂台8处、砂坑2处。

其中:瓦塘镇采砂点7处、船只7支、机械5台、砂台4处、砂坑1处,堆砂8000m3;高家村镇采砂点1处、堆砂860m3;罗峪口镇采砂点7处、船只7支、机械4台、堆砂3700m3、砂坑1处、砂台3处;圪垯上乡采砂点1处、船只1支、机械1 台、堆砂300m3、砂台1处;无序采砂导致黄河河道“脏乱差”,形成防洪安全隐患。

本次整治任务为:督促全面停采,所有船只、堆砂堆料和各类设
备全部撤离河道,摧毁砂台,回填砂坑,恢复河道,使河容河貌明显改观。

三、整治目标
通过全面、深入清理整治,实现黄河河道“两无两保”目标,即无乱采滥挖、乱堆乱弃现象,确保河容整洁、河道畅通。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整治行动落到实处,县政府成立黄河xx段非法采砂整治工作领导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县公安局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河长办、县防汛办、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国土局、县电视台主要负责人和沿黄五乡镇的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统一组织领导黄河采砂整治工作。

领导组办公室设于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水利局局长兼任,负责统筹协调黄河采砂整治各项具体工作。

(二)细化整治措施
1.明确时限,分步实施。

本次整治时间为一个月,从xx年6月16日至7月15日。

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自查整改、分类督促阶段,从6月16日至6月30日。

由各采砂户自查自改,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督促实施。

第二阶段为集中
整治阶段,从7月1日至7月15日,对自查整改不力的整治对象进行集中打击取缔。

2.各负其责,协同推进。

在自查整改阶段,各乡镇、各部门要对前次实施的整治工作“回头看”,进一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督促
整改主体落实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责任分工如下:
各乡镇党委、政府:履行黄河采砂整治和河长制、防洪保安主体责任,乡镇书记和乡镇长负总责,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进一步细化安排,将督促整治责任延伸到乡镇各副职、各站所、各村支两委,形成上下合力,共同打好本次河道采砂整治攻坚战。

要严格督促采砂户落实汛期全面禁采措施,对所清理船只集中监管。

对于整治过程中产生的有关费用,要规范履行资金审查程序报县财政支付。

县政府办、县河长办、县防汛办:牵头实施采砂整治,统筹协调、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开展整治工作。

督查各乡镇、各部门履责情况。

县水利局:全面监督指导采砂整治工作,摸清全县采砂情况和底数,制定具体措施和标准;加强巡回检查,督促措施落实;汇总工作成果,完成总结上报;落实局相关领导包乡镇督导负责制,由刘利军(总工)负责瓦塘镇,马一云(副局长)负责罗峪口镇,白纯棣(局党组成员)负责高家村镇、圪垯上乡、赵家坪乡。

县交通局:配合乡镇对采砂船只进行整治,确保全部撤出河道。

县国土局:从资源管理层面以政府名义向有关采砂事主下达限期清理砂石通知,逾期予以没收、拍卖,并依法处理涉事人。

县公安局:对整治过程中阻挠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打击。

县财政局:落实采砂整治经费保障,规范报账管理,及时审核拨付。

县电视台:负责采砂整治的宣传报道工作,坚持对河道保护的舆
论引导,重点曝光反面典型。

3.联合行动,集中整治。

对于自查整改中拒不执行整治要求的采砂户,由县领导组组织,集中半个月时间,开展专项行动,压茬推进,全面取缔,形成震慑效应,强化整治效果。

4.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在完成河道采砂整治的基础上,强化成果巩固,推进落实黄河采砂规划,做到有序开采、科学开采、合法开采。

推动黄河采砂规范化管理,深入实施河长制,开展常态化巡河,落实网格化监管,压实各级责任人责任,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建立起党政主导、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分段负责的长效管理机制,以黄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保障黄河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严格责任追究
本次黄河采砂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于维护黄河水事秩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目标顺利实现。

如在规定整治期限内思想麻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慢作为、不作为或乱作为而影响全县乃至全市、全省工作大局,或造成安全事故损失的,将启动问责,严肃追究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