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思想
陈独秀:
/v_show/id_XMjYyMzEyNA%3D%3D.html
名言警句:
1: 民主不是哪一个阶级的概念,而是整个人类几百年斗争才实现的。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名词, 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国家者, 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 2、西方人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故以小人始,以君子终;中国人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 本位,故全都以君子始,以小人终! 3、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 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 命有价值的文明。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同志生于1879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人,是二十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同时和李大钊一 起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被人们称 为“南陈北李”。
简介: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 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 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 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 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 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 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11月5 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 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 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 职。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享年63岁。
重要事迹:
•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1915年创办《新青 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 授。陈独秀和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 的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文学、新思想,推广白话文。他在 《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掀起了一场批判封建礼教、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文化 运动。他把民主称为“德先生”,把科学叫做“赛先生”, 认定只有科学和民主才能救中国,在中国成了第一个举起 科学民主大旗的人,为中国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做出 重要贡献!
思想的战友:胡适,李大钊。
•
•
李大钊:
李大钊与陈独秀同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势 又是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影响了五四运动以后的整整一代青年,被尊为进 步青年的学习楷模ji从新文化运动到大革命后期, 两入有过整整十年的的历史交往,结下了深厚的 战斗友谊。
•
•
胡适:
1919年6月,陈独秀因散发反对段祺瑞政府的《北京 市民宣言》传单被捕,这张传单是胡适应陈独秀之请译 成英文的。听目击者所陈,胡适眼前突然浮现陈独秀在 灯火中,独上高楼,撞响警钟,手撒传单的英姿。他旋 即赋诗《威权》,表达对陈独秀的礼赞和对当局的愤慨。 然后他赶到李大钊寓所商议,决定由他们二人接办《每 周评论》,并向外界披露当局的暴行,造成强大社会舆 论压力。胡适还挺身奔走各界,谋求救陈,甚至欲闯虎 穴到段府理论。果然舆论大哗,连孙中山先生都出面干 预,陈独秀终于获释。此时,毛泽东也在《湘江评论》 创刊号上,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声援陈 独秀及胡适,不久,又进京拜谒被他尊称为“思想界明 星”的陈独秀和胡适。 几年后,陈独秀再次在上海被捕,胡适立刻设法营 救,胡适给在上海的蔡元培发电报:“请就地营救陈独 秀!”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宋庆龄也参与到营救陈独秀 的行动。胡适还在北大讲演《陈独秀与文学革命》,重 申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回应反动当局的倒行逆 施。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作为总书记的陈独秀,一 直把胡适视为诤友。
右倾错误:
第一,对政治形势的错误分析。错误的认为当前的主要危险是“一方面民众 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怖而日渐向 右。这种左右倾倘继续发展下去而距离日远,会至破裂联合战线,而危及整 个的国民革命运动”。 第二,限制工农运动发展,反对“耕地农有”,否认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必 要性。1926年下半年,农民土地问题已成为左右时局的中心课题。认为用对 待农民土地问题的态度去划分国民党的左、右派是错误的。反对“包办民众 运动”,反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换取蒋介石由右向左,以民众运动之退 让去祈求国民党右派之不要反动。 第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国民党右派实行了三次大让步,使“蒋介石在 政治上军事上党务上接连得到三次大胜利”。这些错误实质上是信任蒋介石、 汪精卫超过信任工农群众、不惜牺牲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去迁就蒋介石的反 动要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这种右倾投降主义的继续发展,就使全党不可能 集中力量去组织革命军队和工农群众的革命力量以准备对付蒋介石即将发动 的突然袭击,为蒋介石后来发动反革命政变创造了条件。 第四,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了统治地位,是 导致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的一个主观原因。虽然按照当时的历史环境,即使 不出现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革命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中文名:陈独秀 别名: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 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 出生日期:1879年10月9日(清光 绪五年) 逝世日期:1942年5月27日 职业:革命家 毕业院校: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 身) 主要成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代表作品:《独秀文存》、《陈独 秀文章选编》、《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等
•
贡献与成就:
•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 第二: 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 导者。 •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 •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 的领导人。 • 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 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4、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而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是所短也。 5、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6、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 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 8、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 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评价:
• 毛泽东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在指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 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及后来搞托陈取消派“反对我们”之后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 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 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 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 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份进了共产 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 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 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普列汉诺夫以 后变成了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 《陈独秀先生百年祭》1979年陈独秀百岁诞辰时,另一个原托派“少数派”四大金刚 之一、被海外誉为“研究陈独秀问题专家”的楼子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要找到一个 人,“以其一生遍历从卢骚到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的变迁,那只有陈独秀。我们可以说, 他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最完整的代表人物。” 《国际主义者》陈独秀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一种思想形成后好走极端,而且固执己 见,不为人所动。他甚至故意放纵自己这种思想方法,说:“我不懂得什么理论,我 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 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 对的话。”结果,他有时确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新问题,发表惊世骇俗的见解,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
•
•
THE END !!
谢谢欣赏!
组员:汪素琴,唐琼,徐儒雅,吴叶规,尹润田,曹文,张波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