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之怎样列提纲
• ①对比要鲜明。形成对比的双方, 或正反,或阴阳,或虚实,要善 恶清楚,是非分明。 • ②对比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 之情
• 3.衬托方式: •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主要有以下三种: • (1)用某些人物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用约瑟夫对叔叔 的同情来反衬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 • (2)用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 格或事件的意义。如《故乡》的开头,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 (3)以虚拟的情景来衬托现实社会。如 《桃花源记》。
怀 念 敬 爱
分析三份提纲
• 一、 • 题目:《记一次劳动》 • 段落:(1)开头。 • (2)劳动经过。 • (3)结尾。
X
这份提纲过于简单,毫无价值,推想不出文 章的内容和情节,因为一般文章都有开头、中间、 结尾三个主要部分。
• 二、 • 题目:《他进步了》 • 中心思想:通过写小冬做的两件好事,反映他进步了, 小冬勇于改错的精神。 • 段落大意: • (1)以前小冬常常打架骂人(详写)。 • (2)最近小冬做了两件好事(略写)。 • ①为学校栽了两棵小树。 • ②放学路上拾到一个钱包,交还失主。 • (3)在班会上,老师表扬了他(详写)。
• 《同桌的你》提纲 • 一、题目:同桌的你 • 二、中心:文章通过写张扬“受伤不哭”和“因 成绩而哭”两件事的记叙,塑造了一个坚强果断 有毅力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 三、结构: • 开头:(1)“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最爱 哭的你……”每当这首动听的校园民谣《同桌的 你》响在我耳畔的时候,我便不禁会想起曾经的 “同桌的你”——张扬 。 • 主 体:(2)过渡段:交代张扬的外貌及学习 等情况,交代他的口头禅“洒家是男子汉”,自 然他轻易不会哭。(略)
由此可见,学会写提纲,养 成作文前写提纲的习惯,应该是 中学生写作学习的重要任务,是 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什么叫作文提纲?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 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 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 形式。
如何列作文的提纲
作文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1、题目: 2、中心:简要地写出文章主要内容及要 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最主要部分。 (包括开头与结尾;如何安排材料; 确定详略;如何过渡;表现手法;点题等)
• 一.横式结构作文提纲
• 1、巧列小标题 • [指点迷津] • 横式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小 标题,即文章的第二部分的写作内 容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一 组属于不同类别,但有内在联系的 事物或景象,按照差不多相同的句 子结构排列在一起,来共同表达一 个主题。
• 2、排比反复式 • 【指津】 • “排比反复式”就是选用一 个或几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 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 章的若干处地方不断重复, 形成间隔反复或排比,构架 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各部分 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的谋篇 方法。
老师寄语:
考试作文要想好, 作文提纲少不了。 布局谋,多么刚强的男子 汉啊!(详) • (4)过渡段:可就是这么一个男子汉, 那次却哭了。(略) • (5)因为贪玩,成绩掉队,被老师批评, 痛定思痛,哭了,下定决心要赶上,付出努 力 期末名列前茅,多么说话算数的男子汉啊! (详) • 结尾: (6)后来由于重新分班,我和张扬现 在已经不是同桌了,可是我们的友谊之树依然 常青,张扬依然是那个爱张扬的帅小伙。 •
X
这份提纲的明显毛病是详略不当。重点应该写 小冬“进步的表现”,而提纲中把“以前”的表现 和老师的“表扬”确定为重点。如果照着这个提纲 写下去,中心思想是无法反映出来的——从哪里可 以反映出小冬有“勇于改错”的精神呢?
• 三、 • 题目:《我的外公》 • 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学 习的人 • 层次安排: • (1)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来未见面的外公(略 写) (2)中心部分: • ①外公立体利用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看书等四件事 (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 (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 (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 (3)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 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 (采用侧面描写)。
• 主体:(2)镜头一:看!照片中手拿玩具的 哪个胖胖的小女孩。(略) • • • (3)镜头二:“我上学了”(较详) (4)镜头三:花季女孩。详写自己组 织的一次活动。(详) 结尾:回首往事,甜蜜涌上心头;想想未 来,信心充满脑海。在成长的路上,我一直走 着,洒下一串坚实的脚印,我希望自己一路走 好!
• 《成长的足迹》提纲
• 一、题目:成长的足迹
• 二、中心:剪辑几幅照片,反映自己成长的历 程(小标题式的结构)。 • 三、结构:
•
开头:(1)望着镜子中那个笑靥如花的 女孩子,我不禁做了个鬼脸,马上镜子里就出 现了一个调皮的形象。这就是我,一个十五岁 的女孩,不知不觉就已经长大了的花季女孩。 不经意间,我看到镜子旁边的照片,成长的往 事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 【例文导学】 •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我们可以运 用“反复排比式”来构思整个文章。 • 首先设想几个与母爱相关的比喻句,如: • 母爱是一把小伞。„„ • 母爱是一泓清泉。„„ • 母爱是一片森林。„„ • 母爱是一汪海湾。„„ • 然后将这几个“比喻”句作框架,在每一个小 点里,写出母爱的各个层面的含义:精心照料、 细心呵护、博大宽容、助人成才等等。在每一个 小点下面,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加以叙述,便能 写成一篇很生动的歌颂母爱的文章来。
《藤野先生》
• 中心:这篇文章通过回忆在日本留学的几件 事歌颂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处处散发 出鲁迅先生强烈的无法抑制的爱国激情。 • 写法:全文组织严密,脉络分明,选用了典 型事例,运用了白描、对比、映衬等方法刻 画人物,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结构:
在东京 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4、匿名信事件 5、看电影事件 6、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一般有三种形式: • (1)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 句型或短语,形成段首排比或段 尾排比的修辞效果; • (2)同一中心句散见于不同的 段落。主要放在段首或段尾; • (3)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单 独成段,均匀分布在文章中,以 展现事物的层次性和文章的条理 性,抒发强烈的感情。
• 这种写作方法,由于一而 再、再而三地强化特定语 言,并且注意文章内容和 思想深度、广度的逐步拓 展,因此能以紧密匀称的 结构、一喝三叹的艺术效 果得到好评。
作文指导:
——列写作文提纲
1、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 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老舍 2、单是一个提纲,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 作者的全部智力。 ——(俄国)冈察洛夫 3、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 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 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 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 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绪意乱。 这就是难产的痛苦。 ——朱光潜
• 运用此技法要注意: • 1、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不能泛问泛答,“问” 要展示问题,答要揭示中心。所涉及的材料、语 言、情节,必须归属于一个话题之内。 • 2、问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讲究 口语化。 • 3、问答要有层次,不能杂乱无章,应围绕话题, 步步推进,层层推进,层层拓展,清晰地展现主 题。 • 4、在问答的同时可适当穿插动作、表情和现场 气氛的描写。 • 5、要注意问答的“量”。如果各段回答,字数 能基本保持一致,就会使结构匀整,也便于读者 把握内涵。
点评:
• 这份提纲列得比较好。 • 第一、中心思想明确、集中,有教育读者 的作用; • 第二、选材新颖,各段内容都紧紧围绕中 心思想,而且层层深入地写了外公不仅自 己爱学习,还教育“我”从小认真读书; • 第三,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 写法多样。 • 小结:提纲要在写作中发挥提纲挈领的作 用,就要写得具体些,真正对你的写作发 挥作用。
• • • •
3、对比衬托法 [指点迷津] 概念:什么是对比衬托法? 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好恶、爱憎, 在作文中往往要利用事物间的对立条 件来形成对照,以昭示事物的真假、 好坏、美丑、善恶、是非、功过、荣 辱等,也可利于事物间的近似条件, 以一些事物的陪衬来突出另一事物, 这就是对比衬托。
• 2.对比要求:
作文
题目:同桌的你
写作目的:
• 表现同桌的为人、品性。 • 表现同桌的特点。
评
• 肖像描写患通病。如:“不大不小的眼 睛,大大的耳朵”。 • 结尾草率,过于抒情。 • 很多写成“我和同桌”,离题了。 • 材料没选择,凑字数。
课文借鉴: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藤野先生》《我 的母亲》几篇课文有哪些技巧可以供我们 参考?
• 4、巧问妙答法 • [指津] • “巧问妙答”就是以问和答的形式, 连缀成文。有自问自答,有对问对答, 如内心独白,人物访谈、热线电话、现 场采访、辩论会等,文章的情感和主旨 就在这一问一答的交流中涉笔成章。 • 这种构思很新颖,也真切质朴,清 新自然,让读者注意力集中,置身于那 个特定的氛围之中。
在 仙 台
离开仙台 7、怀念藤野先生
中心:回忆童年、少年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 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深挚 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对母 亲的怀念和敬爱。 开头:“我”的童年经历(铺垫、呼应)
主 体
对“我”的管教 “严师” “慈母”
当家之难 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不受侮辱 捍卫名节 “很有刚气” 结尾:影响“我”的宽容、善待、 体谅的品性
结论:在叙事时选择其中一两个突出的 具体描写,可以从多方面去描述。
写作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写自己的同桌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呢?
• • • •
可写同桌的特点。 可写同桌如何处理学习上的事。(学习和做人) 可写同桌的待人接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