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的思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法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和他的“认识论断裂”说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并不陌生,他在解读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时,说“我们应该明确指出,在马克思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个‘断裂’,这个‘断裂’不但不等于零,而且对于整个工人运动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在其演进的过程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从早期的意识形态到成熟时期的科学的“认识论断裂”。
一、阿尔都塞“断裂说”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可是,由于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某些失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内部实行不平等的强权政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斯大林教条主义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就是一切不仅发生在前苏东国家内部,而且波及到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苏共“二十大”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思潮流行。
当这种人本主义被严重泛化时,资产阶级学者则趁机利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来攻击马克思主义,举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大旗。
因此,阿尔都塞提出要“保卫马克思”,以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在法国兴起,列维一斯特劳斯在社会学领域中运用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直接启发了阿尔都塞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著作。
具体到操作层面,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阿尔都塞把这种理论与结构主义相结合,提出了“症候”阅读法,并通过这种方法阿尔都塞发现马克思的前后期著作中潜藏着不同的“问题框架”。
为此,阿尔都塞直接借助他的老师加斯东·巴歇拉尔研究科学史的过程中提出的“认识论决裂”概念来说明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不同,存在着“断裂。
”
二、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基本内容:
阿尔都塞是运用“症候阅读法”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的,并在这种阅读过程中提出“总问题”这一概念说明马克思前后期思想建立在不同的基地上,存在着“断裂”。
在关于断裂的确切位置这个问题,阿尔都塞认为这个断裂的位置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著作则是断裂的前岸。
据此,阿尔都塞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界,把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拦腰斩断,划分为两大阶段,并就两大阶段又分别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阿尔都塞为什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进行如此划分呢?阿尔都塞认为,在1845年以前人道主义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据支配地位。
1845年之后,马克思同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决裂,制定出建立在崭新概念基础上的历史理论和政治理论。
阿尔都塞是用意识形态与科学这两个基本概念来表明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的“断裂”的。
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既与马克思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创性。
阿尔都塞通过把科学与意识形态相对比来凸显科学的优越性,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就是在抛弃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意识形态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人道主义这个总问题是近代全部西方理论的总问题,阿尔都塞通过解读马克思早期著作并考察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认为,人道主义是青年马克思哲学的总问题,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是“理论上的人道主义”。
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不再从抽象的人性去批判社会历史现实,而是从现实生活的物质条件出发去研究社会历史问题,采用了新的科学的理论总问题一“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
”
三、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评价:
1845年以前,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思辩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的消极影响,表现出一些不成熟性,马克思有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马克思也写出过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
1845年以后马克思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因此表现出与前期思想的不同特点。
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真实的。
但承认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不同特点并不等于承认马克思前后期思想存在着“质的中断”,像阿尔都塞那样断然把马克思前后期思想割裂开来、否认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连续性的做法并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
实历史发展进程。
在青年马克思的著作中己经蕴含着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超越,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中仍然保留着马克思对西方伟大的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并把人道主义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前后相继的,始终遵循着一条不断补充、不断创新的发展路径。
阿尔都塞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纯洁性的愿望出发,用“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区分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人本主义化。
既和人道义的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又力图避免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内的教条主义,表了他坚持探索真理的理论勇气。
但是他把科学和意识形态绝对的对立起来了。
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关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①因而其具有主观性,是受特定阶级利益支配的非科学的观念体系,而科学则是一种不受阶级利益支配的活动。
他认为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从意识形态总问题向科学总问题的所谓“认识论的断裂”,因而找不到二者统一和转化的中介,只好用成年马克思的思想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无法科学地解释马克思思想的统一性。
他认为,要完成反对人道主义的任务,必须“首先是把一切非科学的因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清除出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包括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理论绝对对立起来”②可见,他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它也是无产阶级为解放自身而斗争的意识形态和正确的理论工具。
因此,不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有多大的片面性,他却为我们不囿于某种固定的理论框架、理论范式、理论思路,而是从不同角度、多元化地理解和诊释马克思哲学,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