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ppt
一、合同的形式
书面形式,最为常见,比较有利,包括
合同书、信件、传真示接受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二、合同的基本内容
约首 三个部分
基本条款 约尾
国际商事合同的主要条款:
(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国籍等; (2)合同标的的名称、规格、质量、数量; (3 合同的价款:单价、总价、币种、汇率风 险的规避等; (4)价款的支付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 (5) 合同的履行:时间、地点、方式; (6)争议解决的方式:诉讼、仲裁、适用的法 律。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五) 接受的撤回或修改
公约第22条规定,如果撤回 通知于接受原发盘通知应生 效之前或同时到达发盘人, 接受得以撤回 问题:在英美法国家, 接受可以撤回吗?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案例:中国C公司于2001年7月16日收到巴 黎D公司发盘:“马口铁500公吨,每吨545 美元CFR中国口岸,8月份装运,即期信用 证支付,限20日复到有效”。我方于17日 复电:“若单价为500美元CFR中国口岸可 接受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 国仲裁”。D公司复电“市场坚挺,价格不 能减,仲裁条件可接受,速复。”此时马 口铁价格确实趋涨。我方于19日复电“接 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开出, 请确认”。但法商未确认并退回信用证。
(1)合同是否成立(2)我方有无失误
1 ton (metric ton) 吨,公吨=1000 kg. 千克 = 0.984 (long) ton 长吨,英吨 = 1.1023 短吨,美吨 1 short ton 短吨(美吨) = 2000 pounds 磅 = 0.907 ton 公吨 1 (long) ton 长吨(英吨) = 1.016 tons 公吨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第一节 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的法律步骤 询盘
发盘
还盘
接受
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必不 可少的两个基本环节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一、询盘(要约邀请) 含义
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 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 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 能性的业务行为,不具有法
Held: he could not claim the reward because he was not aware of the offer at the time he gave the information. The offer must actually reach the person to whom it was made to be capable of acceptance. In other words the offeree must know of it.
The rule also relates to cross-offer.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五)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不同点是什么?
公约规定,未生效之前,可撤回
1.撤回
在未接受之前,可以撤销,条件为撤 销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前送达受 要约人;
2.撤销
不得撤销的要约:规定有效期;受要 约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得撤销的, 且采取了行动。
大陆法:一般不视为要约
英美法:只要内容确定,在 某些场合下也可以视为要约 《公约》:非向一个或一个 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议, 仅应视为要约邀请,除非提 出建议的人明确地表示相反 的意向。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二) 构成有效要约的条件
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内容必须确定, 一经对方接受,合同即成立;
律上的约束力。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二、发盘、发价、要约(OFFER)
(一)《公约》规定:
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 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 如果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 价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 束的意旨,即构成要约。
可由卖方提出,也可由买 方提出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不同于向广大公众发出的广告
案例 我出口企业对意大利某商人发盘限10日复 到有效,9日意商人用电报通知我方接受该 发盘,由于电报局传递延误,我方于11日上 午才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而我方在收到接 受通知前获悉市场价格已上涨,对此,我方 应如何处理?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分析:中国与意大利均系《联合国国际货 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该案双方洽谈 过程中,均未排除或作出任何保留,因此, 双方当事人均应受《公约》约束。我方于 11月收到意商的接交电报属因传递延误而 造成的逾期接受。因此,如我方不能同意 此项交易,应即复电通知对方:我方原发 盘已经失效。如我方鉴于其他原因,愿按 原发盘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可回电确信, 也可不予答复,予以默认。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49条规定, 当卖方违约时,买方在下述情况下可宣布撤销 合同:①卖方不履行其在合同中或公约中规定 的任何义务,已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或②如果 发生不交货的情况,卖方在买方规定的合理额 外时间内仍不交货,或卖方声明他将不在买方 规定的合理的额外时间内交货。所谓根本违约, 根据公约规定,是指“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结 果使另一方蒙受损失,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 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利益……”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分析:
合同不能成立。理由是:D公司16日 经过C公司17日的还盘已失效。 我方失误。具体有二:1、我C公司不 接D公司16日发盘,而应接受其17日盘 2、在作“接受”时,不应用“请确认” 样或文句。
BACK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第二节 合同的形式及其基本内容
香港公司与中国甲公司(乙公司的子公司)协商 进口中国花布120,000米。甲公司提出其无 外贸经营权,所有外贸合同均需以其母公司 (乙公司)的名义签署,香港公司表示同意。 双方于1996年3月10日用乙公司的空白合同纸 签订了合同,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香港公司支付了2万美元定金后,甲公司并未 履约,遂发生纠纷。 问:本案如何处理?
英国A公司从中国B公司进口一批冻火鸡供应感恩 节市场。合同规定卖方应当在10月底以前装船。 但是卖方违反合同,推迟至11月7日才装船, 因此A公司拒收货物,并主张撤销合同。同样 是A公司从中国C公司进口一批普通冻肉鸡,合 同规定卖方应在10月底以前装船。但是卖方推 迟到11月才装船。货到英国后,A公司同样拒 绝收货并主张撤销合同,双方发生争议。事后 查明,英国肉鸡市场价格在10、11月份保持平 稳,无大变化。两份买卖合同都规定适用《公 约》。 A公司能否拒收B、C公司货物并主张撤销合同?
一、合同的履行: (一) 实际履行的原则; (二)全面履行的原则。
二、违约责任
(一) 违约的构成要件: 1、 有违约事实; 2、 有损害结果; 3、 违约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 系; 4、 违约人无免责理由(不可抗力、对 方违约在先)
(一) 违约的程度
1、 根本性违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 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 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 即为根本性违约。只有在根本性违约的情况下, 债权人才有权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2、非根本性违约:一方违约并未触及到对方 依合同可能获得的根本利益。债权人只能要求 赔偿损失。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四 接受、承诺(acceptance)
(一) 含义
在规定时间内,受要约人声明或做出其 它行为表示同意一项要约,即是承诺。
注:缄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接受。 除非有相反证明,如双方惯例等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二) 构成有效承诺的条件
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时 效内作出 承诺通知的传递方式 应符合要约的要求 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 出的实质交易条件
缺乏主要条款的协议仅为双方的 “意向”,不是合同,不具有法 律约束力。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三、合同生效的要件
合同必须符合法 律规定的形式 合同内容必须合法
合同生效
合同必须反映当 事人真实的意思 表示,方有效成 立,不得欺诈、 胁迫、乘人之危
当事人必 须具有签 约能力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及违约责任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案例
(1)我某公司向法国一客户发盘,后者很 快回复,接受,但价格降至15美圆,我 方不给理睬,而是以高价卖给了其他客 户,法国商人坚持合同有效。最后诉诸 法律,结果怎样? (2)我某公司向美国一客户发盘,后者很 快回复,接受,但要求提供产地证明, 我方不给理睬,而是以高价卖给了其他 客户,商人坚持合同有效。最后诉诸法 律,结果怎样?
法律后果:原要约失效,可构成新的要约
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供应50 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北京 40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 可撤消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乙 还盘:“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 即装船。
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1989年7月17日,中国某公司出售一批农产品, 向美国某公司发盘如下:“速冻豌豆,30吨, 立即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每吨 CIF纽约900美元,7月25日前复到有效。”美 国公司于7月22日复电:“我方接受你7月17日 发盘,除通常的装运单据外,要求提供产地证、 植物检疫证明书、适合海运的包装。”当日复 到中方。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中方不愿交货, 一直未有反应。在美方的催问下,7月30日中 方电传美方,认为美方变更发盘内容,合同未 成立。 问: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国 际 货 物 买 卖 合 同
(四)要约生效的时间
口头方式:自对方了解时生效 书面:到达主义 数据电文形式:进入 特定系统时间
R v Clarke (1927) Facts: the 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offered a free pardon to the accomplices of certain murderers if they gave evidence that would lead to their arrest and conviction. Clarke provided the information but admitted that he was not aware of the reward at the time he gave the information to the author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