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汇率
因 素 B国相对于A国的价格水平
因素的 变动
汇率值E的 反应
↑
↓
B国相对于A国的关税和限额
B国国内对进口产品的偏好 B国国外对其出口产品的偏好 B国相对于A国的生产率
↑
↑ ↑
↑
↓ ↑
↑
↑
短期汇率的决定:
两种货币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在短期汇率决定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不同货币预期回报率高低,影响着人们对不同货 币的需求。 当两种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相等时,均衡汇率出现。
反,如果用比原来少的本币就能兑换单位外币,说明本币
的币值上升,或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跌。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
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 币来表示汇率。
在伦敦外汇市场上,1英镑=1.613美元
在纽约外汇市场上,1美元=100日元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单位本国货 币的价格。 一定单位本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上升, 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一定单位本币折算的外币 数量减少,说明本币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或外币升值。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system)
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 货币来表示汇率。也就是说,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是以 本国货币表示的单位外国货币的价格。绝大多数国家采用 直接标价法,如中国。 在中国外汇市场上,100美元=628元人民币 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多的本币才能兑换单位外币,说明外币 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相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
一、长期汇率的决定 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将货 币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则各种货币所具有的或代
表的价值,是汇率决定的基础。此外,市场实际
汇价水平还要受到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
汇率决定理论:理论解释
购买力平价理论
国际收支决定论
吸收分析法
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资本市场决定理论
汇率的种类 汇率的种类
划分标准 制定汇率的方法 内 容 基本汇率、套算汇率
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
外汇交易支付工具 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 对外汇管理的宽严 汇 率 制 度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开盘汇率、收盘汇率
预期国内关税和限额
预期进口需求 预期出口需求 预期生产率
↑
↑ ↑ ↑
↑
↓ ↑ ↑
↑
↓ ↑ ↑
第四节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汇率制度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 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的内容:
(1)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 ,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 (2)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 的办法,还是采取官方有限度干预;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国外汇管 制中有关汇率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定。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 汇平准基金委员会等。
长期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
一价定律: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
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 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
例如,当1美元=6.8元人民币时,在美国卖1美元一件的商
品在中国就应该卖6.8元人民币一件,即美元价格也应该是 1 美元一件。在这个例子中,无论是在中国或美国该件商 品被高估或低估,都会引起该商品在两个市场的运动,直 到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完全一致为止。
率的变化也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
成比例。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能够充分解释 长期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长期汇率影响因素:(对本外币需求情况)
1.相对价格水平;
在长期中,一国价格水平相对于别国价格水平的
上升,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一国相对价格水平
的下降,将导致该国货币的升值。
2.关税和限额。 一国实施关税和限额会促使其货币在长期中趋于 升值。
目前,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浮动 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 3‰ ;其他货币幅度也围绕中 间价一定幅度浮动。
第四章 汇率
第一节 外汇的定义
一、外汇 外汇(Foreign Exchange)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它有动态和静态之分,而静态上的外汇概念还 进一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动态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 种货币,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 资产。
长期汇率影响因素:
3.对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偏好
在长期中,对一国出口产品偏好的增强将导致该
国货币升值;相反,对进口产品偏好的增加会导
致该国货币贬值。
4.生产率 在长期中,如果一国生产率相对于其他国家有所 提高,则该国货币将趋于升值;若一国生产率低 于其他国家,则该国货币将趋于贬值。
长期汇率影响因素:
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浮 动汇率制度。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每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主要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 收盘价,作为下一交易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2005年7月21日19点,将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 为$1=¥8.11,作为次日银行间市场外汇银行交易的中 间价。外汇银行自行以此时开始调整挂牌汇价。
一是普遍接受性,即外汇必须是在国际上被普遍认 可和 接受的资产; 二是可偿性,即外汇债权应该保证能够得到货币发行国的 偿付;
三是可兑换性,即某种形式的外汇应该可以自由兑换为其
它外币资产。
第一节 外汇的定义
二、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指将 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的比 率,即用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 的“价格”。 汇率标价法:直接、间接标价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外汇定义为: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 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 府债券等形式保存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 具体内容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 凭证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 股票、息票等); (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5)其它外汇资产。
外汇市场的特征:
1.国际外汇市场是高度一体化的。
2.国际外汇市场在时空上是连续不停运转的。
3.国际外汇市场的外汇行情波动性大,政府干预
行为突出。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外汇银行、一般客户、外汇交易经纪人、中央银
行
外汇交易层次与交易方式
外汇交易----以一定的交易方式买卖以外币表示
的支付手段或信用工具的活动。
狭义的静态外汇: 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
结算的支付手段。 主要包括:汇票、支票、本票、银行付款委托书、银行存 款凭证、邮政储蓄等。 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狭义的外汇概念。
外汇的特征:
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同时可用作国际支付 ,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外汇的三个突出特点:
公式表达为: ℮=Pa / Pb
即一单位B国货币可以折算为多少单位A国货币(直接标价法)
长期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
一价定律:
应该以何种商品作为汇率计算的基准?
购买力平价应运而生!
长期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主
要是由两种货币在其各自国内所具有的购买力决
定的,即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决定了两国货币 的兑换比率。而一国货币的购买力是其国内整体 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均衡汇率就等于两国物 价水平的比率。进一步来看,在一定时期内,汇
第四节 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 1994 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固定汇率和双轨 制汇率制度。 “双轨制”汇率:企业的出口收汇被分为两个部 分,一部分必须按较低的官方汇率上缴国家,余 下部分可按调剂市场汇率售出或可自行根据市场 供求信号进口盈利商品。
第四节 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 1994年的汇率制度改革
从1994年1月1日起,取消官方汇率和人民币外汇调剂市场 汇率实行并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从行政的、换汇成本定 汇率的做法转向了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
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
1996年12月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提前达到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
第四节 汇率制度
第四节 汇率制度
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 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货币当局把
本国国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比
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分为 1880-1914 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 汇率制和 1944-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也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两个阶段。
(1)国内资产的供给曲线:国内资产供给不变
(2)国内资产的需求曲线:任意汇率水平下的需求量,
对国内资产的需求与汇率成负相关。
短期汇率的决定:
外汇市场均衡
汇率ET (A币/B币)
S
10.5 E*=10 9.5 L
P
N
M
Q D
B币资产数量
短期汇率的决定:
利率平价 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由英国经济学家 凯因斯(John Keynes)於1923年首先提出,解释了利率水平 的差异直接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引起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