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岸工程航道整治工程技术交底

护岸工程航道整治工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由我公司承接的盐河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施工项目HD-SG-HD4标起点桩号49K+386.86,终点桩号58K+406,位于涟水县境内,航道整治里程长度约9km。

本标段内新建护岸结构有AL-1型、CL-1型、BZ-1型,斜坡式护岸结构有AT-1型和AT-2型。

本区段内共有4个渡口,分别为高台渡口、薛行渡口、嵇码渡口和王庄渡口,渡口采用半直立式挡墙加斜坡式的符合结构型式。

二、施工准备
1、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
(1)在施工期间注意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控制网建立
(2)测量放样
全站仪放出驳岸地基处理桩位,进行地基处理。

在基槽开挖验收合格后利用护桩定出基础位置进行基础施工。

利用护桩定出驳岸墙身及压顶位置。

所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放样均需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

2、组织施工员熟悉工地情况,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组织施工员熟悉工地情况,对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工程施工各项注意点。

三、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1)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放出土方开挖边线位置,用石灰线作标记。

对各层的标高进行控制测量。

且报业主或监理,待业主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清表
采用推土机、自卸车、挖掘机配合人工作业,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进行清除。

清表弃土运至指定的临时堆土区。

(4)、上层土方开挖
通过挖掘机挖土,由汽车或拖拉机运输,弃土堆卸载临时堆土用地。

对断面土方进行计算在保证围堰和土方回填的情况下,尽可能组织土方外运,减少基坑土方的开挖,本工程陆上土方开挖量较大。

施工采用分层挖运、分层留设排水垄沟,挖掘机开挖施工时,挖掘机先从垄沟边缘开挖,使整个开挖面形成一个倒向垄沟
的坡面,以利雨水、渗水及时流向垄沟,保证雨后及时复工。

基槽开挖前应事先预留施工围堰或构筑围堰,结合土方开挖平整,围堰的构筑必须安全、密实、牢靠,一般围堰高度宜高出汛期历史最高洪水位(7.50m)0.6m,考虑一定的放坡系数,以确保围堰的稳定安全。

为防止船行波对围堰产生的冲刷,局部地段采用袋装土护面。

(5)、护岸基槽土方开挖
根据测量放好的基坑开挖线,采用1.0立方米的反铲挖掘机分段进行开挖,开挖前向机械操作人员交代清楚开挖的断面尺寸、堆土的地点、开挖的坡比、开挖基坑的底高程等内容。

同时安排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的指挥,并进行及时的基坑底高程及宽度的测量,坚决杜绝基坑开挖过深。

护岸基槽开挖以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直立式护岸,基槽设计为基槽底宽在满足驳岸基槽底宽的前提下,岸侧留0.5m的富裕量,驳岸挡土墙后采用1:1.5边坡进行陆地开挖,在3.0m高程位置出设置3.0宽施工平台(CL-
1型护岸在1.0m和3.0m高程分别设置2.0m宽施工平台),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塌坡。

驳岸前沿采用1:2边坡开挖。

机械开挖时在基槽底部保护层预留厚度为200mm的原状土,该少量土方在基础施工前采用人力突击挖除。

有地基处理的驳岸基底应先考虑实施地基处理方案后再进行驳岸施工。

如发现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有局部地区土质不良,出现垃圾土、弹簧土、淤土等,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勘察后,并进行挖除换土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以下0.5~1.0m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对于基槽迎水面的临时施工围堰应进行夯实,防止管涌。

基槽开挖前,应利用开挖土方在岸侧斜坡顶形成挡水坎,避免地面雨水顺开挖斜坡流入基槽内。

开挖时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规范好开挖区域的稳定和施工区域不积水。

(6)、基坑排水
本工程主要采用坑内明沟排水,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两侧挖排水沟,使得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排出坑外。

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槽开挖,为了能使施工的正常进行和保证基槽开挖的质量,四周设置明沟和集水坑,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下水位降低至最低开挖面0.5以下。

施工过程中,及时排出地面水,以防止地下水对构造物及基槽的顶托破坏。

根据本施工段的地质情况,基坑降排水方案拟采用明沟排水为主,局部地段(基坑上下为砂质粉土)采用轻型井点+明沟降排水相结合的方案。

①、明沟排水
基坑开挖后如基坑有明水则采用纵向明沟排水,每个施工槽段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深度低于槽底0.8-1m,配备水泵排水。

为防止水泵抽水时发生泥浆堵管现象,采用竹篓底内加碎石沉入集水坑,将水泵放入竹篓内即可,以确保护岸干地施工。

②、轻型井点降水
对于遇到不良地质的施工段,明沟排水不能满足干地施工条件的采用轻型井点结合明沟排水进行基坑降排水。

井点安置的位置、高程、间距及安插顺序都直接影响到降水效果,必须做到合理安排,严格把关。

根据计算结合施工经验,设计了双侧单排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对局部地下水丰富地段,则设置双侧双排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离埋入井点管(直径38--51MM,长5--
7M的钢管)至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停抽出,使原有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

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抽水,直至施工完毕。

布设轻型井点要进行测量,确保井点有效管高程、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井点管采用冲水法施工, 利用高压水在井点管下端冲刷土层,使井点管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入粗砂。

有效管外用白砂或绿砂包扎完好,所有井管与真空泵连接后确保紧固不漏气。

水枪冲沉立管时,成孔不宜过小,使滤层黄砂能沉于孔底,包裹于有效管外围,扩大透水半径。

所有井点管在地面以下1.0m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

井点管埋设并与总管和抽水设备接通后, 先进行试抽水,如无漏水、漏气、无淤塞现象后,方可正式使用。

应安装真空表,并经常观测, 以保证井点系统的真空度。

一般应不低于0.065mPa。

当真空度不够时,应及时检查管路或井点是否漏气,离心泵叶轮有无障碍等,并应及时处理。

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抽水,并应准备双电源。

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处理,如井点管淤塞过多,严重影响降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

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井点的停泵时间,应根据设计及施工的要求。

井点拆除应在满足干地施工条件下适时进行,拆除井点后按规范要求进行井口封堵。

50cm
有效管
有效管
60cm 60cm
2、航道整治工程基槽开挖质量控制标准
在垫层施工前应对基槽进行清理,使基坑达到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经自检合格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垫层施工应及时,并保证其施工质量。

4、特殊季节安全管理措施
序号
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1轴线位置100 m m
用全站仪检测2槽底标高(陆上)+50 mm,-100
mm
用水准仪检测3宽度(陆上)+300mm,0mm 用钢尺检测
1、夏季、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本工程跨越夏季、雨季,为保证工期必须利用雨季进行施工,而且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受影响,因此雨天应采取有效施工组织措施,保证雨季施工质量。

(1)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加强值班调度,及时通报中、短期天气情况,并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施工计划。

(2)、各施工现场应当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防止中暑,应配备必要防中暑降温物品及急救设备,工地食堂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防止食物中毒;职工宿舍要通风,防蚊蝇,努力改善职工住宿条件。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巡查工作,并做好记录,严格执行事故隐患“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
(3)夏季施工,人工或机械挖土时,必须严格按规定放坡,坡度应比平常施工时适当放缓,多备塑料布覆盖,防止阵雨。

(4)坑内施工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裂缝和塌方及时组织撤离,采取加固措施并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5)、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及时压完己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雨停后,及时翻晒,碾压。

(6)对低洼地段、高填深挖地段及易发生滑坡、塌方、崩塌等地段的施工,除加强防护外要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

(7)对于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设备,使用后停放安全地带,避免雨水侵蚀导致设备的精度不能达到规范要求。

(8)加强安全用电检查,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现场临时用电线路要保证绝缘性良好,电源开关箱要有防雨设施,配电箱、电缆线接头、箱、电焊机等必须有防雨措施,防止水浸受潮造成漏电或设备事故。

2、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照明供电由施工现场的供电设施提供,照明供电安全由值班电工负责。

(2)夜间施工各施工作业点配备专职安全值班人员。

作业工人必须佩戴照明头灯,身穿反光背心。

(3)夜间施工前要收听气象预报并监测施工现场状况,预测施工作业期间的气象变化决定施工时间。

(4)便道沿途设置反光标志,引导车辆安全行驶。

技术交底会议签到记录
姓名部门职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