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一)(总分:6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A卷1.一战后,法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
(分数:2.00)A.同英国结盟B.奉行大陆均衡政策C.维护凡尔赛和约和削弱德国D.建立安全保障体系2.下列关于近代欧洲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维也纳会议所遵循的原则是民族主义②1815年11月英、俄、普、奥成立了四国同盟,四国操纵了维也纳会议③维也纳体系完全被粉碎的标志是德意志的统一④在神圣同盟中居领导地位的是俄国和奥地利⑤神圣同盟开始分裂的标志是比利时独立⑥维也纳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是波兰一萨克森问题(分数:2.00)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④⑤⑥3.下列关于巴黎和会、近代历史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在巴黎和会上获利最大的两个国家是英国、美国②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对会议起实际操纵作用的是“三巨头”——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奥兰多③战胜国都带着自己的霸权计划来到巴黎和会上,其中利益冲突最大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④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处置战败的德国,法国与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矛盾集中在这个问题上⑤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争夺的焦点是取得对国联的操纵权⑥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分数:2.00)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④⑤⑥4.下列事件中没有对19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 )。
(分数:2.00)A.意大利的统一B.普法战争C.普奥战争D.德意志帝国的建立5.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分数:2.00)A.维护其传统的实力均衡政策,以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B.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C.充分利用法美的矛盾,为自己谋利益D.维护欧洲安全既防止德国的东山再起,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6.下列有关凡尔赛和约的说法,全都错误的是( )。
①《凡尔赛和约》中不许德国设防区是莱茵河西岸50公里以内区域②《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处置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的方式是“托管制”③和约有关德国疆界问题,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④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⑤《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的处罚也做了规定,德国应该对协约国赔款并由英、法、美、日决定德国赔款的数额⑥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问题、德国的兵役制问题,《凡尔赛和约》都做了最后规定(分数:2.00)A.①②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D.①④⑤⑥7.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俄国保留沙皇专制制度,所以是封建制社会B.国民经济中农业仍占优势,所以不是资本主义社会C.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D.因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俄国无产阶级不够成熟8.下列关于俄国和欧洲近代历史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第一次武装干涉苏俄的主力是高尔察克②《布列斯特和约》是俄国与协约国集团签订的,俄国要支付大量赔款,割让了大量领土,因此得以退出一战③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版图,变化最大的地区是奥匈帝国地区⑤一战后从原奥匈帝国的属地上建立的新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⑥一战后法国、丹麦、意大利、土耳其的领土面积比大战前扩大了(分数:2.00)A.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②④⑤9.下列关于近代俄国和欧洲历史的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
①苏维埃二大召开是在斯莫尔尼宫②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似之处是革命的性质相同、革命的方式相同③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④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⑤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的文献是《国家与革命》和《和平法令》⑥导致俄国革命失去和平发展可能的事件是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分数:2.00)A.①③⑤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⑥10.下列关于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说法,全部都不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是在1916年②一战从欧洲的战争变成全球范围的战争是在1917年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六周内打败法国”计划宣告破产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④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和“屠场”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⑤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马恩河战役,双方损失80多万人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两次摩洛哥危机所体现的矛盾是法、德矛盾(分数:2.00)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④⑤⑥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战所带来的后果的是( )。
(分数:2.00)A.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B.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为欧洲主流思想C.欧洲霸权遭到消弱D.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2.下列关于近代历史的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
①欧洲协调的第一次会议是指亚琛会议,欧洲协调的最后一次会议是维也纳会议②第一次破坏了“大国会议协调一致”的原则的会议是特洛波会议③首开欧洲集团政治的先河,标志着欧洲新格局开端的是三国同盟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1907年⑤近代以德国为盟主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的标志是三皇同盟⑥巴尔干同盟成立于1911年(分数:2.00)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④⑤⑥13.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2.00)A.英日同盟宣告结束B.中、英、美、日都是国联成员国C.慑于中国五四运动的威力D.日本的势力扩张威胁到英美利益14.决定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的会议是( )。
(分数:2.00)A.中共党的六大B.苏维埃二大C.七月中央特别会议D.第一届中央执委会15.三皇同盟同神圣同盟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下列不属于不同点的是( )。
(分数:2.00)A.现实性较强B.均势被打破,带有“极”的色彩C.德国处于核心地位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1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17.20世纪20年代,日本面临的一度有利的国际环境开始逆转,主要原因是( )。
(分数:2.00)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B.对苏武装干涉的失败C.欧美列强的积极竞争D.亚洲人民的普遍反抗18.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他的意思是( )。
(分数:2.00)A.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C.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D.俄国应当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
(分数:2.00)A.所有对日本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C.美国和苏联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D.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占领了日本20.下列不属于维也纳会议召开的目的的是( )。
(分数:2.00)A.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B.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重新分配欧洲和殖民地D.实现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B卷2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分数:20.00)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22.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是( )。
①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远东的统治②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是与日本争夺远东地区③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起到的作用是维护凡尔赛体系④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其根本原因在于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⑤最早提出建立普遍性国际联盟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⑥德国曾经一度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分数:20.00)A.①③⑥B.③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⑥23.对英国所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
(分数:20.00)A.英国与欧洲大陆诸国势力保持相等B.英国与欧洲大陆某一国势力相等C.保证欧洲大陆有两个势力相等的国家D.保持欧洲各国的势力相等24.一战后,英国拒绝加入法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其原因是( )。
(分数:20.00)A.认为德国已无力与法国抗衡B.不愿意法国势力在欧洲大陆过分膨胀C.反对改变战前德国的领土状况D.奉行不结盟的中立政策25.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条件( )?①有巩固的工农联盟②国家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③国民经济已明显恢复④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被粉碎(分数:20.00)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26.英国与美国争夺对国联控制权的结局表明( )。
(分数:20.00)A.美国不关心欧洲事务B.美国经济实力仍不如英国C.美国无法与英法对抗D.英国仍维持和掌握着世界霸权27.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这里所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
(分数:20.00)A.实施固定粮食税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C.允许资本家经营D.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28.关于一战后构筑的凡尔赛体系,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②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③解决了美、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④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的新秩序⑤维护了欧洲和平(分数:20.00)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⑤29.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
其最终目的是( )。
(分数:20.00)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30.关于一战后英国继续推行“大陆均势”外交政策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0)A.反对过分削弱德国B.拒绝同法国结成同盟C.反对日本独霸中国D.从经济和政治上扶植德国31.“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