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练习题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________(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行(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刭(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带领B.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捉C.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离开D.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跟从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是必射雕者也B.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②是时会暮②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C.①杀其二人,生得一人D.①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②李广乃归其大军②大军不知广所之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③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②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④今如此以百骑走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7、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天大雨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④会征促织⑤会不相从许⑥俱会大道口⑦会其怒A.①④⑥B.②⑤⑥⑦C.①③⑤D.②④⑦8、下列句式与“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相同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B.磔磔云霄间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古之人不余欺也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B.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
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
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人。
C.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被李广止住。
D.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
1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必射雕者也。
译文:(2)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译文:(3)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译文;(4)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
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于是灌夫被甲执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子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
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
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
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
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1、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夫身中大创十余②至吴将麾下③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A.zhōng chuàng huīwéi hèngB.zhòng chuāng máo wèi hèngC.zhōng chuàng máo wéi héngD.zhòngchuānghuīwéihéng12、下列对“壁”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壁中曲折②出壁执戟③森严壁垒④家徒四壁⑤坚壁清野A.①②③⑤/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⑤/③④13.“吾益知吴壁中曲折”一句中“曲折”一词的意义是()A.军中的矛盾B.兵力的虚实C.路径的复杂D.防御的工事14.“已然诺”的意思是()A.不肯答应别人的请求B.答应的事就一定办到C答应的事总是不办 D.人有所求必定应允15.“战常陷坚”的意思是()A.战斗中常常向敌军防卫最强处攻击。
B.战斗中常常中了敌军的埋伏。
C.战斗中常常陷入敌军防卫最强的地方。
D.战斗中常常攻破敌军防卫最强的地方。
16.对“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一句,翻译正确的是()A.将军是一个豪壮而又重义气的人,担心如果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会战死。
B.将军认为灌夫此举壮烈且合于正义,但担心军士伤亡太大。
C.将军钦佩灌夫的胆量,认为此举合于正义,但担心他会战死。
D.将军认为他很豪壮、讲义气,恐怕这样做会失去他。
17.对“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对许多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有势力的人,他都不愿礼敬,且一定要凌辱他们。
B.凡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只要他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就一定要压过他们。
C.许多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只要对他不表示尊敬的,就一定要处置他们。
D.对于那些地位在他之上的贵戚,他一概不想特别礼敬,并且还要凌辱他们。
18.本文最后引用的民歌,其含意是()A.灌氏家族盛衰难卜。
B.灌氏迟早要族灭。
C太平时灌氏兴,乱世时灌氏亡。
D.灌氏的兴亡,关系世事盛衰。
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练习题2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故弗从/虽令不从()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士以此爱乐为用()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广数字请行()以为李广老,数奇()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为虏所生得,当斩()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5. 居:家居数岁()居无何()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10. 没:中石没镞()是时广军几没()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口不能道辞()12.中:中石没镞()军中自是服其勇( )13.可:行可数百里( )可伏兵 ( )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15. 解:胡虏益解( )匈奴军乃解去( )二、一词多义(虚词)且杀其骑且尽()虏多且尽()且广年六十余矣()为秦时为将()赎为庶人()为虏所生得()如如令子当高帝时()急诣部,如书()因因推堕儿()因引而入塞()因问广、食其失道状()以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今皆解鞍以示不走()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以故得脱:()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得李广必生致之()其李将军之谓也()胡兵终怪之()非在数十步之内()乃良久,乃许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而络而盛卧广()而又迷失道()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三、通假字1、尝从行:2、广详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5、或失道:6、南绝幕:7、至莫府: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9、汉军罢:10、广家世世受射:11、然虏卒犯之:12、胡虏益解:13、此言虽小,可以谕大:四、古今异义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以为前将军古义: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古义:广暂腾古义:以为李广老,数奇古义:长史封书古义: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古义: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古义:后韩将军徙右北平古义:复得其余军古义:今义:其他的虽其子孙他人学者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其善射亦天性也古义:今义: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有白马将出护其军古义:今义:保护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古义:今义:归还知与不知古义:今义:不知道五、词类活用1、名作动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鞭马南驰数十里()后大将军()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于是至汉,汉下广吏()2、名作状络而盛卧广()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鞭马南驰数十里()尝夜从一骑出()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从人田间饮()3、形容词作名词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4、意动用法胡兵终怪之()5、使动用法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络而盛卧广()尝夜从一骑出( )败韩将军()止广宿亭下()6、形作动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六、特殊句式一、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2、是必射雕者也二、1、为虏所生得2、士以此爱乐为用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三、1、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②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2、①固自辞于大将军②其合军出东道③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四、1、尝从(文帝)行2、见匈奴三人,与(之)战3、汉下广(于)吏4、广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于)蓝田南山中射猎5、从人(于)田间饮6、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7、出(于)东道8、毋令(之)当单于9、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10、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于)东道11、皆为(之)尽哀七、难句翻译1、广家世世受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