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

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

1、硬件验收流程●验收申请①验收申请人经上级主管批准后,提前填写《验收申请》,E-mail给本部门经理、品质保证部经理和相关测试人员。

②测试人员确定验收开始时间及验收周期后予以答复。

●提交文档①经部门经理审核通过,验收申请人将《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等文档提交品质保证部。

●验收测试①硬件开发产品提交品质保证部验收时,至少提供1台完整的样机,最好2台,用于一致性测试。

②测试人员参照验收申请人提供的《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通讯规约》等文档,并按照《硬件产品验收规》的要求对样机进行测试,同时填写《验收记录》。

③产品验收测试通过后,形成《验收报告》。

④产品测试的每个对象可以有2次测试机会,如果2次确认测试不通过,除非经过特批,否则品质保证部将不再对该对象进行验收测试。

●出外检测①对于公司没有条件检测的一些测验项目,由品质保证部组织去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记录管理①相关验收记录由品质保证部归档管理。

下图为验收流程图:2、检验项目及方法●外观检测①产品本身设备外壳表面明显处应标有相应的标志,且清楚易读并不易涂掉。

如:制造厂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精度等级、电源输入围等。

同时,保证外壳无云纹、裂痕、变形。

②包装标志包装器材上应有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标准号、制造日期及注意事项等标识。

③包装材料产品的包装材料应采用易自然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不得采用不易降解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

产品包装应对产品具有保护作用。

●基本功能①状态量(遥信)采集功能a)采集容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遥信的容量。

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进行实测,所有遥信应采集正常并且一一对应。

b)遥信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用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状态量,只考虑无源空触点接入方式;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及滤波回路,延时时间10ms—100ms;用一位码表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用两位码表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0”,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1”;遥信变位时,设备应能正确反映变位的状态。

试验方法: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拨动任一路试验开关,观察被试设备对应遥信位的变化,且与拨动的开关状态一致,重复上述试验10次以上。

c)事件顺序记录正确性测试(SOE)功能要求:有遥信变位时,设备应能产生并保存相应的记录,主要包括开关号、变位状态、变位时间等;试验方法: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拨动任一路试验开关,观察被试设备对应遥信位的变化产生的事件顺序记录,且与拨动的开关状态和时间一致,重复上述试验10次以上。

d)事件顺序记录的保存测试功能要求:设备应能保存一定数量并且是最近时间发生的事件顺序记录。

试验方法:通过脉冲信号模拟器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事件顺序记录,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e)遥信分辨率测试功能要求:分辨率≤2ms;(两个脉冲产生相差小于2ms不一定能检测到,等于大于2ms一定可以检测到)试验方法:将脉冲信号模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任意两路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对两路脉冲信号设置一定的时间延迟,该值不大于10ms(可调),启动脉冲模拟器工作,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遥信名称、状态及动作时间,其开关动作应正确,站分辨率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f)遥信去抖能力测试功能要求:去抖时间60ms;(一个脉冲连续60ms不变位才记录,若60ms有变化则清零不计)试验方法:将脉冲信号模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任意两路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对脉冲信号设置一定的遥信脉宽,该值分别大于和小于60ms(可调),启动脉冲模拟器工作,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事件顺序记录,去抖时间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g)雪崩处理能力测试功能要求:对于全部容量的同时输入遥信,设备应能采集到,时间误差小于等于2 ms;试验方法:通过脉冲信号模拟器同时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所有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事件顺序记录,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②数字量(脉冲量)采集功能a)采集容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数字量采集的容量;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进行实测,所有遥脉应采集正常并且一一对应b)计数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允许误差±1个/次。

(误差±1个/5000个)试验方法: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在远动终端上显示出计数值应与脉冲出模拟器输的计数符合上述要求。

改变脉冲的频率重复上述试验5次。

c)最大累计个数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脉冲量记录的最大累计个数,超过最大累计个数时应该从0开始重新计数。

试验方法: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在远动终端上显示出计数值达到最大累计个数时应符合上述要求(为了节省试验时间,可以提前设置一个底数)。

改变脉冲的频率重复上述试验5次。

d)遥脉冻结解冻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收到遥脉冻结命令后,给上位机上传冻结时刻的脉冲值,本地还应该实时记录脉冲量;设备收到遥脉解冻命令后,给上位机上传实时的脉冲值。

试验方法: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通过上位机给设备分别下发遥脉冻结、解冻命令,观察设备本地和给上位机上发的数据,应符合上述要求。

改变脉冲的频率重复上述试验5次。

③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仪表准确度等级要求:所有标准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准确等级的1/4,推荐标准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准确等级的1/10。

标准仪表应有一定的标度分辩力,使所取的数值等于或高于被测量准确度的1/5。

a)被测量量系统设备能支持测量的电力系统:三相三线平衡、三相三线不平衡、三相四线平衡、三相四线不平衡;分别对各个测量系统的测量量进行测试。

测量要求应符合下述h)条款的要求。

b)标称使用围测试各被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有功电能累加、无功电能累加)的测量围。

如:电压的标称围为0~标称值的120%;电流的标称围为0~标称值的120%;有功功率0 标称电压与标称电流乘积的150;无功功率的标称围为0~标称电压与标称电流乘积的120;视在功率的标称围为0~标称电压与标称电流乘积的120;功率因数的标称围为0~(超前)~1~ 0(滞后);频率的标称围为40Hz~0Hz;有功电能累加的标称围为~999999999Wh/kWh/MWh;无功电能累加的标称围为0~999999999Varh/kVarh/MVarh。

c)被测量标称值被测电压标称值:设备的输入标称电压应与被测系统的标称电压相适应,例如57V/100V 110V/190V 220V/380V被测电流标称值:设备的输入标称电流应与被测系统互感器次级标称电流相适应,例如1A和5A等d)交流工频模拟量标称值见下表交流工频模拟量标称值e)被测量、影响量的参比条件被测量的参比条件f)基本误差极限及影响量允许偏差工频交流模拟量基本误差和等级指数的关系④遥控功能a)控数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遥控的数量;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遥连接控执行指示器,所有遥控都应控制正常并且一一对应b)控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遥控正确率100%。

试验方法:在主站计算机上或本地进行遥控操作时,遥控执行指示器应有正确指示,重复上述试验100次以上,应全部指示正确。

c)遥控输出方式测试主要对遥控的输出方式(脉冲型或常保持型)进行测试d)遥控动作时间准确性测试(主要针对脉冲型输出方式)功能要求:遥控的动作时间应按设置的时间参数动作,误差应小于0.5S。

试验方法:在主站计算机上或本地进行遥控操作的同时记录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可将遥控预设备的遥信连接,形成闭环测试,通过遥信SOE观察),应符合上述要求。

⑤通信功能a)规约测试功能要求:设备的通信应符合标准通信规约,如MODBUS、Hilon B、DL/T634(101)等。

试验方法:通过规约测试软件进行数据查询,参数下设等命令,设备应回答正常。

b)通信参数功能要求:设备在各种通信参数(站址,波特率、校验方式)下均应通信正常。

试验方法:将设备和测试软件的通信参数设置一致,设备应通信正常。

c)通信正确率功能要求:通讯正确率大于等于99.9%。

试验方法:设备和测试软件通信正常后,连续拷机,收发报文的误差应符合上述规定。

d)通信距离功能要求:在各种通信总线下,设备和主站之间的通信距离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如RS485总线的通信距离小于等于1200米(9600bps)。

试验方法:将设备和主站按规定的通讯距离连接,设备应通信正常。

e)节点容量一条总线上应能连接一定数量的终端设备,不同的总线可能连接不同数量的设备,如:RS485通信总线上可连接RCM32的容量为32个。

f)通信指示有通信指示的设备,应能正确指示通信状态。

⑥信号响应时间(主要是遥信、遥测响应时间测试)改变开关量状态或模拟量的大小,通过测试软件观察设备的响应时间。

数字采集量≤1S,模拟采集量≤3S。

⑦设备的操作a)本地操作对设备的面板提供的操作功能进行测试:如测量数据的显示(包括在各界面的字符显示、各种情况的模拟量的单位显示等);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和查看;测量系统的设置和查看;PT、CT变比的设置和查看;通信参数本机通信地址、波特率和校验方式的设置和查看;其他参数的设置和查看等;参数的设置应有口令保护并可由用户设置(推荐)。

b)拨码设置对于没有人机界面的设备,若有拨码设置,应对各个拨码的设置功能进行测试,如通讯参数等。

⑧实时时钟a)远方或本地对时设备应具有日历实时时钟,年、月、日、时、分、秒信息可通过面板或通信口读取和设定。

设备的日历应能支持闰年。

b)时钟走时误差功能要求:24小时的走时误差不应超过3秒试验方法:设备接受主站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后,查看设备的时钟显示和主站的时钟显示,对时误差应不超过1S。

终端时钟24h走时误差应小于3S,即拷机24小时后,查看设备的时钟显示和主站的时钟显示,显示误差不得大于4S,电源失电后,时钟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⑨告警功能a)基本控制功能功能要求:当测量量达到告警越限值后,应能实现基本的控制功能,如产生告警指示,告警SOE、关联继电器动作等。

试验方法:与三相程控标准源连接后,调节标准源的输出,当标准源的输出超高告警越限值后,实现的控制功能应符合上述要求。

b)告警误差功能要求:越限值精度为模拟量基本测量误差等级的200%,告警时间误差小于等于3S。

试验方法:将设备与三相程控标准源连接后,调节标准源的输出,当标准源的输出超高告警越限值的允许围时并产生告警,记录标准源的输出值和实际的告警延迟时间,其与设定值的误差应满足上述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