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长雅中学、明德华兴中学联考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木炭燃烧C.食物腐烂D.冰雪融化
2.(3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B.闻药品味
C.过滤D..加热固体物质3.(3分)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D.二氧化碳有污染,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4.(3分)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
B.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3分)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
6.(3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疏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D.红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7.(3分)含有氯元素的物质有多种,请找出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A.HClO4B.HClO C.HClO3D.HCl
8.(3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凡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均为单质
B.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C.氦原子与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因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9.(3分)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
B.O2用于医疗急救﹣O2支持燃烧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木材失火用水灭火﹣用水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10.(3分)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青蒿素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1.(3分)Al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AlO2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O2B.NH3C.H2D.SO2
12.(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C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待测的C物质的质量为21g
D.参加反应或生成的A、B、D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
13.(3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4.(3分)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积极开发太阳能
15.(3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16.(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氮分子
(2)2个亚铁离子
17.(6分)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的粒子是(填字母)。
(2)B元素组成的单质和C元素组成的单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18.(4分)(1)2014年5月,长沙地铁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但也限制了市民随意吃美食臭豆腐,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乘车禁止吃有异味的食物的原因是:
(2)2014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一辆装载有四氯乙烷的槽罐车发生侧翻,部分四氯乙烷流入富春江,造成部分水体受污染,当地政府组织人员把黄沙和活性炭装袋,投入周围的溪沟内,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性来净化水质,为了防治水体污染,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9.(4分)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用方程式表示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石灰水用完以后用(写试剂的名称)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三、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20.(7分)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2)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1.(6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黑色固体,B中各元素质
量比为4:1.F为无色气体,C、D为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间的关系未写出)。
(1)B的化学式是。
(2)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颸,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22.(6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C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
23.(12分)最近几年冬天经常发生雾霾和酸兩,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和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和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这个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二氧化碳不能使髙锰酸钾溶液褪色。
(2)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
【探究和分析】(3)甲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A、B两步实验
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
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中证明含有(填“碳元素”或“硫元素”)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丙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证明CO2和SO2的生成:
【反思与表达】
(6)如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
(7)丙同学的实验中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的现象是
五、计算题(6分)
24.(6分)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长雅中学、明德华兴中学联考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D;2.B;3.A;4.D;5.D;6.C;7.A;8.D;9.C;10.A;11.C;12.D;13.B;14.B;15.B;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16.N2;2Fe2+;17.AD;S+O2SO2;18.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吸附;禁止工
业废水直接排放;19.CO2+Ca(OH)2═CaCO3↓+H2O;稀盐酸;
三、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20.H2;4NH3+5O24NO+6H2O;属于;BC;21.CuO;2HCl+Fe=FeCl2+H2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颸,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22.集气瓶;C;A和D;2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B中溶液褪色,C中溶液不褪色,D中溶液变浑浊;
五、计算题(6分)
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