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分单元编排)(2022)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分单元编排)(2022)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光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

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

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9.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

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答]用两块平面镜。

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平面镜:穿衣镜、舞蹈房平面镜、潜望镜等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凹面镜(聚光,可成倒立的像):太阳灶、额镜等14.潜望镜是潜水艇的“眼睛”。

15.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16.哪些地方用到潜望镜?[答]地下掩蔽工事中的潜望镜、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地下管道潜望镜、伸缩潜望镜、潜望镜式相机、潜望镜式猫眼等。

17.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反光的性质(光的反射原理)。

18.潜望镜的秘密?(利用潜望镜为什么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答]潜望镜里有两个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的平面镜。

潜望镜内两个平面镜应镜面相对,倾斜摆放。

两片镜片要互相平行,与底面成45度角。

19.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20.水与三棱镜都可以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并且这些色光的排列顺序是不变的。

2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能把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22.制造“彩虹”的方法:(1)在阳光下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2)阳光下吹泡泡制造“彩虹(3)阳光透过塑料尺(4)阳光透过装满水的塑料瓶(5)阳光照在光盘上23.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不太长?[答]在阳光下,小水滴受热蒸发,彩虹就消失了。

第二单元水循环雾和云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

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

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3.【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接近烧杯口,观察现象。

(3)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雾”)出现;把冰块移开;“白气”会逐渐消失。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

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4. 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露和霜1.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

冬天的草坪上有霜。

冬天的窗户玻璃上会出现“露”或“霜”。

2.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露”。

3.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4.桶的外壁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由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5.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6.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雨和雪1.根据事这产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

(假设是一种科学探究技能)2.雨来自云。

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

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

3.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

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

如果到达地面时,它们没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就是冰雹。

4.雪和雨的形态不同。

雨以水的液态形式存在,雪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

如果气温低到水的凝结点,水蒸气可能就会变成雪。

5.下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下雪会对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车辆在布满雪的路面上行驶时,轮子会打滑,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下雪会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的促作用。

因此,雪对人和农作物来说有利有弊。

小水滴的旅行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2.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水循环的一般路线)[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不断聚集,在高空便形成了云,在低空便形成了雾。

当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随着空中气温的变化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等。

落到陆地上的水,有的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又上升到空中,有的则根据地表气温的不同以霜或露的形式存在。

当地表的水越积越多,有的会流入地下成为地下径流,有的会在地表形成江、河、湖等,最终汇入海洋。

3. 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水循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有利的一面:(1)“瑞雪兆丰年”: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适量的降雨能够缓解庄稼的旱情,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3)雨后清新的空气使人身心愉悦。

不利的一面: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等。

第三单元热的传递1.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

(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什么呢?(1)酒精注入灯壶,要用小漏斗作引导,绝对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的2/3,不应少于灯壶的1/4。

(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必须用灯帽盖火,不能用嘴去吹。

(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住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5)万一酒精灯被碰倒,酒精溢出后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冷静处理,迅速用湿抹布盖灭或撒砂土。

4.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1)煎鸡蛋时总是先熟一面,翻面后再熟另一面。

(2)用暖水袋热敷。

(3)用金属来做锅是为了利用铁的热传导。

(4)用塑料来做锅把是为了防止热传导以达到对手的保护作用。

(5)一端插在火炉中的金属棍的另一端会有灼热感。

(6)防止热传递:保温瓶。

(7)利用热传递:量体温是热传导。

5.影响热传导快慢的因素:材料、温差、距离、物体的厚度、接触面的大小等。

6.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

7.暖气片是如何让整间屋子都变热的?靠近暖气片的空气先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又受热上升,这样,整个屋子的空气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变暖。

原来热在气体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8.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9.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空气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对流。

造成对流的原因是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

这样就形成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相对流动。

10.怎样让炉火更旺?用扇子扇、空气流通。

让空气更快对流,炉火才更旺。

11.怎样让稀饭热得更快?用勺子搅动。

让稀饭更快对流,热得才更快。

12.冷冻食品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哪个位置?为什么?[答]放在食品上方。

使空气形成对流,使食品上方下方都保持低温。

13.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答](1)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和的(2)烧水时,水主要是靠对流让整壶水变热的(3)用勺子搅动加快对流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4)用扇子扇加快对流可以让炉火更旺(5)冷冻食品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上方,利用空气对流使食品保持低温。

14.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

15.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

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6.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17.热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2)汽车遮阳罩是银色的,这样吸收的辐射热少。

(3)撒些煤渣能让积雪快速融化。

(4)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

(5)太阳的照射,使气温升亮。

18.我能找到家中有这些热传递的方式:(1)热传导:将金属汤匙一端放在开水里煮,过一会儿,露出开水的另一端也会发热;烧菜时,铁锅利用铁的热传导,将菜烧熟。

(2)热对流:用勺子搅动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和的。

(3)热辐射: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地球引力1.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2.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

向上抛的物体无论被抛得有多高,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

3.我们在进行“验证物体下落的原因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这一实验时,如果移走磁铁,曲别针会落到地面上;如果剪断细线,曲别针会被磁铁吸住;地球上的物体下落的原因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