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131.5 mol L AlCl -⋅溶液稀释到体积为原溶液的2倍,稀释后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0.75mol L -⋅B .11.5mol L -⋅C .12.25mol L -⋅D .14.5mol L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9.2g 铁、镁、铝混合物溶解在一定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完全溶解后收集到4.48 L (标准状况下)NO 气体。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 ) A .18.6 gB .20gC .19.4gD .24g3、为刻蚀在玻璃上的精美的花纹图案,则刻蚀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A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B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C .Si +4HF=SiF 4↑+2H 2↑D .SiO 2+4HF=SiF 4↑+2H 2O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形式又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 .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 .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循环5、一种从含Br -废水中提取Br 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
已知:Br 2 CCl 4 正十二烷 密度/g·cm - 3 3.119 1.595 0.753 沸点/℃58.7676.8215~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需不断搅B.将Br -氧化为Br2C.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密度小D.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6、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选用不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A Na2CO3晶体(NaHCO3) 加热B CO2(HCl) 饱和氯化钠溶液、浓H2SO4,洗气C Fe2O3(SiO2) NaOH 溶液,过滤D 稀盐酸(Cl2) 光照A.A B.B C.C D.D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CO2B.HCl→Cl2C.Fe→Fe2+D.Fe3+→Fe2+8、关于下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SiO2+2C Si+2CO↑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由CaCO3+SiO2Ca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C.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D.由Na2CO3+SiO2Na2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5.6g Fe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C.标准状况下,18g 水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D.1molO2与足量Na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摩尔质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Cl2B.NaOH C.HCl D.CO11、从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是A.B.C. D.1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B.Sn2+、Ce3+、Fe2+C.Ce3+、Fe2+、Sn3+D.Fe2+、Sn2+、Ce3+13、新制氯水在干燥的空气中久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数增加的是()A.Cl2B.Cl-C.HCIO D.H2O14、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储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量B.密度C.碳原子数D.原子总数15、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1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实验室制备Fe(OH)2实验室制氨气制过氧化钠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强氧化性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以下物质为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D的化学式___,H的化学式___。
(2)鉴别G溶液的试剂为___。
(3)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
18、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含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其中A、B、C、D在常温下都是气体,且B为红棕色气体。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水蒸气,并靠近火焰点燃。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氧化三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产物”还是“还原产物”)。
(2)加热烧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底部放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粗硅中含有铁和锡(Sn)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可生成SiCl4,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模拟制备SiCl4。
已知:SiCl4的熔点是-70℃,沸点是57.6℃,易与水反应;Sn Cl4的熔点是-33℃,沸点是114℃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的烧杯中盛放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烧瓶中得到的SiCl4中溶有少量的杂质FeCl3和SiCl4,可以通过___________方法提纯。
21、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CO2。
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和“封存” CO2的方法。
方法Ⅰ: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反应器“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所示。
(1)步骤一中的CaO俗称____________。
(2)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步骤一中反应的逆反应。
方法Ⅱ:另一些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的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所示。
(1)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a环节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
(3)为了尽量减少成本,在整个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和____________。
(4)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___。
A.KNO3溶液B.CaCl2溶液C.CuSO4溶液D.Na2CO3溶液(5)“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可以用于生产;一部分则设想注入深海中“封存”起来。
但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水水质的变化,最终殃及海洋生物,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题分析】由公式n c?V =可知,溶液体积变为原溶液的2倍,则浓度变为原溶液的12,则稀释后3Al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75 mol L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30.75 mol L mol L 2.25--⨯=⋅⋅,选C ,故答案为:C 。
2、C 【解题分析】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一氧化氮:HNO 3→NO ,化合价降低3价,得到3e -电子,标况下4.48LNO 的物质的量为:n (NO )=4.48L22.4L/mol=0.2mol ,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e -)=3e -×0.2mol=0.6mol ,根据金属的转化关系:M→M n+→M(OH)n和电子守恒可知,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中N 原子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等于生成沉淀时结合OH -的物质的量,即:n (OH -)=n (e -)=0.6mol ,则最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金属质量+净增OH -的质量=9.2g+0.6mol×17g/mol=19.4g ,由于沉淀中没有氢氧化铝,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小于19.4g ,故选A 。
3、D 【解题分析】刻蚀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SiO 2+4HF═SiF 4↑+2H 2O ,故选D 。
4、C 【解题分析】A. 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的氮:氮气,又存在化合态的氮:氮氧化物、蛋白质中氮,故A 正确;B. 在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B 正确;C. 氮气性质稳定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放电或高温条件可以与氧气反应,故C 错误;D. 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循环,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 。
5、B 【解题分析】A 、过滤时不需搅拌,选项A 错误;B 、用乙装置利用氯气将Br -氧化为Br 2,选项B 正确;C、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沸点与溴相差大,萃取后的溶液可通过蒸馏而分离,选项C错误;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Br2再收集正十二烷,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