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论文

第一章前言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山东省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

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

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

236m 。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

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

3%。

1.1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水准控制网的选线因为东山山头地势比较陡,如果为了缩短水准路线而穿过东山的山头,会给水准测量带来不便。

因此水准路线从 A 点出发经过靠近北山120m 高程的马鞍部位,在折回 B 点,绕到南部经过155m 高程处的小山头,然后回到 A 点形成闭合的水准路线.水准网控制略图见东山地形图。

水准路线长约为8.3km 。

地下的水准路线基本上为直线,水准路线长约为3。

2km平面控制网绘制导线计算图见下图第二章工程测量在隧道测量中的技术要求2.1 地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标志形状和尺寸的设计1. 平面控制网选点、埋设及标志(1)平面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视线离障碍物 ( 距上、下和旁侧 ) 不宜小于 2。

0m 。

(2)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平面控点,应着重考虑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而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则应着重考虑方便放样,尽量靠近施工区并对主要建筑物的放样区组成的图形有利。

控制点的分布,应做到坝轴线以下的点数多于坝轴线以上的点数.(3)位于主体工程附近的各等级控制点和主轴线标志点,应埋设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

其它部位可根据情况埋设暗标或半永久标志。

对首级网,同一等级的控制点应埋设相同类型的标志。

(4) 各等级控制点周围应有醒目的保护装置,以防止车辆或机械的碰撞.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建造观测棚。

(5)照准标志底座平面应埋设水平。

其不平度应小于10´ .照准标志中心线与标志点的偏差不得大于 1.0mm 。

2。

平面控制测量所用的仪器:(1)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 ″(2)DS3 水准仪(3)30m 钢尺2。

2平面控制测量对测边、测角的要求1。

总的技术要求表2。

2 -1 测角网的技术要求2。

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及内业计算的精度要求( 1 )水平角观测前,必须对经纬仪进行检验和校正。

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规定执行。

( 2 )水平角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目标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 .2)应待仪器温度与外界气温一致后开始观测 .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3)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

精确照准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 3 )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标志,按度盘配置表配置度盘和测微器读数。

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 ~2 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标志,并进行水平度盘、测微器读数(照准二次,各读数一次) 。

(五等三角测量可只照准读数一次)。

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第2 方向标志,按 2) 款方法进行读数;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进行第3 、4 、……、 n 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当观测方向数小于或等于3 时,可不闭合至零方向 ) .4)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 ~ 2 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按2) 款方法进行读数。

计算公式如下:δ =(4。

2。

3—1)式中-—测回数,——测回序号(j=1 、 2 、…、 m);—- 水平度盘最小间隔分划值,DJ1=4 ′ , DJ2=10 ′ ;-—测微盘分格数值, DJ1 型为 60 格, DJ2 型为600 ” 。

表 2.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等级经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两次照准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中2c 较差(″ )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 )二、三、四DJl 1 4 6 9 6DJ2 3 6 8 13 9 五DJ2 3 6 8 13 9DJ6 —12 18 - 24 表 2.1。

1—3 洞外高程控制等级的选择高程等级隧洞相向开挖长度(km)高程等级隧洞相向开挖长度(km)三 4 ~8 五≤ 1四 1 ~ 4= ±16.9mm≤±25mm表 2。

1。

1—4 地面、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和技术要求等级四(mm)± 5(mm)± 10仪器型号DS3水准尺双面观测方法中丝读数法观测顺序后后前前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环线或附合往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mm) 平丘地山地2。

3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2。

3。

1高程控制点的标志设计(单位:cm )图 2.2.1 金属水准标志埋设(单位:mm )2.3。

2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1。

高程测量应采用规定的手薄纪录,并统一编号,手薄中记载项目和原始观测数据必须字迹清晰、端正,填写齐全.2。

高程测量观测、纪录及计算小数位的取位,应符合表 2.3。

2 的规定表 2。

2。

2 观测、记录及计算小数位取位的规定3。

采用手工记录时,应使用规定的手薄,用铅笔记录,并统一编号,记录的文字与数字,应清晰端正,不得潦草模糊,所有的项目应填写齐全.记录的文字与数字不得涂改或擦去,对所有错误的数字(只限分米、米和度、分的读数)与文字,可用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备注栏中注明原因。

对需重测的记录用单线划去,不著名原因及重测结果记于何处。

第三章东山隧道施工中对工程测量的应用3。

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1。

由洞口点向洞内传递方向的连接角测角中误差,应比本级导线测角精度提高一级,至少不应低于洞内基本导线的测角精度。

地上导线的测角精度要求为 1。

8 ″,因此由洞口向洞内传递方向的连接角测角中误差为 1。

8 ″ 。

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 3.1。

1 .表 3。

1.1 连接角测角技术要求等级经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两次照准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中2c 较差( ″ )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 )测回数三DJl 1 4 6 9 6 6DJ2 3 6 8 13 9 92。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因为测设的角度精度要求高,测角中误差为 1。

8 ″,所以采用精确测设法,其工作步骤是:( 1 )如图 6.1.2 ,根据设计角值β,用直接角测设法测设∠BAP ′ 。

( 2 )用测回法对进行九个测回的观测(观测的技术要求按表 6。

1。

1 进行),取各测回的平均值得β ′。

( 3 )计算观测角度值β ′与设计角度值β 之差Δ β = β ′ - β。

( 4 )丈量AP ′的距离,设AP ′ =S 。

( 5 )根据角度差Δ β与 S 计算P ′点横向改正数Δ S 。

Δ S= P P ′ =( 6 )通过P ′点作垂直与 AP ′的方向线,以P ′为起点,量取距离Δ S 长度得出点 P ,∠ BAP 就是所需测设的水平角。

但改正点位时应注意改正方向,当Δ β为正值时,应向∠BAP ′内改正,反之,向外改正。

3。

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1. 按 3。

1-2 的方法测设出由洞口点向洞内传递方向的连接角测角。

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如图 6。

2。

1 ,在隧洞外的中心线上离洞口约 50 米有两个控制中心线的主桩 C 、 D ,每个主桩有四个定位小桩,以做效核及恢复主桩使用,两个主桩的距离大约为 15 米。

每个控制桩都应埋设坚实的混凝土桩,所有的控制桩的顶部应大概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图 3.2.1 隧洞中心控制桩平面图3。

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的设计从洞外中心控制桩正倒镜取中点放样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具体要求如下:1。

洞内施工导线按边长 30m 打一桩,往返测边长相对误差,按 1 : 5000 。

根据施工方法和隧洞横断面大小,导线点沿洞轴线方向布设在洞的顶板或底板坚固的岩石上 . 关于水平角的观测,可用 J6 型仪器施测 3 测回.2。

洞内基本导线应与施工导线的布设统一考虑,其边长 100m 打一桩,往返测边长相对误差,按 1 : 10000 ,水平角的观测要求使用 J2 型仪器观测 6 测回,但基本导线的精度应较施工导线高一级,尽量布设靠近洞轴线。

图 3.3。

3 施工导线与基本导线的布设3.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隧洞内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在隧洞底板上,对于长距离较高精度的永久水准点间距按300m 埋设。

3.4。

1 在已知水准点高程 H 与放样点高程 Hp 之间安置水准仪,在已知水准点上树立水准尺。

水准仪整平后,照准读数得 a ,则视线高 Hi =H +a ;在放样水准点上竖立水准尺读数应为: b= Hi -H p = ( H+a ) —H p图3.4.2 隧洞中心控制桩平面图3.5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隧洞施工时,为了选择炮眼和确定开挖范围,应及时进行断面放样,在工作面上标定断面的范围.断面放样,包括隧洞两边侧墙及拱顶的放样。

洞轴线测设后,从洞轴线向两侧的垂直方向测设开挖宽度的一半,即得到侧墙的位置.拱顶部分为圆曲线或抛物线。

在设计断面图上,给出断面的宽度、拱顶的高度和曲线半径数据.开挖的隧洞,其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图解法求出各放样的数据. 见图3.5.1 。

图 3.5。

1 拱曲线放样图3.5.2 隧洞的贯通后,在贯通面的某一点P 。

从隧洞进口点A 测出到P 点的距离为L AP ,从隧洞出口点 B 测出到P 点的距离为LBP ,纵向贯通误差△L ,则△L= ( L AP +LBP ) —LAB从 A 点开挖定向出的隧洞中心线与从 B 点开挖定向出的隧洞中心线在P 点在横向的实际距离即为横向贯通误差。

从隧洞进口点A 测出到P 点的高程为H AP ,从隧洞出口点 B 测出到P 点的高程为HBP ,竖向贯通误差△H ,则△H=H AP —HBP第四章总结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在毕业之前对这两年所学的测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核。

虽然设计当中遇到诸多困难,但我还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任务。

毕业设计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这给我的学习生活中敲了警钟,树立了标杆。

不足是难免的,收获也是有的。

通过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我测量计算和施工放样的能力,给我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对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地上平面控制网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为± 29mm ≤ 30mm ,满足设计要求,地面平面控制测量等级为三等;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为± 35mm ≤ 40mm ,满足设计要求,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为四等;横向总贯通误差为± 45mm ≤ 50mm ,满足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