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危重症护理本科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本科教学大纲

护理学院《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英文名称:The critical nursing课程编号:学时:36学时学分:2.0适用对象:护理本科四年制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和教学内容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是章节中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在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心肺复苏、严重创伤救护及各系统急救等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这些基本技能实施救护,通过学习,最终树立良好的急救意识,培养系统的急救思维。

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学,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并采用演示、讨论等方式,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掌握急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及各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知识,熟悉急救护理的工作范围与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2.了解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难点: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的趋势。

【教学内容】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其资质认证一、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二、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的定义及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的主要任务。

2.掌握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监测要点。

3.熟悉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各种运转模式的特点。

4.熟悉危重症护理多学科团队的能力要点及核心技能。

5.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及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

2.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的主要任务。

3.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监测要点。

难点:其各种运转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一、院前急救二、医院急诊科三、重症监护第三节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一、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前阶段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阶段三、转运目的地患者的交接阶段第四节团队合作一、团队的构成与特征二、团队合作成员的基本能力要点及核心技能三、护士在急危重症团队合作中的作用第五节医学伦理与器官捐献一、危急重症患者的医学伦理问题二、器官捐献第三章灾难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灾难的定义及灾难救援中伤病员的检伤分类、伤病员的安置与救护、伤病员的转送护理。

2.熟悉灾难后心理应激性损伤及心理干预。

3.了解灾难的原因与分类、灾难医疗救援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灾难救援中伤病员的检伤分类、伤病员的安置与救护、伤病员的转送护理。

难点:各种检伤分类的方法及流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灾难的定义二、灾难的原因与分类第二节灾难医疗救援准备一、灾难医学救援组织管理二、灾难医学救援队伍建设三、灾难医学救援中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第三节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一、灾难现场的检伤分类二、灾难现场的救护三、交通事故的救护四、地震灾难的救护五、火灾的救护六、水灾的救护七、矿难的救护第四节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一、灾难心理危机的表现二、灾难伤员的心理危机护理干预三、灾难救援人员心理危机护理干预第四章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护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家属的含义、关系类型、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2.熟悉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需求。

3.掌握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需求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家属的含义、关系类型;急诊患者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2.护理干预中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个体化因素、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需求及常见心理变化。

难点:1.急诊患者家属的需求;针对急诊患者家属的需求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

2.判断急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常见心理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二、影响患者家属心理变化的因素第二节急诊患者家属的护理一、急诊患者家属的需求二、急诊患者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三、护理措施第三节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护理一、危重症患者家属的需求二、危重症患者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三、护理措施第五章急诊分诊【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急诊分诊的概念、急诊分诊的作用、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2.熟悉分诊处的设置、分诊程序。

3.了解急诊常用分诊方法、分诊护士的资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和分诊程序。

难点: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急诊分诊概念二、急诊分诊作用三、分诊处的设置第二节急诊分诊程序一、常用急诊分诊系统二、急诊分诊流程三、急诊分诊护士的资质要求第六章急诊护理评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急诊护理评估中初级评估的内容及初始处置方法。

2.熟悉次级评估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级评估及次级评估的内容。

难点:初级评估中对患者的初始处置方法和重点评估中的分析判断。

【教学内容】第一节初级评估一、气道及颈椎二、呼吸功能三、循环功能四、神志状况五、暴露患者/环境控制第二节次级评估一、问诊二、生命体征三、重点评估第三节急诊护理评估思维特点一、急诊护理评估思维具体特点二、急诊护理评估实践要求第七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判断,心肺复苏术的生存链,基本生命支持方法及注意事项2.熟悉心脏骤停的类型,心肺脑中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和心搏骤停后治疗与护理。

3.了解心脏骤停的病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脑复苏中的基础生命支持。

难点:心肺脑复苏中的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和心搏骤停后治疗。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搏骤停一、概述二、心搏骤停常见原因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基础生命支持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三、心搏骤停后治疗第八章严重创伤【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多发伤、复合伤、联合伤的概念,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多发伤的救治与护理。

2.熟悉创伤评分系统、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创伤气道的评估与建立、多发伤的评估与判断。

3.了解创伤的分类、创伤心理反应和干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多发伤的救治与护理。

难点: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多发伤的评估与判断。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创伤分类二、创伤机制三、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四、创伤评分系统第二节多发性创伤第九章常见急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急诊的症状特征,病情评估,急救和护理要点。

2.掌握循环系统常见急诊的症状特征,病情评估,急救和护理要点。

3.掌握急性腹痛的急救和护理要点。

4.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状态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要点。

5.熟悉常见严重心率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6.了解对常见急症患者进行识别;常见急症的发病机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常见急症的病情评估。

2.循环系统常见急症的病情评估。

3.急性胸痛及内分泌常见急症的病情评估。

难点:1.常见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的特点。

2.各常见急症的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呼吸困难第二节窒息第三节急性胸痛第四节严重心律失常第五节急性腹痛第六节高血糖症与低血糖症一、高血糖症二、低血糖症第七节脑卒中第十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中暑、淹溺、电击伤、高原病的救治与护理。

2.熟悉中暑、淹溺、电击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情评估与判断。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暑、淹溺、电击伤、高原病的救治与护理措施。

难点:中暑、淹溺、电击伤、高原病的发病机制、重度中暑三种类型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暑第二节淹溺第三节电击伤第四节高原病第十一章急性中毒【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急性中毒及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百草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中毒机制、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2.熟悉其病情评估与判断。

3.了解引起急性中毒的病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急性中毒及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百草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中毒机制、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难点:各类中毒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第三节百草枯中毒第四节一氧化碳中毒第五节急性乙醇中毒第六节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第十二章常见危急值【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危急值的概念及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2.掌握常见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界限。

3.熟悉检验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4.熟悉常见检验和影像学危急值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1.常见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界限及即刻护理原则。

2.影像学危急值及护理。

难点:1.常见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界限。

2.常见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界限的即刻护理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检验危急值一、白细胞二、血红蛋白三、血小板四、凝血酶原时间五、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六、血清钾七、血清钠八、血清钙九、血糖十、血肌酐十一、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十二、N末端前脑钠肽十三、血气PH十四、血气PaO2十五、血气PaCO2第三节影像学危急值一、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脏压塞二、外伤性膈疝三、纵膈摆动四、宫外孕或黄体破裂出血第十三章危重症患者评估与系统功能监测【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危重症患者入科后需要评估的内容。

2.掌握危重症患者常用系统功能监测的主要内容。

3.掌握危重症患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监测的方法。

4.掌握应用危重症患者的各类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病情、潜在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及制定危重症患者的系统功能监测计划5.了解各类危重症患者评估工具运用的临床意义及常用系统功能监测指标的临床意义;能比较无创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优势与不足【教学重难点】重点:1.危重症患者入科后需要评估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