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A .只有摩擦能使物体带电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D .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如图所示的杯中鸡尾酒是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
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A .质量 B .沸点 C .温度D .密度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食物腐烂-------分子发生了变化 B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C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有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孔中流出。
下列各图中描述与实际情形相符合的是5.估算是一项必备的物理学习技能。
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算,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 .体重大约是500NB .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C .体温大约是37℃D .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 3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ABCDC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D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7.寒冷的冬天,室外自来水管往往因为管内的水结冰膨胀而破裂。
如果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使水管不易破裂。
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A .硬度较小 B .导热性好 C .隔热性好 D .绝缘性好8.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重14.7N ,此时若把物体浸没在水池的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3.2N ;若单独把物体放入水池的水中,则A .物体将漂浮在水面上B .物体将沉到容器底C .物体将悬浮于水中D .物体有可能漂浮,也有可能悬浮9.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 表示重力,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10.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
对此,下列从物理学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力,从而凿开坚硬的树干B .深水海鱼捕捞到岸上时内脏会破裂,主要原因是水面压强比深水处大C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上行走时不陷入沙中D .壁虎的脚上有许多“吸盘”,是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11.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一台简易的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的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
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
在A 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及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图示是12.若其他条件未知,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刻度尺C .天平和砝码、水、细线、量筒D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AABCD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3.小明与妈妈漫步沙滩,看到身后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小明说:“妈妈,你对沙滩的压力效果比我的更明显”。
请你写出小明 的判断依据: 。
物理学中, 我们是用物理量 来表示压力效果的。
14.如图所示,平衡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连同平衡杆的总重力为490N ,则钢丝对演员的支持力为_________N 。
若该演员两脚与钢丝之间在垂直压力方向上的有效面积为20cm 2,则钢丝绳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
15.如图所示,1648年物理学家 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 ,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建造得宽一些就是注意到这个物理道理。
16.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但是仍然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子弹具有的缘故。
子弹最终仍将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子弹受到空气阻力和 的作用,从而使子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17.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直径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层沙子。
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把它放入瓶中,再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结果是鸡蛋 。
这个小实验说明了在我们的周围确实存在着 。
18.如图所示是利用了人体运动理论和巧妙的力学原理而制作的游龙板。
它是利用人的身体、双脚扭动及手的摆动来驱动前进,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当人和滑板加速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选填“有益”或“有害”)的;当需要停下来时要用脚踏住后面的刹车块,这是靠增大压力来 (选填“增大”或 “减小”)摩擦的,这时的摩擦是 (选填“有益”或“有害”)的。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8题图第17题图19.光年是天文学中的 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1光年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天文单位(1AU)。
天狼星距地球约8.7光年,即他发出的光在空间需要走 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20.观察是物理学习的一种方法。
仔细观察图(A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
观察图(B )发 现,电风扇向前吹风时,空气会随之流动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小车将向 运动,原因是小车同时受到空气对它的 。
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如 。
这类交通工具 (选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工作。
21.电子的发现说明 是可以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 是可以分的,科学家进一步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摩擦起电现象是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了。
2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
一匙糖放入水中很快能使整杯水变甜,这说明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少,说明了 。
23.如图所示,向两张平行下垂的纸片间吹气,这时会发现两张纸片(选填“靠近”或“分离”),原因是由于两张纸片间空气流动,使得空气 减小,纸片受到压力所致。
三、解答题(24题每小题2分,25题~29题每空2分,30题4分,共46分)24.⑴如图甲所示,重为50N 的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沿虚线方向匀速上升。
请画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不计空气阻力) ⑵如图乙所示放在斜面上的杯子,杯子的水中有一个小球,浮AB第20题图甲乙25.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测量范围是 N ,此时被测物体的重为 N 。
26.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⑴他先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⑵用调节好的天平进一步测量。
当右盘中加入25g 的砝码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游码,指针都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移动游码。
最终测得石块的质量是24g 。
⑶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测量过程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 3。
27.小明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时,他把金属块先后分别浸入甲、乙两种液体。
下表记录的是实验中金属块浸入的体积和A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利用溢水杯测量并计算后得到的浮力数据。
溢水杯接水杯 甲乙丙⑴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1、3与1及4与1可知:在同一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 有关。
⑵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 有关。
⑶分析比较表中B 弹簧测力计示数比A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增加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关系,还可以得到 。
⑷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于是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②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于是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的错误结论,这是因为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而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8.小刚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⑴根据上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⑵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9.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图所示。
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小明 小丽⑴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⑵小明和小丽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cm;②表格中实验序号为4的△L= cm;③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选择表格中的第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能初步验证的猜想是正确,你分析判断的依据:。
30.有一个物体,它的质量是2kg,体积是4×103cm3。
现在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请通过计算判断出该物体是上浮、下沉或是悬浮。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2分=24分)二、填空题(30×1分=30分)13.妈妈的脚印比小明的深压强 14.490 2.45×10515.帕斯卡增大 16.惯性重力17.被吞入瓶子里大气压(强)18.有害增大有益19.长度大于 8.7年20.作用点运动状态后(右)作用力喷气式飞机(其他正确也给分) 不能21.原子原子核电子22.引力分子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23.靠近压强三、解答题(24每小题2分,25-29每空2分,30题4分总计46分)24.略25.0---5 1.626.右减少砝码 2.427.排开液体的体积 2、6(3、7)(4、8)液体种类(密度)F浮=G排液小于排开液体体积的改变28.图略G=mg(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9.刻度尺 4.5 1.8 二、三小明二、四两行数据橡皮筋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30.这个物体的密度ρ物=m/V=2kg/4×10-3m3=0.5×103kg/m3(2分)ρ物=0.5×103kg/m3<ρ水=1.0×103kg/m3(1分)所以,物体将上浮(1分)其他方法,只要正确,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