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行性分析 (2)2配送中心的总体功能定位 (3)3 选址影响因素与地点 (3)4 配送中心的宏观布局 (5)5 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 (5)6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成、作业分区及面积规划内部布局图 (6)7 配送中心所需的主要设备 (6)8 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6)9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与分拣配货送货方法 (7)10 部门岗位设置及其职责与人员配备 (8)11作业管理单证 (9)12信息系统功能结构与模块 (11)13配送中心的发展战略 (12)14 目标市场 (14)15经营范围 (16)16 经营特色 (17)17配送中心资源筹措 (18)18配送路线的选择 (18)19配送成本分析 (20)20配送成本分析 (20)附录一 (25)龙腾配送中心规划1可行性分析1.1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我国GDP 快速增长,钢材需求居高不下,产能释放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投资和建设钢材物流配送中心的“高潮”。
但是,随着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数量的增加,加工中心如何合理分工布局,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已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首先要对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传统的农贸市场式的钢材市场流通模式,已无法满足下游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
不少下游用户企业自己配置钢材加工,小而全或者大而全,但由于效率低、成本高,将会逐步被现代物流体系所取代,钢材的加工配送配合网上交易等电子商务的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业内专家认为,加工配送中心就是为钢厂和终端用户服务的,但是随着用户要求的逐渐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成分逐渐增加,所以加工配送中心越来越倾向于贴近用户。
按这种模式,主要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行编网。
对钢厂来说,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够延伸钢厂产品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能够发展更多直供户并贴近直供户,稳定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固钢厂与用户之间供应链,形成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结成产业联盟,同时获取更为可观的利润。
所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钢厂投身到建立加工配送中心的“革命大潮”中。
对钢材的终端用户来说,供应商可能是钢厂,也可能是贸易商或者加工配送中心。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进取的供应商,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清楚地认识到专业化的配送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钢材加工配送供应商发展的立足之本。
钢材加工配送业,其性质更恰当地应该归到钢铁服务业。
作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其核心理念是“服务创造价值”,而这理念也将成为今后所有钢材加工中心的理念。
加工配送中心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钢材加工配送服务,即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各种需要,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
简单说,配送服务就是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是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从而成为“第三利润的源泉”。
加工配送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加工配送中心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先进可靠的硬件设备做基础,同时应具有适应现代物流配送的经营理念、现代信息化手段、稳固的供需关系和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为了适合钢铁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钢铁流通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物流配送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现决定在烟台地区设置专业配送中心,以提高物流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1.2配送中心设立的目的与意义1.2.1目的强化下游行业的产业链建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通过分布在烟台市场的加工配送中心,首先可以实现为终端战略客户的“门对门,点对点”的营销服务;其次通过加工配送中心延伸营销渠道,加大对目标市场中小客户的开发力度,同时通过有效经营还可以实现投资增值及经营创收。
逐步朝深加工方向发展。
为满足汽车、家电等行业客户的需求,不断延伸为终端客户的服务内容,与终端客户共建稳定的产业链。
1.2.2意义首先,可大幅度缩短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其次,送货成本降低。
再次,有效的改善了服务水平。
省内短距离配送钢材,在时间上可以及时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处理突发性需求赢得时间;可以有效处理运送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意外损失;配送中心可以帮助销售商减少库存量,降低销售商的库存成本,提高销售商销售的积极性。
2配送中心的总体功能定位集钢材贸易、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区域性加工配送中心,立足烟台,辐射山东全省,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切实降低物流费用,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3 选址影响因素与地点3.1市场需求2002 年以来,钢铁行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保持在17%-20%之间,但是拉动钢铁工业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高达24.1%-32.8%,比钢铁行业高出7-12 个百分点。
2002 年出现了汽车、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消费品等一批高增长行业,市场需求拉动了钢铁生产。
没有房地产、汽车等一批高增长产业需求的拉动,就没有这一轮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7 年钢材产量比2006 年增长了18.9%,这是很快的增长速度,但与拉动钢铁的高增长产业相比就显得"低"了,汽车产量的年增长率为38.5%,房地产投资额增长21.9%,空调产量增长30%。
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的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经济增长过程中会相继出现一轮又一轮的高增长产业群,尤其是汽车和房地产,当汽车走进西方国家的家庭和房地产兴起时,带来了西方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汽车和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汽车、房地产、机械加工等行业陷入低迷,特别是国际市场的低迷,使本来计划销往国外的钢材,在国家刺激计划的带动下,纷纷投向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钢铁价格迅速下滑,产量过剩。
2009 年,在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国内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复苏的迹象,特别是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开始升温,在加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钢材市场有活跃的迹象,市场开始升温,所以2009 年整体钢铁市场需求量肯定较2008 年有很大的增长。
山东地处东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发展的空间很大,特别是钢材市场。
根本不能满足如此巨大的钢铁市场需求,在此建立配送中心一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3.2 产业环境据2007年烟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2007年,烟台市GDP为2878,97亿元,人均GDP 达4424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30;60.99;30.71.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机械、黄金、电子四大支柱产业有1570个企业。
钢材消费量与第二产业的关系最为密切。
钢材消费增长率与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率基本同步变化。
中国提出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第二产业将从2002 年占GDP 总量的51.9%增长到2010 年的54.9%。
环渤海区域内钢产量分布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在山东省周边地区钢产量比较丰富,有强有力的市场供应依托,且在山东省也有济钢、莱钢、青钢等大型钢铁集团,所以说在烟台建立大型钢材配送中心,有利于节约投资,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配送的现代化;还有利于配送网络的建设,实现配送的现代化。
3.3 地方政策目前 , 山东进一步整合全省物流配送资源 , 建立协调统一、分工合理、贯通全省、辐射全国、网络完善的区域物流体系和物流圈。
政府部门在规划、布局上统筹安排 , 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 , 加强引导、推广理念、积极培养物流人才。
政府在振兴物流产业政策的指引下, 通过科学的论证与调研 , 在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以及实施策略上 , 在物流系统、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物流政策法规、物流项目研究开发、物流资源整合、企业物流优化、物流技术改造等方面 , 制定出了切实可行 , 具有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
1999年烟台市被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确定为省物流发展试点城市,根据政策导向,烟台市的交通运输、储运、零售等物流相关的重点企业,十分看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致力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时期,加快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与发展被认为是实现企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被许多企业列为议事日程。
可以看出,烟台市的政策、经济、地理环境对物流配送业的发展都十分有利!3.4 地理环境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在12℃左右,年均降水量600-700mm。
金、银、铜、铁、锌、煤和石墨等矿产储量丰富,特别是黄金,山东省90%的储量分布在烟台。
烟台交通发达,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909km。
烟台港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建立了联系。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朝鲜、韩国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我国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内的重点城市之一,有良好的区位及政策优势。
3.5 交通运输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13574.4公里,高速公路为414公里;铁路方面,已经建成蓝烟铁路复线。
烟台-大连轮渡铁路已经建设完成并通车运行;海运方面,烟台港对外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
空运方面,烟台机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国际、国内、地区航线23条,通航城市22个。
3.6 人力资源条件劳动力是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劳动力的成本也影响产业的分布。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主导因素。
目前,烟台市拥有9所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加上外来人口中的高素质人才,都保障了烟台的产业向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
从运送成本上来说,兼顾当地的政策、交通、环境等因素,配送中心的最佳选址应该坐落于烟台市。
3.7配送市场济钢、莱钢、青钢的主要钢材销售策略相同之处是重点华东地区,济钢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79.6%,销售到华东地区;莱钢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62.5%,销售到华东地区;青钢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70.3%,销售到华东地区。
第二销售地区,济钢选择的是出口,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9.2%钢材出口,再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6.0%钢材销往华北地区莱钢选择的是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17.9%钢材销往华北地区后,再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12.5%钢材出口;青钢选择的是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12.3%钢材销往华北地区后,再把占本企业钢材销售量的10.5%钢材销往中南地区,见下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权衡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决定配送中心的选址是烟台市芝罘区珠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