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性三问觅初心

党性三问觅初心

党课讲稿
党性三问觅初心
第一问:从心入党,在追问“为什么入党”中砥砺奋进
我为什么入党”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这是终其一生(de)灵魂叩问和内心自省.入党,是神圣而崇高(de).革命战争年代,入党往往面临着生与死(de)考验、血与火(de)洗礼;和平建设时期,入党常常意味着兴国安邦、奉献为民(de)责任担当.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于入党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我从入党宣誓到今天,不觉一晃17年.回顾初心,我(de)答案只有两个字:信仰.信仰中国共产党,因为在我心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de)政党,是一个懂得自我反省、自我约束(de)政党.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de)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de)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de)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de)风.而中国共产党它就如同这样风随时、随地带你前行.
入党是对一个人忠诚度(de)考验,是一个人恪尽职守(de)体现,更是一个人不断追求上进(de)目标.在当下,党员发挥着其先锋模范作用,当我们骄傲地说出自己(de)党龄,展示党员风采时,有多少双羡慕(de)眼光投来,又有多少颗崇尚、向往(de)心因为党,因为党(de)信仰而聚拢.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热潮中,不论党龄多长,不论职位高低,每一名共产
党员都应对照党章,时时想一想“我为什么入党”这个厚重命题,时时看一看自身思想言行是否符合共产党员(de)标准.
第二问:以行为先,在思索“入党做什么”中牢记宗旨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中“以民情为镜”(de)论述很好(de)回答了“入党做什么”(de)这个问题.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de)水,喻为种子(de)土地,视为枝叶(de)根本.翻开90多年来(de)奋斗史,正因党旗上始终铭刻“人民”二字,我们党才获得了深厚(de)土壤与不竭(de)动力.从推出淮海战役胜利(de)手推车,到白山黑水间“我为祖国献石油”(de)激情;从“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到“汶川一代”“鸟巢一代”展现(de)公民意识,人民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de)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de)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de)“细胞”.小(de)“细胞”健康,大(de)“肌体”才会充满活力.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de)小事,都是实实在在(de)大事,有(de)甚至还是急事、难事.我们当下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努力为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学(de)新农村贡献力量.
“双脚不落满灰尘,怎知民生多艰,双手不沾上泥土,难觅民瘼所在.”为民解忧,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de)实事之中.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优化便民举措,提升基层党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de)血肉联系,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
情感融汇于人民,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
第三问:知行合一,在践行“做合格党员”中坚定信念
“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党员”,这是每一位党员从向往党、到入党、到在党,都会始终面对(de)问题.
以党章为遵循.党员应当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de)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初心,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de)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
以群众为评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民众认可度决定于平时关注民众程度和工作中为民服务程度.我们要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从与人民利益关联最直接(de)问题入手,创新形式,主动服务.
如何身体力行做合格党员,关键是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努力做到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在错误(de)思潮、言论、观点面前当战士不当绅士,经得起诱惑和考验.讲规矩,有纪律,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讲道德有品行,倡导文明风气、反对陈规陋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奉献有作为,把为人民服务(de)宗旨融入每日作为,在平凡(de)岗位创造不平凡(de)业绩.
人人合格,个个争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每名党员同志,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党章党规、学习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党(de)厚重历史中汲取信念滋养,在为人民服务
(de)生动实践中体现信仰(de)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