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沉渣检测及临床意义

尿沉渣检测及临床意义


2.WBC(白细胞) WBC(白细胞) 炎症时出现大量白细胞,大多为脓细胞; 炎症时出现大量白细胞,大多为脓细胞; 淋巴细胞多见于肾移植排异反应、 淋巴细胞多见于肾移植排异反应、淋巴 细胞白血病、丝虫病等, 细胞白血病、丝虫病等,亦可见于狼疮 性肾炎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性肾炎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间质性肾炎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间质性肾炎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谢谢
2、胱氨酸结晶:正常尿内少见,在先天性氨 胱氨酸结晶:正常尿内少见, 基酸代谢异常,如脘胱氨酸病时, 基酸代谢异常,如脘胱氨酸病时,可大量出 现。 3、胆固醇结晶:见于肾炎、膀胱炎、肾演粉 胆固醇结晶:见于肾炎、膀胱炎、 样变、乳糜尿和脓尿。 样变、乳糜尿和脓尿。 4、胆红素结晶:见于阻塞性黄疸、急性肝坏 胆红素结晶:见于阻塞性黄疸、 死、肝更化、急性磷中毒等。 肝更化、急性磷中毒等。 5、磺胺类药物结晶:磺胺结晶的析出与服用 磺胺类药物结晶: 过量药物有关, 过量药物有关,尿酸碱度及磺胺药在体内乙 酰化用用都影响磺胺结晶的形成。新鲜尿中 酰化用用都影响磺胺结晶的形成。 如有大量磺胺结晶伴红细胞或管型, 如有大量磺胺结晶伴红细胞或管型,表明肾 脏已受损害。 脏已受损害。
6.BACT 细菌 正常尿液中无细菌存在。 正常尿液中无细菌存在。标本中大量细 菌的存在提示泌尿道感染。 菌的存在提示泌尿道感染。
7.XTAL 结晶 该成分与饮食、药物、代谢及尿液PH值有密切 该成分与饮食、药物、代谢及尿液PH值有密切 关系,非病理性结晶的临床意义不大, 关系,非病理性结晶的临床意义不大,但持 续大量出现时,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征兆; 续大量出现时,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征兆;病 理性结晶常提示某种病理状态。 理性结晶常提示某种病理状态。 病理性结晶: 病理性结晶: 1、亮氨酸结晶:不存在正常尿液中,当体内组 亮氨酸结晶:不存在正常尿液中, 织争剧破坏时,肝脏脱氨基作用不全, 织争剧破坏时,肝脏脱氨基作用不全,尿液 中可出现,常与酪氨酸结晶同时存在,见于 中可出现,常与酪氨酸结晶同时存在, 急性磷、 急性磷、氯仿和四氯化碳中毒及急性肝坏死 与肝硬化。 与肝硬化。
3.EC(上皮细胞) .EC(上皮细胞) 包括扁平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包括扁平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产生于膀胱和尿道, 扁平上皮细胞产生于膀胱和尿道,在感 染或器械刺激时可大量出现, 染或器械刺激时可大量出现,也可以 在阴道细胞分泌物污染尿液而产生。 在阴道细胞分泌物污染尿液而产生。
尿沉渣检测及临床意义
文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内容
1.尿沉渣分析常见的参数 2.尿液中有形成份在散点图中的分部 3.尿液中有形成份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常见的参数
RBC: EC: 红细胞 上皮细胞 RBC-Info: 红细胞信息 BACT: 细菌 WBC: U-Info:尿路感染信息 白细胞 尿路感染信息 X,TAL: 结晶 CAST: 管形 YLC: 类酵母细胞 Path.CAST:病理管形 MUCUS: 粘液 病理管形 Cond.: Cond.-Info:导电率信息 导电率信息 导电率
Normocytic? (均一型红细胞) :见于非肾 均一型红细胞) 性血尿: 性血尿: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毛细 血管破裂而成。一旦确定, 血管破裂而成。一旦确定,进一步检查的重 点是作膀胱镜检查和CT检查等 检查等。 点是作膀胱镜检查和CT检查等。非肾性血 尿疾病主要有:尿路感染、肾结石症、 尿疾病主要有:尿路感染、肾结石症、泌尿 道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道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4.SRC(小圆上皮细胞) .SRC(小圆上皮细胞) 小圆上皮细胞也称肾小管上皮细胞, 小圆上皮细胞也称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 于肾小管病变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于肾小管病变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在肾 小管坏死时,大量成堆出现。 小管坏死时,大量成堆出现。
5.CAST(管型) .CAST(管型) 由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内凝固而形成 透明管型),红细胞, ),红细胞 (透明管型),红细胞,白细胞或上皮 细胞等成分可以包含在其中形成红细胞 管型, 管型, 白细胞管型和上皮细胞管型等各种病理管 型。
8.YLC 酵母样菌 酵母苗细胞(白色念珠菌) 酵母苗细胞(白色念珠菌)可提示尿道念 珠菌感染,特别是见于粮尿病患者, 珠菌感染,特别是见于粮尿病患者,真 菌还常见于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者的被 污染的尿液中。 污染的尿液中。
9.SPERM 精子 多见于男性遗精后及性交后尿中。 多ty 尿电导率 反映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反映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在尿糖阴性的情 况下,冰点渗透压和电导率之间可相互转化。 况下,冰点渗透压和电导率之间可相互转化。 分级报警的等级值 1 级(RANK1) 0.0–3.0 mS/cm RANK1) 0.0– 2 级 (RANK2)3.1–15.0 mS/cm RANK2)3.1– 3 级 (RANK3)15.1–27.0 mS/cm RANK3)15.1– 4 级 (RANK4)27.1–39.0 mS/cm RANK4)27.1– 5 级 (RANK5)39.1mS/cm – RANK5)
SPERM
精子
尿液中有形成份在散点图中的分部

尿液中有形成份的临床意义
1.RBC-Info (红细胞信息) RBC红细胞信息)
Microcytic?(变异型红细胞)多见于肾性血尿: Microcytic?(变异型红细胞)多见于肾性血尿:炎 症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症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红细胞从肾小球毛细 血管的裂缝漏入肾小球囊腔受挤压,引起损伤, 血管的裂缝漏入肾小球囊腔受挤压,引起损伤, 加上梯度渗透压和变化的PH而形成。 加上梯度渗透压和变化的PH而形成。由于主要累 PH而形成 及肾脏实质病变,因而一旦筛检确立为肾性血尿, 及肾脏实质病变,因而一旦筛检确立为肾性血尿, 进一步的检查通常是尿蛋白管型、肾功能测定、 进一步的检查通常是尿蛋白管型、肾功能测定、 肾活检等。肾性血尿疾病主要有: 肾活检等。肾性血尿疾病主要有:膜性肾小球肾 IgA肾病 狼疮性肾炎、局灶性肾硬化、 肾病、 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局灶性肾硬化、系统 性血管炎、肾淀粉样变等。 性血管炎、肾淀粉样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