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饮食与保健
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中医营养学》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俭
一、月经期的生理
(一)概念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
一般一月一次,经常不变,故又称为“月水”。
(二)经期
. 健康女子,一般到十四岁左右月经便开始来潮,称为初潮。
这是青春发育期的主要标志。
. 月经周期,一般为天,周期不应少于天,也不应超过天。
经期,即持续时间,一般为~天。
经色多为暗红,开始时较浅,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成淡红。
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臭气。
(三)天癸与月经的关系
天癸,男女皆有,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阴精。
它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支持而逐渐趋于成熟,此后又随着肾气的虚衰而竭止。
天癸虽禀受于父母先天之气,但要在肾气盛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才能蓄极而生,发挥其作用。
对妇女来说,它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与冲脉相资,冲脉又得肾精充实,聚脏腑一定之血,依时由满而溢于子宫,使月经按期来潮,并具有受孕的能力。
(四)脏腑与月经的关系
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肺主气,气帅血。
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与肾、肝、脾 ( 胃 ) 的关系尤为密切。
(五)血气与月经的关系
妇女以血为主、为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血由脏腑所化生。
然气为血之帅,血赖气之推动以周流;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二、月经期饮食保健
(一)补铁
铁参与血红蛋白及多种重要酶的合成,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
女性月经期一般每次失血约为~,每次月经要都要损失铁。
所以注意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黄、还有动物食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属于植物性食物,植物中所含铁是非血红素铁,其铁的吸收率很低,所以说菠菜补铁是一个误区。
而动物食品中含有血红素铁特别容易吸收。
(二)补充蛋白质
动物性食物和豆类中获得。
(三)补充维生素
补充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亦可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而维生素可促进钙在人体内的吸收。
(四)补钙
女性对钙质的需要量与卵巢的活动有关,在月经来潮前一个星期,血钙降低,而有紧张、暴燥,或是情绪沮丧等现象,此时可增加钙的摄入来缓解这些症状。
(五)其他
. 清淡饮食:月经期因经血的耗散,更需充足的营养;饮食宜清淡温和,易于消化。
. 多喝水、多吃果蔬: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还要多饮开水,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盆腔瘀血。
. 忌食生冷之品:因寒使血凝,容易引起痛经,以及月经过多或突然中断等。
. 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不喝咖啡和浓茶,以免加重情绪波动。
经期过食辛热香燥之品,可能迫血妄行。
三、月经期卫生
(一)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