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 能动装置1-2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 能动装置1-2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3.根据流体流动方向,观察并说明所见到机 器设备中面积(速度、压力)是如何变化?
4.观察所见到的系统装置,了解其中有几种 流体流动,每种流体经过的部件分别是哪些 机械和设备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基地总体参观
一、实习的目的
了解流体机械和换热设备的分类、动力装 置与这些机械设备的关系。
二、 实习要求
根据参观和了解,写出第一次的报告:时间、 地点、内础——流体机械》
三、 实习思考题 1.将表1-1中的各种机械的结构简图与实物 模型对比,重点了解其中几种,建立一些实 物模型的概念,例如径流式、活塞式…… 2.将表1-2中的各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图与 实物模型对比,重点了解其中几种,建立一 些实物模型的概念,例如管式、板式……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换热器的分类
按流动方向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按传热方式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
间 壁 式 混 合 式 管 式 板 式 沉浸式、喷淋式、套管式、 管壳式、翅片管式、热管式 波纹平板式、板壳式、 螺旋板式、板翅式 蓄 热 式 回热式或 再生式 如热风炉
直接接触式 如冷却塔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第二节 能源与动力装置的分类 一、流体机械
流体(液体和气体)为工质,与外界进行能量和质 量传递的机械被称为流体机械。 分类

根据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分为水力机械和气体机械;
根据能量是输出还是输入机械功可分为动力机械 (或原动机)和工作机械;

按工作原理又常分为速度式(叶片式)、容积式(往 复、回转)和其它形式的流体机械(如射流泵等)。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三、应用
2010年有生产1000万辆汽车的能力,舰船、飞 机、巡航导弹 96年统计,人均发电900Kw.h,仅世界平均值的 1/3,装机容量2.5亿KW, 2010年到5亿Kw。 风机、泵、压缩机的用电量占全国发电量1/3左 右。 能源动力、电力、冶金、航空航天、石油、化工、 药业、农业、矿业、天然气、激光、卫星、芯片。
回 转 式
螺杆式:单螺杆、双螺杆、三螺杆、五螺杆泵, 压缩机,液压马达、膨胀机
罗茨式:泵、风机 滑片式:泵、压缩机和液压马达 涡旋式:压缩机、泵、膨胀机 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泵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容积式机器的特点: 工作时形成一个封闭的工作腔 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 工作机构作用于流体的力是静压力 流体的压力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流体机械分类表
原动机
可压缩 不可压缩 水轮机 可压缩 透平压缩机
工作机
不可压缩 叶片泵 风机 液压马达 容积式压缩机 容积泵
叶 片 式 容 积 式
汽轮机 燃气轮机 蒸汽机 气压传动 内燃机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容积式流体机械 往 复 式
活塞式压缩机、活塞泵、柱塞泵、内燃机、膨 胀机 齿轮式:泵、压缩机、液压马达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我国能源与动力领域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 很大。 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很低,每度电消耗煤高达366 克,比发达国家多45克。 一次能源转化成电力的比例只有22%,而发达国 家平均为36%。 工业炉的热效率一般为60%左右,而日本达到 80%以上。 内燃机的油耗率也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8-15%。 我国人平均能耗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单 位产值能耗则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叶片式流体机械: 转动的叶片; 连续绕流; 流体与外界的能量传递是通过旋转的叶片 与流体的相互作用达到的,叶轮是叶片式流体 机械中唯一与外界传递能量的部件。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叶片式流体机械分类
型式分类 径 流 式 反 轴 速 动 流 度 式 式 式 斜 流 式 冲 动 式 流体 气体 动力机械 汽轮机 膨胀机 水轮机 汽轮机 膨胀机 水轮机 汽轮机 膨胀机 水轮机 汽轮机 水轮机 工作机械 压缩机 鼓风机、风机 泵 压缩机 鼓风机、风机 泵 压缩机 鼓风机、风机 泵 横流风机
液体
气体 液体 气体 液体 气体 液体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流体机械》
二、 换热设备(热量交换)
换热设备是动力工程中常见的能量(热能)交换装备。 换热设备包括各种的热交换器和锅炉、燃烧器等, 例如制冷装置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火力发电装置中 的省煤器、预热器、过热器、再热器、凝汽器、加热 器等;燃气轮机装置内的中冷器、回热器等。 热交换器一般是固体两边壁面的流体通过对流进 行热交换,也有通过辐射、两流体直接接触等方式 进行热交换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