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计指数理论及应用课件第5章
统计指数理论及应用课件第5章
表5-3 某市某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表(以2000年为基期)
假设消费篮子为:4斤苹果,6斤香蕉
年份 2007(基期) 2008 2009 果价 4.00 5.00 6.00 蕉价 2.00 2.50 3.00 篮子费用 4×4+6×2=28 4×5+6×2.5=35 4×6+6×3=42
2007年:基年CPI=100% 2008年:CPI=35/28×100%=125%, 2009年:CPI=42/28×100%=150%
L
(食品) t
1.0605 0.98 103.93%
最后,根据八个大类的环比指数计算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 该市某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为:
L环比 1.061 102.96% 561 132 78 0.989 1.013 1000 1000 1000
将报告期平均价格除以基期平均价格便是代表规格品的单项指数(即个体指数)。
如已知该地上月特粳散装大米每千克为2.22元,这种规格大米的单项指数为:
(2.33÷2.22)×100%=105.1%。
步骤4:权数的确定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权数根据10万多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确定。
其中全省(区)城市和农村权数分别根据全省(区)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调查资料
19
41 219 73 9 111 20 11 52 62 98
14. 奶及奶制品
15. 在外用膳食品 16. 其它食品及加工服务费
60003.07
29749.62 251468.46
34
17 142
• 大类权数为大类支出额占所有大类支出额之和的比重; 中类权数为中类支出额占所在大类支出额的比重; 基本分类权数为基本分类支出额占所在中类支出额的比重。 如: 大米(基本分类)权数=55298.36/140659.37×1000‰=393‰ 粮食(中类)权数=140659.37/1773120.43×1000‰=79‰
例如,某市某月大米(基本分类)中的特粳散装大米这种规格品平均价格的计算 (见表5-1)。
表5-1 某市某月特粳散装大米(规格品)价格采集表
大米 某农贸市场 某粮油商店 某集市贸易 平均价格 单位 千克 千克 千克 元 规格等级 特粳散装 特粳散装 特粳散装 第一次调查 2.60 2.13 2.20 第二次调查 2.60 2.20 2.20 第三次调查 2.60 2.20 2.20 - - - 2.33
按指数计算方法不同
定基指数 环比指数 同比指数 年度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步骤:
步骤1:选择代表商品和代表规格品
代表规格品的选择原则:4点(P160)。
步骤2:选择调查市县和调查点
采用划类选择法抽选价格调查市县和价格调查点(P160)。
步骤3:价格的调查与计算
价格调查的原则:3点(P160)。 价格调查方法采用定人、定点、定时直接调查。 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第一步,首先由各代表规格品的单项指数计算基本分类环比指数,然后根据基本
分类环比指数和基本分类上月定基指数计算基本分类本月定基指数。 例如,大米包括两种代表规格品,这一基本分类的环比指数为:
K (大米) G1 G2 100% = 1.051 1.0114 100 %= 103.1 %
按商品的用途不同
按产品部门不同
按消费性质不同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过程如下:
1、选择代表商品和代表规格品
2、选择调查市县和调查点 3、价格调查 4、权数的确定 5、价格指数的计算
举例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计算步骤,见表5-4。
表5-4 某月某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计算表
平均价格 类别及品名 甲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一、食品 1. 粮食 (1)细粮 面粉 大米 千克 千克 1.260 1.315 1.665 1.804 计量单位 乙 上年同月 (p0) 1 本月 (p1) 2 权数 (W ) 3 1000 341 108 716 300 483 以上年同月价格为100 指数(K) 4=2÷1×100 114.6 123.7 129.5 132.9 132.1 137.2 42181.7 13986 95156.4 39630 66267.6 指数×权数 5=4×3
3、测定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或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实际消费支出水平)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 职工实际工资指数= 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或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
4、可计算农林牧副渔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 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不变价增加值。
现价增加值 不变价增加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人们的感觉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1、对总体概念认识的偏差。 2、对物价指数比较的时间不了解。 3、由于家庭消费结构不同引起的差异。 4、现行物价指数不可能反映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质价不符等
变相涨价行为,这些应属于物价管理的范围,不属于物价统计的范围。
5.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二、国外消费价格指数简介
日本 反映的是全国居民消费者购买同等质量(固定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幅度。
美国
计算城市消费者购买固定数量食品和劳务所支付价格平均变动的指标。
英国
用于计算英国绝大多数住户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货物和服务价格平均变化的指标。
三、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类型和编制方法
该市某月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为:
Lt 1.0296 0.992 102.14%
步骤6:指数的换算:
L同比=
L环比 =
报告期(月)定基指数 上期(月)定基指数
报告期(月)定基指数 上年同期(月)定基指数
L年度=
本年累计定基指数的平均数 上年累计定基指数的平均数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应用
1、测定通货膨胀
步骤5:价格指数的计算
(1)基本分类指数的计算 A.月环比指数的计算 根据所属代表规格品价格变动相对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K t n Gt 1 Gt 2 Gtn 100%
其中,Gt1、Gt2、…… 、 Gtn分别为第1个至第n个规格品报告期(t)价格与上期 (t-1)价格对比的相对数。
B.定基指数的计算
I基 =K1 K 2 Kt
其中,K1、K2、…、Kt分别表示基期至报告期间各期的月环比指数。 首轮基期为2000年,每5年更换一次基期。 (2)类别及总指数逐级加权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
Lt (Wt 1
Pt ) Lt 1 Pt 1
其中,W表示权数;P表示价格;t和t-1本别表示报告期和报告期的上一时期; Pt/Pt-1表示本期环比指数。 (3)全省(区)指数的计算 (4)全国指数的计算 现举例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步骤,见表5-3。
3. 干豆类及豆制品
4. 油脂 5. 肉禽及其制品 6. 蛋 7. 水产品 8. 菜 9. 调味品 10. 糖 11. 茶及饮料 12. 干鲜瓜果 13. 糕点饼干
33578.26
72273.66 388620.82 129694.39 16007.76 196281.13 35963.18 19566.59 92453.22 109449.84 174043.14
类别及品名 一、食品 1. 粮食 大米 面粉 粮食制品 其它 2. 淀粉及薯类 23307.92 消费品零售额或居民购买食品支出额(元) 1773120.43 140659.37 55298.36 58272.85 4326.52 22761.64 13 1000 79 393 41的是用价格指数的增长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率= 100%- 1 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率大于0,表明存在通货膨胀,反之表明出现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通常为环 比指数,即选择报告年的上一年为基期。
2、反映居民购买力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意味着货币购 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反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上升,货币增值。
和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资料整理计算。
全省(区)权数根据城市和农村权数按城乡人均消费支出金额和人口加权平均计算。
全国权数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权数按各地人均消费支出金额和人口加权平均计算。
大类、中类和基本分类的权数依次分层计算。
现举例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数的计算(见表5-2)
表5-2 某市某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食品大类的权数计算表
提示:
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消费价格指数在指数类型、编制范围、编 制方法等方面是不一样的。
本书主要讲述我国大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类型和编制方法,书中 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指我国大陆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三种主要分类方法: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分 类 方 法 按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和消费构成不同 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烟酒及用品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费消费价格指数 按消费品和服务项目 居民医疗保健及个人消费价格指数 用途不同 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居住消费价格指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大米(基本分类)的定基指数为:
(大米) 基
I
中类环比指数为:
1.031 0.965 99.49%
第二步,根据基本分类的环比指数计算中类环比指数和中类定基指数。例如粮食
(粮食) L Wt 1 环比
Pt P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