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课件
返回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 一、观察法 • 调查者通过实际观察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结果,得到自 己所需要的资料。 • 二、询问法 • 调查者采用各种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 种方法。有(1)面谈询问法(2)邮寄法(3)留置 问卷法(4)电话法 • 三、实验法 • 控制一个或几个变量,调查另外一个市场变量有关资 料的方法。 • 四、报告法 • 被调查单位按照统一要求和表格形式,向有关部门提 供统计资料的方法。 返回
第三节
• • • •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 三、指标 四、变量
返回
•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
• (一) 总体 1、 概念 总体是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 整体。 • 2、 种类 • (1)有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2)无 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无限
•
返回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 一、统计学的涵义 • 统计资料: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用来说 明事物的现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未来发展趋 势的数据。 • 统计工作: • 统计工作者搜集、整理、计算分析或推断统计资料的 工作过程。 •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搜集、整理、分析或推断统计资 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3、总体的特点
• (1)同质性: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 同的性质。构成全国所有油田这个总体的各个单位 经济职能是相同的,都是进行原油生产和加工的。 • (2)大量性: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仅仅个别 或少数单位不能形成总体。全国所有油田构成的总 体,是由许多油田而不是个别油田组成。 • (3)差异性: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在诸多方面是不 同的。全国所有油田构 成的总体,虽然经济职能相 同,但各油田的规模大小、经济效益、职工人数等 是不同的。统计研究就是在大量性和同质性的基础 上研究总体的差异性的。
• 三、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 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 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 四、重点调查 • 重点调查是从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 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 五、典型调查 • 是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少 数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用来 揭示同类事物的本质规律性。
• (二) 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 (三) 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的
• 随着研究目的和范围地改变,原来的总体(总 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
•
返回
二、标志
• 1、 概念。 •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2、 种类 • (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 值表示。如果总体单位是一位学生,性别、籍贯、 是否近视等是品质标志。 • (2)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用数值 表示的。年龄、身高、以百分制表示的学习成绩等 是学生这个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变量 • • • • 1、 概念 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2、 种类 (1)按数值表现形式的不同,有只能用整数表示的 离散型变量(人数、企业数等)和可以取任意小数 的连续型变量(销售额、身高等)。 • (2)按变量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有影响因素是明 确的,可以解释的确定性变量和影响因素是不确定 的随机变量。
• 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 1、 统计学与数学的联系表现在统计方法以数学知 识为基础。其共同点是两者都为各学科提供研究和探 索客观规律的数量方法。 • 2、 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统计 研究的量是有计量单位的具体的量,而数学研究的量 是没有量纲的抽象的量。二是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 使用的逻辑方法不同,统计研究是演绎与归纳的结合, 而数学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 •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方法是一种数量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其他学科 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但是对这种数量规律 性的解释只能由各学科的研究完成。 返回
返回 返回
第二章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方式 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统计调查方案
返回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式 一、统计报表
• (一) 概念: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 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 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 (二) 种类:1、按报送范围不同,有要求调 查对象中每个单位都填报的全面报表和只要求调 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填报的非全面报表。2、 按报送的周期不同,有日报、月报、季报、年报 等。3、按报表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有国家统计 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
• 3、 社会经济统计学 在德国社会统计学的影响下,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其理论和 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分析。然而 由于当时国际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这些国家用武断的 方法解决学术上的争议,使得统计科学没有按照科学 自身的规律不断进步,因此发展缓慢。 • 4、 中国的统计学 新中国成立后,输入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 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进步迟缓。八十年代以 后,统计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统计方法更加丰 富、应用更加广泛,统计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指标体系
• 1、 概念 • 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指标构成的整体称为指标体 系。 • 2、 表现形式 • (1)以数学公式表现出来的指标体系,如:销售额 = 销售量×销售价格 • (2)指标之间仅存在一种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如 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若干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
• 返回
(四)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统计学内容
• • •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总论 统计调查 统计资料整理 综合指标 动态数列分析 指数 相关与回归分析 抽样推断 综合复习 习题解答
返回
第一章 总论
•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统计学产生与发展 的历史,明确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等一些 基本问题,重点理解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普查
• (一) 概念: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 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 (二) 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 的。 • 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 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标准时间一般定在 调查对象比较集中,变动相对较小的时间上。 • 3 普查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 • 4、 普查的适用对象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 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
• 返回
•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 • 就性质而言,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方法论学科。 • 三、统计学的内容 • (一)描述统计学 研究如何搜集、加工处理、显示及计算分析数据的方 法。 • (二)推断统计学 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此的方法。 •
•
返回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 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 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
返回
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实践活动产生于奴隶社会,当时的统 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 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封 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统计逐步成为社会分 工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和专业。同时欧洲出 现了一些统计理论著作,标志着统计学的产 生。统计学产生后形成不同的学派。
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
1、数理统计学派 〈1〉创始人:阿道夫· 凯特勒 〈2〉产生的背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 了很大发展,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的 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引入概率论,产生了数 理统计学派. 〈3〉研究方法:用大数定律从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 定的偶然性中寻找其规律性。
•
返回
三、指标
• (一)概念。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及数值。 • (二) 种类 • 1、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指标。全国所 有的人口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128453万 人,是一个数量指标。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组成一个总 体,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是一个数量指标。 其特点是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扩大(缩小)而增大 (减小)。 • 2、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一般水平 的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全国所有的人口 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性别比例、平 均年龄是质量指标。其特点是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 围的变化而增减。
• 1、 区别: •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 特征的。 • (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标志有用数值表示的 和不用数值表示的。 2、 联系: • (1)综合关系,指标数值是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综合 而来的。 • (2)转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或范围的变化,原来 的总体(总体单位)变成总体单位(总体),相应的 指标(标志)就变成标志(指标)
2 、社会统计学派
• (1)创始人:德国的克尼斯 • (2)产生的背景:实现了统一的德国,为了发展 资本主义、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需要掌 握国内外大量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揭示社会 经济现象的规律性,于是在德国形成了社会统计 学派。 • (3) 研究方法:在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象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
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 (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
• 1、数理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数理统计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迅 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和边缘科学,成为现代 统计学的主流学派。 • 2、 社会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社会统计学也有所发展,其基本趋势是 由实质性科学向方法论科学的转变,但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