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血性脑血管病PPT课件

出血性脑血管病PPT课件

发病突然; 眩晕明显,频繁呕吐; 枕部疼痛; 病变侧共济失调;可见眼球震颤; 同侧周围性面瘫; 颈项强直; 颅内压增高明显,昏迷加深,枕大孔疝死亡。
14
15
首选头部 CT :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并可显示血肿 的部位、大小、临近水肿带、有否移位及是否破入脑室
头颅MRI:MRI表现取决于血肿所含血红蛋白的变化 血管造影:寻找出血原因 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凝血功能等 腰穿:无CT条件下,慎重进行,有脑疝或小脑出血时禁忌
22
1、BP>230/114mmHg 或 MBP>130mmHg
硝普钠0.5~1.0μg/kg/min BP≥200/110mmHg(中国) 盐酸乌拉地尔10-50mg静脉滴注,
<2mg/min,<9mg/h。 治疗目标:
MBP<130mmHg,术后>110mmHg, 脑灌注压>70mmHg
23
2、 肺水肿:中心静脉压监测 3、 肺栓塞 4、 肺部感染
26
出血部位:
岛叶出血,丘脑出血, 下丘脑和脑干损害
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AF、室性多源性期前收缩 室速、室颤、室扑
防治
监护、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剂
27
脑出血
↓ 皮质醇↑,儿茶酚胺↑,生长激素↑
胰高血糖素↑ ↓
糖原异生↑,血糖水平>12mmol/L,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
1
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急性期病死率约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
最高的。
2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 其他: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脑淀粉
样血管病、脑动脉炎等
3
高血压——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脂质透明 变性小动脉瘤、微夹层动脉瘤——渗出、破裂
优点:接受到有组织的、系统的、最佳治疗。 住院天数缩短2-11天,死亡减少0-10%和 残疾率下降8%-12%,提高生活质量,花费降低效果好
19
卧床休息>2-4周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头倾向一侧 保持头高脚低位20°-30° 发病2-3天后,不能进食者,应鼻饲
20
脑水肿类型:细胞毒性、血管性、间质性和渗透性
高血压——远端血管痉挛——缺氧、坏死-血栓 形成——斑点状出血、脑水肿——融合成片(子 痫)
4
脑内动脉:壁薄、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缺乏 外弹力层——随年龄增长弯曲呈螺旋状——出血主要部 位:深穿支
豆纹动脉: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易发生粟粒状动脉 瘤,为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其外侧支称为出血动脉
10
基底节区出血 最多见,约占60~70%
壳核出血:三偏征、两眼可向病灶 侧凝视、优势半球可有失语。 丘脑出血:意识障碍重,两眼常向 内或内下方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 一般为出血侧散大,指示已有小脑 幕疝形成。对侧偏瘫、去脑强直, 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11
12
13
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
5
按部位:壳核出血(50%-60%)
丘脑出血(20%)
脑叶出血(5%-10%)
尾状核出血
脑室出血(3%-5%)
小脑出血(10%)
脑干出血(10%)
6
按体积:微量出血≤0.5ml
小量出血≤5ml
中量出血≤40ml
大量出血≤59ml
致死性出血≥60ml
7
按病灶:单灶性脑出血
多发性脑出血
按病因:高血压性脑出血
长:长期治疗,减轻残疾,恢复社会
功能
防:寻找危险因素,早期预防
立:院内、院外和社区立体防治
18
种类:急性卒中单元、康复卒中单元、移动卒中单位、联合 卒中单元(国内推荐)
纳入:中重度的病人 CT/MRI幕上>5ml或幕下>1ml
绿色通道:社区急救→转运→医院相关科室一条龙服务
卒中组:医生、护士、康复师、语言治疗师、看护者等
2、180~230/或105~114mmHg 或MBP>130 α、β-受体阻滞剂:Labetalol α1、α2-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 ACEI:Enalapril AT1、AT2受体拮抗剂 其他:Mg2+、利尿剂
24
3、BP<180/105mmHg
颅内高压:ICP≥20mmHg ,>5min 脑灌注压<70mmHg 降血压
目标:控制血糖水平6-9mmol/L
28
脑出血



脱水
抗利尿激素分泌
(0.45%GNS) 异常综合症

脑耗盐综合症
保钠排钾 低血钠,脑水肿加重
心钠素↑ 尿钠排除↑
补钠限水
补水补钠
29
边缘叶、丘脑、脑干、小脑等部位的出血,易出现应 激性溃疡
排空胃积液积血 冰水+去甲肾上腺素 止血剂:云南白药,抗纤溶剂 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 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思密达,胃必治
治疗原则:临床脑水肿 首选内科治疗,无效者再选外科治 疗,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停药。
脱水剂:20%甘露醇,125ml q6-8h;
甘油果糖;
白蛋白;利尿剂,源自单用或联合使用皮质类固醇因其副作用大,不建议使用。
21
监测:ICP<20mmHg Osm=300~320mOsm 中心静脉压
时间:脑水肿高峰脑出血后3-5天
无颅内高压
不降血压
1-2月内达120~139/80~89mmHg
收缩压低于90或100应升高血压
一般病人维持血压<140/85mmHg,DM病人 <135/80mmHg
25
1、 充分给氧: 吸氧指征:意识障碍
缺氧PaO2 <60mmHg PCO2>50mmHg
达标范围:PaO2>90% PaCO225~35mmHg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按稳定性:稳定性出血
不稳定出血
8
周边区:炎性反应 修复、再生
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
压迫,VS,CBF↓
中毒:血肿溶出物
凝血酶:活性↑
中心区:血肿、细胞坏死
不稳定型:活动性出血 稳定型:非活动性出血
9
年龄多在50岁以上 有高血压病史 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血压明显增高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 病例1
腰穿 影像图片
16
诊断: 高血压病史, 活动中发病, 进展迅速 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
状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鉴别诊断:
有意识障碍者应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昏迷鉴别 全脑症状不明显者应与脑梗塞鉴别 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依靠有无定位体征
17
快:时间就是大脑 Time is brain
综:个体化综合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