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蛋白质工程制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胰岛素在体内是不断 地分泌的,但不能连续不断地注射胰岛素
2、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吸收得也很慢,注 射后1.5-2小时,体内胰岛素水平还未能达 到高峰,这就会导致高血糖;3-5小时之后 胰岛素水平仍在继续上升,这又会导致低 血糖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蛋白质从头合成的范例 凋亡诱导肽:CNGRC-GGn-(KLAKLAK)2
KLAKLAK:可形成典型的两亲-螺 旋结构,进入细胞后,可破坏线粒 体膜引起细胞凋亡
NGR: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特异 结合,起到靶向弹头的作用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设计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概念:从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出发,设计 制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蛋白,使之具 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预期的生物功能。 1、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2、在分子设计与试验验证之间交互进行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04 蛋白质工程制药
S1 蛋白质工程制药概述 S2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技术 S3 蛋白质工程制药实例
S1 蛋白质工程制药概述
从基因工程药物到蛋白质工程药物 蛋白质工程的诞生、概念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 蛋白质分子设计
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工程药物
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内涵: 1、从DNA水平改变基因,改造蛋白质 2、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从不同尺度改造 结构域 全新蛋白质 3、有目的地改造,获得期望功能 ——强调分子设计 4、结合DNA重组技术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
实验 设计 1、分离纯化所需改造的目的蛋白 2、对蛋白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X射线晶体衍射 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结构和功能信息 3、根据结构和功能信息、生物信息学信息,运 用蛋白质分子预测技术提出蛋白质设计方案 4、分离克隆该蛋白编码基因,并进行突变改造 5、插入适当的载体表达 6、分离纯化表达产物,检测其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蛋白质从头合成的范例 凋亡诱导肽:CNGRC-GGn-(KLAKLAK)2
利用NGR为弹头,将KLALAK肽特异地导向肿瘤部位 的新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抑制新血管的生成,从而 抑制肿瘤的形成,且对其他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
300mol/L 3mol/L
B链Ser9 Asp(-),Thr27 Glu(-) 由于相同电荷互斥,减少多聚体形成,吸收速 度比野生型胰岛素要快许多——“速效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
1996年,第一个速效胰岛素Lispro在欧美 批准上市 B链 Pro28 Lys29(+)
A、自身聚集的倾向大大降低,静脉注射 15min起效,1h达到顶峰[45min]; B、血浆清除迅速(2-4h),减少了引起低 血糖的危险。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1、糖尿病
中国4000万,全球1.5亿患者 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I,昏迷、死亡)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II) 低血糖反应(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1、糖尿病
中国4000万,全球1.5亿患者 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
优点:体外定向进化,快速,高效 (蛋白质、酶、抗体等)
DNA改组技术
基因家族改组
DNA改组的不足:从单一基因出发,得到 的随机点突变率很低,且有益突变的积 累相对缓慢 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种同源基因本身就 是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异,如果加以利用, 就可以大大地加速基因在体外的进化速 度——基因家族改组(DNA family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蛋白质从头合成的范例 凋亡诱导肽:CNGRC-GGn-(KLAKLAK)2 实验结果
1、特异地被激活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内吞,引起凋亡
2、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可抑制肿瘤的生长,明显延长 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3、对健康小鼠超剂量使用时,没有毒副作用的产生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蛋白质从头合成的范例 凋亡诱导肽:CNGRC-GGn-(KLAKLAK)2 考虑的其他因素
1、Gly-Gly接头:防止两功能部位的立体结构相互影响。 2、L-型氨基酸(D-型):防止蛋白酶的降解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从功能入手进行筛选所需要的蛋白 3)进行蛋白质基本结构、序列信息的分析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策略 3、两种策略的结合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非理性的体外进化:弥补合理性化设计应用中的局 限性,并且迅速得到大量有功能的目标分子,通过 分析积累所需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关信息 合理化设计:对非理性筛选出的候选分子进行合理 化的分子修正,使之进一步符合实际需求
实验
蛋白质分子设计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三个基本条件:
1、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知识:理化性质、结构与 功能、构象规律 2、对具体改造的蛋白质分子必须有一个系统、 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3、分子设计的基本工具: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 功能齐全的计算机软件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应用蛋白质分子预测 技术,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可遗传的变化只发生在单一分子内部,属于无性进 化(asexual evolution)
易错PCR
优点:简便易行 不足:突变规模有限,有益突变少,后续筛选工作费力、耗时,只适用 于较小的基因片段(< 800bp)
DNA改组技术
DNA改组(DNA shuffling),又叫有性PCR (sexual-PCR)等,将单一基因随机片段 化,这些片段自配对PCR扩增,由于易错 PCR而引入大量随机突变,并在多次循环 中重组,使基因在体外迅速进化,从中 筛选到有益重组。
蛋白质工程技术对胰岛素的改造
1、速效胰岛素(可快速吸收的单体胰岛素) 2、长效胰岛素 3、高效胰岛素(与受体亲和力增加的胰岛素突变体)
速效胰岛素
胰岛素吸收慢的原因:二聚体、六聚体
速效胰岛素
3D分析发现:多聚体的形成与B8、B9、B12、 B13、B16、B23-B28的氨基酸残基有关
用蛋白质工程方法在多聚体接触面上某些氨 基酸残基换上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1、顺式思维理性化设计 ——合理化设计 基于现有知识信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因此,受到已有认识水平的制约。
蛋白质从头设计
三个基本条件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策略
蛋白质从头设计 蛋白质分子设计策略
2、基于各种功能筛选平台的非理性逆向改 造策略——非理性的体外进化
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 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2、胰岛素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2、胰岛素
胰岛素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100Kg胰 腺只能提取4-5g的胰岛素,其产量之低和价格 之高可想而知。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2、胰岛素 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 ——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
第一个完成序列测定的蛋白质(1958年) 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1965年)
Sanger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2、胰岛素
每100L发酵液就能产 生5g胰岛素,使其价 格降低了30%-50%! 提取4-5g胰岛素需要 100Kg胰腺
S2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技术
定点突变技术
随机突变技术
1、寡核苷酸引物介导
的定点突变 2、PCR介导的定点突变 3、盒式突变
4、易错PCR
5、DNA改组技术
易错PCR
易错PCR(error-prone PCR):利用缺乏修复功 能的Taq酶,并设臵容易引起出错的PCR反应条件, 在扩增目的基因的同时引入碱基错配,导致目的 基因随机突变——完全随机化 连续易错PCR(sequential error- prone PCR): 经以上一次PCR突变的基因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 于是将前一轮PCR扩增得到的有用突变基因作为下 一轮PCR的模板,每次获得的突变累积起来,产生 重要的有益突变。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胰岛素在临床应用时 存在的问题
3、糖尿病病人一般需 要每日四次注射给药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蛋白质工程技术对胰岛素的改造 1970S初,英国的Hodgkin等、我国的梁栋 材等,分别用X-射线晶体衍射法进行了 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分析,胰岛素的蛋 白质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胰岛素的蛋白质工程研究
1、体内半衰期短
2、药理活性不够强
已上市的蛋白质工程药物
3、毒副作用大 4、生产工艺复杂
1、体内半衰期短
2、药理活性不够强
已上市的蛋白质工程药物
3、毒副作用大 4、生产工艺复杂
1、体内半衰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