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
3、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确定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 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 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 个协同共事的团队。
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 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接近他们,争 取共同进步。
几人一组为好?(讨论)
2、倾听良好习惯的养成
内容:注目 坚持听完 没听清楚要问 思考与概括
方法:听力游戏
听力比赛
听力测试
(闭眼听音 用录音机收集声音……)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
垡头小学 马文静 2003.07.14
一、什么是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指:别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时,
你能集中注意力听清主要内容,并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 己的见解。 二、前期分析: 三、倾听的要求:
四、小组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逐步形成阶段 (二)兴风作浪阶段 (三)日趋规范阶段 (四)正常运作阶段
(一)逐步形成阶段 1、小组还不是完整的集体,只是一些个体的组合; 2、个体希望在小组中有自己的位置,让其他组员对 自己有印象; 3、个体逐渐对环境、辅导者和其他组员开始熟悉, 个体的参与程度仍旧比较低; 4、 个体开始讨论手头的工作任务及其目的; 5、 小组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规则,为今后的决策和 行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
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 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 学习的分组原则 —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 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 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异质分组”是合作学习最具代表性 的 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合作学习赖以区别其他 小组教学形式的显著标志。
、程序和规范获得新的、更切合实际的理解(。实况)
(三)日趋规范阶段
1、小组克服了冲突,增强了凝聚力,建立了一 定的规范和行为要求;
2、小组成员能够彼此接受,即使组员之间个 性非常不同;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 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 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 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 标上的均衡达成。”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坦)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1、重要原则——异质分组 即考虑小组内各成员间性别、学习成绩 、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家庭经济、 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
合作小组究竟应该由几个人组成,实际 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考虑学生自身 的交往能力强弱,也要考虑 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4、小组内的分工与职责
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如领导者、操作者、记录者、 协调监 督 者、 报告者等, 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 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相对稳定与定期互换、角色培训)
1人记录,3人发表意见,1人东张 西望,组长不知道提醒。
(2003年6月6日)
案例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 学生),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 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 是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 )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 得……”“我认为……”
案例
小组讨论 一组有4个人(A.B.C.D) 师:看课文中有哪些词不清楚就打个“?” ,小组讨论,解决了就打上○。 A 提出“意味深长”不理解,C.D附和。B 说:“‘意味深长’是指对事情有很深的了解。 ” D 说:“那我知道了。”于是将?加了个○ 。A说不懂,C.接着也说不懂,于是 D 又把 ○ 给檫了。
——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2.
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 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 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 现的基本关系。
——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2.
措施—— 停下实验,讨论纪律
自然分组 好吗?
做实验前是 否要讨论?
《凸透镜》实验课 (成小 陈 燕)
“约法三章” 1、不乱下位,有事或遇问题,举手找老师解决
; 2、小组内有分工,大家对有事情做,
各司其职; 3、有礼貌,不在座位上乱喊乱叫。
外地小学一例 (新昌实验小学 何翠妃)
教完《角的认识》后,让
合作学习的特点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 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
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 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 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 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 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 视。
小组建设的六项内容 胡卫芳
小组名称 : 新颖、贴切、有寓意 小组口号: 响亮、鼓舞士气,体现小组独特的追
求 个人、小组目标 :清晰具体,可以做到。 小组纪律:起约束与促进作用,保证小组目标的
实 现。
组标建设:有组名、成员、口号,要新颖独特, 醒 目。
小组分工:充分扬长,适当补短,可设正副组长 、
二、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提高分
低于基础分以下10分
0分
高于基础分1-10分
5分
高于基础分10分以上
10分
完全正确的试卷
30分
老师对小组的评价是以小组成员的平均提高分多少进 行
奖励,小组平均提高分5-10为优秀合作小组,10-15分
小组奖励和个体责任感
激发个体责任感的方法有两种: ①任务分工,小组每个个体分管一项任务,
对小组的成功都有着平等的贡献机会。 ②以小组成员成绩的平均数为团体成绩 。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坦)
关于技能 《普通心理学》指出——技能是
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 。
(北师大出版社 1991)
讨论:小组合作学习需哪些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掌握的社交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学生需掌握三 种类型的社交技能:
一是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 招呼问候、介绍自己、介绍别人等;
让学生进行训练。
教给学生合作交往技能“七字诀”
--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建构》 新昌实验小学 何翠妃
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 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索。 求助别人要心诚,注视对方稍欠身。 反思勇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
教给学生合作交往技能“七字诀”
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黎鹤龄
2006年10月21日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一、从案例说起 二、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四、小组发展的几个阶段 五、研究策略
一、从案例说起
《凸透镜》实验课 (成小 陈 燕) 现象—— 学生按座位自然分组(4人) 教师巡视发现: 有的学生无事可做; 有的学生发现了什么就大呼小叫,引来他 组同学,教室一片混乱; 有的组未讨论如何做实验,器具乱摆一气 。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 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 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 教学策略体系。
——王 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P6
合作学习的特点
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
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
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研究
下面一题思考题:
观察一下,下图中共有几个角 ?
据观察30人中, 组内你一言,我一语 ,人人抢着说,却不 知道在讨论什么;
有19人没有在真 正讨论,
有6人借此机会在 玩,只有5人在合作讨 论,讨论出了两种方 法。
案例 中年级小组(5人一组) 问:你是组长,是推选的吗? 生:不是。 问:你知道小组长干些什么吗? 答:不知道。
(二)兴风作浪阶段
1、小组内部开始发生冲突,成员的行为和看法缺乏 一致性;
2、小组最初形成的基本规则遭到破坏,包括小组活 动的目的、领导的风格和小组成员的行为规范;
3、个体有可能彼此产生敌意,通过说服或暴露自己 的个人目的而表现自己的个性;
4、摩擦增加,规则被打破,组员有可能开始争吵; 5、但是,如果处理得当,这个阶段会使大家对目标
5、建立评价与奖励制度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也是保证。
可设以下奖励:
(1)合作规范有序的奖3-5分,
(2)问题回答积极的奖1-2分,
(3)每周评出优秀合作小组和最佳合作 小组,予以表扬。
教学一单元下来,从测试成绩计算出学生个人提高
分和小组得分,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提高分计算如下 :
测验分
--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建构》 新昌实验小学 何翠妃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意浓。 支持对方心坦荡,高明见解倍赞赏。 说服旁人先肯定,语气婉转不批评。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 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合作学习必要技能
1、组长组织能力的养成 内容:尊重 称赞 说服 协商 方法:现场指导 集中培训 评选表彰
(2003年9月4日)
同行意见 (新昌实验小学 何翠妃 提供)
小组合作的低效性是由于学生缺少合作的知
识和技能,可以说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合作。
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创设合
作氛围,尤其是缺乏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构建。学
生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学习,缺乏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