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剖析
3. 小说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但 篇幅不过十多万字,作者一方面在结构上着 意经营,只着重于写二十余年间的四个年代, 每一年代成一章;另一方面,便是描写要而 不繁,色彩、情调俱出,却又十分简洁,概 括,重叙述,融描写于叙述之中。
艺术手法
1.小说开始描绘了一个秀美的芙蓉镇,小镇 民风淳朴,有很美的芙蓉花、镇上一家煮狗 肉一条街都闻着香、孩子们端着碗走街串巷。 接着由芙蓉姐子引出几个老顾客来:黎满庚、 谷燕山、秦书田、王秋赦,一个国营饮食店 的竞争对手:李国香。然后再写这几个人的 恩恩怨怨,整篇小说就围着芙蓉姐子与她的 豆腐摊子转,十多万字中心很明确。
作品主题
小说是以“芙蓉姐子”胡玉音作为贯串 全部情节的主人公的,胡玉音以及与之有关 的人物的情感激动是小说着力刻画的重点。 作者在处理这个题材的时候,不仅达到了历 史悲剧的高度,而且达到了伦理悲剧的深度。
1.小说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但篇 幅不过十多万字,作者一方面在结构上着意 经营,只着重于写二十余年间的四个年代, 每一年代成一章;另一方面,便是描写要而 不繁,色彩、情调俱出,却又十分简洁,概 括,重叙述,融描写于叙述之中。
谷燕山:本为北方人,一个南下
干部,现为粮站主任。在别人都 对胡玉音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不 避嫌,向胡玉音伸出了援助之手, 救了她的命,是个典型正直共产 党员的形象。
秦书田:胡玉音的现任丈夫。
芙蓉镇本地人,原县剧团编导, 后被打成“右派分子”,开除公 职。有人讲他打草鞋卖,有人讲 他捡地下的烟屁股吃。人人都喊 他“秦癫子”。
Part 3人更美
“好哥哥”,“亲哥哥”……这 是信任,也是责任。黎满庚松开了手, 一种男子汉的凛然正气,充溢他心头, 涨满他胸膛。就在这神圣的一刹那间, 他和她,已改变了关系。山里人纯朴 的伦理观占了上风,打了胜仗。感情 的土地上也滋长出英雄主义。
“玉音妹妹,今后你就是我的亲 妹妹……我们虽是隔了一条河,可还 是在一个镇子上住着。今生今世,我 都要护着你……”这是生活的承诺, 庄严的盟誓。
成就:《芙蓉镇》获得第一届茅盾文
学奖。
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 成电影。
社会背景:小说主要描写了1963-1977年 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 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路线的胜利。
Part 1山美
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峡谷 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 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 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 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把后 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 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 “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 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 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 了。
2.《芙蓉镇》以湘南一个小山镇的青石板 街为中心场地,以“芙蓉姐”勤劳发家,却 招致不幸的故事做“引线”,缝串起与之相 关相连的一组人物,并由这些遭遇不同,性 格各异的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通过这个小 社会,写走动着的大时代。小说从20世纪六 十年代初期一直写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足 足跨了十六个年头,举凡小小芙蓉镇的政治 风云、人事浮沉、爱情纠葛乃至经济生活和 文化活动。
黎满庚:胡玉音初恋,因玉音的成
分不好,明明深爱她却为了自己的 “前途”狠心的将她抛弃。当胡玉音 外出避难时,将她所积蓄的1500元钱 要他代为保管时,他再次背叛,辜负 了胡玉音的信任。
王秋赦:运动根子”王秋赦不学无
术,好逸恶劳,他的贫困不能简单归 结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在历次革命 运动中,他依附于一只时升时降的革 命队伍,上下其手,运动只是意味着 为他提供了一次次谋私利的契机。
Part 2 水美
时间也是一条河,一条流在人们记忆 里的河,一条生命的河。似乎是涓涓细流, 悄然无声,花花亮眼。在幽深的谷底,它 却重新结集,重整旗鼓,发出了反叛的吼 叫,陡涨了汹涌的气势。浪涛的吼声明确 地宣告,它是不可阻挡的。猕猴可以来饮 水,麋鹿可以来洗澡,白鹤可以来梳妆, 毒蛇可以来游弋,猛兽可以来斗殴。生活 也是一条河,一条流着欢乐也流着痛苦的 河,一条充满凶险而又兴味无穷的河。人 人都在这条河上表演,文唱武打,红脸白 脸,花头黑头。人人都显露出了自己的芳 颜尊容,叫做“亮相”。
内容简介
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
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 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 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 “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 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 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 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 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 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 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
秦书田
胡玉音
王秋赦
李国香
主
胡玉音是个二十五、六岁的 青年女子,人称“芙蓉姐
人 子”,长得秀美动人,加
公 之待客热情,性情柔顺,
胡 玉
食具又干净,米豆腐量头 足,作料香辣,她的摊子 面前总是客来客往不断线。
音 她的米豆腐摊子有几个老
主顾是每圩必到的。
李国香:由于被身为县委书记的舅
舅的提携,可以说是革命贵族,她气 不过胡玉音比她容貌好、生意隆,认 为她的米豆腐摊子是对她唯一潜在的 威胁,加之在谷燕山求爱碰壁,所以 对胡玉音怀恨在心,开始对她“政治 调查”。
《芙蓉镇》今非昔比
南国水乡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趣
古华(1942- )原名罗 鸿玉。湖南嘉禾人。 他曾长期生活在湘西 五岭山区,对乡镇风 俗很熟悉,创作主要 以这一地区的生活为 背景。其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爬满青 藤的木屋》中篇小说 集《浮屠岭》、长篇 小说《芙蓉镇》等。
作品介绍
作者:古华
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 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 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 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 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 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 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 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 的时代的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