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
CHINA MOBILE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XX - XXX - XXXX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
终端规范
Term inal Specificati on for Mobile Multimedia
Broad cast/ Mobile T V Service
版本号:1. 0. 0
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1. 通信功能要求 (1)
42 机卡接口要求 (2)
4.3. 终端自注册 (2)
4.4. 广播接收要求 (2)
4.5. 解复用功能 (2)
4.6. 解扰功能 (3)
4.7. 显示功能 (3)
4.7.1. 信号强度显示 (3)
4.8. SG功能要求 (3)
4.8.1. 节目单显示功能 (3)
5. 编制历史 (3)
本标准对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实现过程中需要规范的终端提出全面要求,是终端厂商手机电视业务终端研发、生产的参照依据。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通信功能要求、机卡接口要求、广播接收要求、解复用功能和解扰功能要求。
本标准是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
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2]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业务规范
[3]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接口规范
[4]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NAF设备规范
⑸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
备规范
/手机电视业务指南服务器设
⑹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BSF设备规范
[7]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
范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Portal设备规
[8]
[9]QB-X-XXX-2009
QB-X-XXX-2009
/手机电视业务指南技术规范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互动应用技术规氾
[10]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客户端规范
[11]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终端规范
[12]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
范
/手机电视SIM/USIM卡技术规
本标准需与《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客户端规范》配套使用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数据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清富、常嘉岳、张慧媛、严砥。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用于中国移动与广电合作运营、共同管理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
务的终端,原则上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开
展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依据;适用于GSM/GPF网络、EDGE 3G网络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环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
/手机电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1]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视
业务客户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QB-X-XXX-2008中国移动增强售后服务(DM终
端规范
2部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3]GY/T220-2-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
复用
3. 缩略语
表3-1缩略语表
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含义
GBA Gen eric Bootstrapp ing Architecture通用引导架构
SG Service Guide业务指南
4. 终端基本功能要求
4.1. 通信功能要求
现阶段终端应具备TD-SCDMA/GSM/GPRS信功能,并符合《中国移动TD-SCDM/终端设
备总体技术要求》和《中国移动GSM/GPR移动终端规范》。
42 机卡接口要求
支持手机电视业务的终端应满足以下要求:
支持对SIM卡、UICC平台的USIM ISIM和SIM应用的选择;支持两条扩展命令:
AUTHENTICAT命令GBA模式和MBM模式。
具体参见《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SIM/USIM卡技术规范》。
4.3. 终端自注册
终端应支持DM的终端自注册功能。
终端自注册是指终端第一次开机时,必须将终端的IMEI及其他DM平台需要的基础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增强售后服务(DM平台。
平台侧负责解析此短信,并在平台侧建立终端IMEI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列表。
如果终端侧机卡对应关系发生变化,终端必须再度进行自注册操作。
具体规定参见《中国移动增强售后服务(DM终端规范》。
4.4. 广播接收要求
终端应支持一种移动广播技术,能够完成对该广播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并且满足该技术
对于以下指标的要求:
1)终端应支持该广播技术的信道参数
频率范围
信号带宽
调制阶数
2)信号接收灵敏度
静态时的灵敏度
移动时的灵敏度
3)其他指标
码流比特率:终端应支持该制式广播技术规范中所指定的码率范围;帧率:终端可解码帧率应支
持25帧/秒。
其它帧率可选,并且不超过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类与级所规定的帧率范围。
具体指标应符合该广播技术所对应的国标或行标。
4.5. 解复用功能
终端应根据广播信号中的复用/解复用控制信息完成解复用控制参数的自适应配置,正
确完成对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的解复用。
具体要求应符合GY/T220-2-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
46 解扰功能
终端应根据从SG中解析出的SDP信息对广播信号进行解扰。
具体流程参见附录A终端解扰操作流程。
4.7.显示功能
4.7.1. 信号强度显示
除全屏外,在手机电视播放器的界面中应提供手机电视广播信号和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的强度显示。
4.8. SG功能要求
4.8.1. 节目单显示功能
终端节目单应支持通过节目单中的节目直接进入该节目所在频道。
包含CMMBPar参数,终端应该根据该参数中指示的频率和时隙来接收
5. 编制历史SG的ACCESS^片中CMM的节目流。
版本号更新时间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1.0.0 2009-3-14 1.0.0版本
附录A 终端解扰操作流程
对于CMM广播节目,终端解扰操作流程如下:
1. 终端从SG中读取频道所对应的Access数据单元中CMMBPar中的frequenceNo和
servicelD。
并以SGDD勺BSMSelector 作为CA_System」D。
2. 终端根据frequenceNo从广播信道中接受广播流,并根据serviceID 从复用帧0
的业务复用控制表中找到该频道对应的复用帧ID和复用子帧序号。
同时,终端从
复用帧0的加密授权描述表中根据CA_System」D找到对应的ECM_Data_Type和
ECM_Transfer_type 。
3. 终端根据复用帧ID和复用子帧序号,从广播流接受所收看频道的广播子帧,并在
本子帧的数据段中根据ECM_Data_Type数据段中找到该频道所对应的ECM消息,终
端从ECM中获取MIKEY数据包。
4. 终端将MIKEY数据发送给卡,并从卡返回的响应中获得解密后的CW(即节目流密
钥),终端应保存Key Indicator 和CW的对应关系。
5. 终端从SG中解析出SDP根据SDP中的信息从RTP包的AU头中取出key Indicator
和IV,根据key Indicator 找到对应的CV,终端利用CW IV、SDP中的Salt等信
息解扰音视频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