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规划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规划


信道传输技术
S-TiMi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 采用 OFDM调制 • 采用多种码率的LDPC编码 • 支持单频网结构(空间和地面SFN) • 采用时间分片技术,支持终端省电模式;
已完成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
• 06年10月24日, 颁布GY/T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广播信道编码、调制和帧结构》。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规划
姜文波
2007年12月27日
什么是移动多媒体广播
移动接收
卫星广播电视天线跟踪 系统
广播电视数字化
数字内容平台 (影视\动画\游戏\流媒体\多媒体信息)
内容制播 内容管理
内容集成 内容分发 版权保护 内容创作
有线数字 电视网
卫星数字 直播网
地面数字广播
互联网
电视网
广播系统
分发信道采用Ku波段上行,下行采用Ku波段 ,TDM调制方式,带宽25M;
S波段地面增补网络采用Ku-S移频转发、S-S 同频转发两种方式。
UHF城市补点覆盖网络规划
• 奥运和广州深圳城市覆盖 • 37个城市覆盖
8城市(奥运城市和广州深圳)规划
北京地区CMMB单频网规划
北京地区单频网发射点分布
• 06年11月29日, 颁布GY/T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2部分:复用》。
• 07年8月00日, 颁布GY/T220.3-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2部分:电子节目指南》。
• 07年11月16日, 颁布GY/T220.4-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4部分:紧急广播》。
• 08年1月, 将颁布GY/T220.3-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5 部分:数据广播》。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体系
CMMB技术标准覆盖整个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系统 的、端到端的完整技术体系。包括:
广播信道、节目分发信道、复用、电子节目指南、 紧急广播、用户管理、加密授权、数据广播、卫星传 输(Ku)、卫星覆盖(S)、地面(UHF)单频网、 地面(UHF)增补转发系统、地面(S)单频网、地面 (S)增补转发系统、传输与覆盖网络管理、接收终
端等撑体系 • 内容业务形态
全国传输与覆盖网
• 卫星传输网(Ku) • 卫星广播覆盖网(S) • 地面覆盖网(UHF) • 地面覆盖网(S)
全国覆盖网的目标
天地一体 星网结合 统一标准 全国漫游
组网原则
• 满足良好的覆盖效果,充分发挥CMMB技 术优势,采用多种技术方式进行覆盖网络优 化,不断改善覆盖效果;
• 尽量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资源; • 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满足奥运播出的需要; • 地面覆盖网络在全国同步推进;
组网进度计划
• 2007年8月以来,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 皇岛、广州和深圳等8个城市开展地面UHF覆盖网络试验工 作;
• 2007年11月以来,在北京用3个发射点构建单频网(SFN) ,并开展SFN测试工作;
• 在浅室内,可通过接收无线CMMB信号,用小功率 进行同频增补转发系统解决室内盲区覆盖;
• 在室外,如果盲区范围较大,最好采用增加单频 网发射点用较大功率解决覆盖,如果设台存在问 题,可采用小功率同频增补转发系统逐步解决盲 区覆盖。
N
11
7
5
3
8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北京地区10个发射点组成的覆盖网(室外便携)预测
北京地区10个发射点组成的覆盖网(室内便携)预测
移动多媒体测试系统
移动多媒体测试系统
37城市(奥运城市、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规划
地面UHF覆盖网络
• UHF地面覆盖网络采用单发射台站或地面单频网实 现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的有效覆盖,OFDM调制方 式,带宽8M。
Ku1下(TDM) 12.2175GHz
卫星
S( OFDM)2.6475GHz
增补转发器
信号上行系统
S(OFDM)2.6475GHz
S(OFDM)2.6475GHz
卫星传输与覆盖网络
S波段卫星通过广播信道和分发信道进行全 国覆盖,广播信道用于直接接收,分发信道 用于地面增补转发。
广播信道采用Ku波段上行,采用S波段下行 ,OFDM调制方式,带宽25M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移动多媒体 广播网
存储器

信息安全 务
系统

业务支撑 系统
撑 系

用户管理 系统
支付结算 系统
移动 终端
游戏机
数字电视
家庭电脑
十七大报告: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 新的文 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 体系。
移动多媒体广播
• 移动多媒体广播是面向多种移动便携终端( 手机、PDA、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进 行广播、电视、数据广播的一种新的广播电 视业务形态。 作为传播的一种新的形式,移动多媒体 广播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广播电视的一项重 要业务。
• 2008年初,在35个城市开始建设UHF覆盖网; • 2008年6月,将发射CMB-Star广播电视卫星建设卫星传输
与覆盖网; • 2008年上半年,完成全国天地一体的覆盖网络第一期建设
和调试等技术工作,为奥运提供服务做好准备工作。
卫星传输与覆盖网示意图
S( OFDM)2.6475GHz
KKu1u上2上((TDOMFD)1M3.)81137.854G7H5Gz Hz
• 范围较小的城市,采用单发射台站覆盖,在盲区 采用小功率同频转发进行网络优化;
• 大中城市采用单频网(SFN)实现覆盖,在构建一 个基本的SFN覆盖网络后,然后再在盲区采用小功 率同频转发进行网络优化;
城市地面传输覆盖示意图
发射站
发射站
发射站
发射站
节目传输分配中心
发射站
城市地面UHF室内覆盖
• 在深室内,可采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CMMB节目信 号,并在室内采用小功率同频转发进行覆盖;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回顾
• 2003年,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牵头,会 同系统内外多家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 对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进行研究。
• 2005年5月,广电总局下达了《卫星移动多 媒体广播移动接收技术》科研项目任务。
• 2006年9月,广电总局对课题组研究的几种 技术体制进行了测试和评议,确定了基于STIMI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的移动多媒体广播 技术体系(CMM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