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后勤服务口号篇一:后勤精细化管理浅谈后勤精细化管理浅谈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最早由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也正是在这种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日本经济很快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从而迫使美国企业家放下架子到日本取经。
随后,精细化管理理论及其方法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而走向世界。
理论界一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上,并将规范化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精确定位、注重过程、量化考核。
而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强调在组织管理的全过程都要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握,从战略的制定到具体的执行都无一例外。
二、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一)新世纪新阶段全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当代社会,市场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整个经济进入微利时代。
如沃尔玛的利润率现在只有4%,中国整个家电行业的利润率也不到5%。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经营者要想在微利时代中取胜,就必须依靠精细化管理,也就必须实施成本控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精细化管理有这样一个形象而又生动的比喻:一项建筑工程竣工后,一个螺栓都不能剩下,这就是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髓。
一句话,就是要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恰当的利用,不能浪费一丝一毫,如此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有可靠的保证,企业才能在面对竞争时从容而自信,才能不断地超越竞争对手。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认为“战略决定命运”,并明确提出企业发展的战略是“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也就是说细节决定企业未来竞争的成败。
可以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校园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我们的管理工作必须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实行管理的科学化。
而精细化管理作为科学化管理的第二个层次和发展阶段,在举国上下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各个部门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种管理模式。
精细化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方法,更是一种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高校而言,只有从自身做起,带头厉行节约,实施精细化管理,勤俭办一切事业,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滥用,才能进一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各种资金和资源使用效益,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以实际行动争当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表率。
在我们学校,管理没落到细处、不节约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在我们管理的至善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照明用电基本上也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状态,教室在白天室内照度很高的情况下,开灯作业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夜间许多教室,即使仅有几个学生在教室自习,但室内照明也是全部开启。
为此,要在高校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校园。
(三)目前后勤队伍和经济的现状要求实行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后勤1、在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后勤普遍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各个岗位之间分工不甚明确,更不善于合作,喜欢各自为战,所以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做事粗放,缺乏精益求精的意识和作风;三是由于历史原因,裙带关系普遍,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重人情、讲关系,容易扭曲和破坏管理规则;四是组织公德缺乏,个人责任、组织利益常常被轻视;五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性规则泛滥,使执行力大打折扣。
所有这些,都影响到后勤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果,而要避免和消除上述不良现象,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中细心引导,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也就是前面讲到的精确定位、注重过程、量化考核。
2、在经济状况方面,学校与企业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学校相对企业来说,普遍缺乏成本意识,由此引发的粗放、随意等管理问题更多。
就我校后勤而言,一是目前各个中心的造血功能不足,各类经济活动、服务项目参与社会竞争的程度不高,竞争力明显不强,所以我们的各项经济活动还经不起市场冲击;二是在各类经济活动中,即使有点利润,也是一种学校政策保护下的微利,而且我们的人员成本、生产成本与社会平均成本相比整体偏高,这一点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厉行节约、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率;三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包办后勤、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所以说这种生存的需要也决定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节约型后勤。
三、我校后勤工作如何落实精细化管理我校后勤改革自2002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我们后勤系统而言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那么如何推进我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呢?(一)转变观念,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应该是管理理念的提升,因为理念先于行动,同时也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我校后勤已经历了两轮改革,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校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也为进一步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以上观念,在后勤管理上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二)统筹兼顾,努力实践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只有理念,没有办法,就容易成为大而空的口号,无法操作和具体实施。
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很多,而我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1.精确定位。
在管理实践中,经常可能出现由于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不够明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而各自为阵、多重管理或管理真空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岗位之间衔接配合不好,出了问题则各部门互相推脱责任。
对此,我们可以对每个部门、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规定和有机衔接,以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合力。
例如去年,后勤各中心就对所有正式职工和临时工的工作岗位、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让各位员工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注重过程。
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在某种程度上,程序甚至比制度更重要。
要使我们的管理达到满意的效果,就必须通过具体的程序来保证制度的实施,否则只注重制度而不注重程序,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
制定可操作、易执行的后勤服务办事程序,是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涉及师生员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灯具维修为例,可将其分成若干个步骤或作业程序,并对每一个程序再规篇二: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峰峰小学没有坚强的后勤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
如何搞好后勤呢?就是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到后勤工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将平凡事情做好,将简单事情做精,将小事做实。
在多年的后勤服务中,我体会颇深,现将自己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分享交流如下:每所学校有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我校教师少,学校也没有专职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虽然如此,我校依然把关心好、服务好、保障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放在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后勤工作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又因学校男教师少,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校长、男教师又担当起后勤“干将”的角色,因此,学校从来没有落下后勤工作,也没有因后勤跟不上导致学校其他工作的延误,反而因和谐的、积极的后勤氛围凝聚了工作正能量,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和长足发展。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作为一名后勤服务人员,一要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要了解教育教学,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意识,对待师生要热情,服务要真诚,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服务到家。
只有树立了这种服务的思想,才能让在第一线的 1教师无后顾之忧,才能做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
二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主动化、精致化、科学化、人本化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备,抓好师生生活,为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要针对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求解决的新方法,新举措,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
每学期开学前,我校都要开会专门说后勤工作,认真总结上学期在后勤管理上的得失,取得的经验,布置本学期的后勤任务,对功能室的负责人员、卫生的管理人员、各种耗材的记录等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与调配。
同时,对本学期所需的各类物品拉出明细表,进行提前采购,保证教育教学需求的及时供应。
二、在制度上严格要求做任何事都必须行之有据,按章办事,有规可依,后勤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做好、做细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健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制度本身就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有想得细、想得全,才能做得到位。
我校积极建立健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内容涵盖了学校后勤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校产、校舍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校园安全及门卫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卫生制度、维修制度等。
后勤管理规章已成为学校后勤工作的行为准则,为学校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在能力上积极提升2没有那金刚座,就干不成那瓷器活。
后勤工作活多、面广,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协调能力才能胜任。
我校在提升后勤能力上坚持强化三种能力。
一是强化预见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见性是对服务者的一个考验。
因此,我们实事求是地制订财务预算、岗位设置,量入为出,确保平衡,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是强化应变能力。
后勤服务人员在考虑重大问题时,同时估计到多种可能性,准备多种应变措施,去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三是强化决策能力。
做到多谋善断,不能优柔寡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给后勤服务部门的各项政策,在充分估计各种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全面系统的工作方案,既兼顾到同时开展的各项工作,又能处理好轻重缓急,在细节中体现全局,在细节中关照全局。
四、在行动上突出精致关键在落实。
我校秉着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后勤服务理念,将精细化管理贯穿后勤工作全过程,时时、处处、事事体现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功能,不断提升学校后勤的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