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默写

专项八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性默写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4.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
5.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6.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7.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8.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
9.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0.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1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1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1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理解性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秋瑾的《满江红》中“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5.《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做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8.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1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12.《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

李白被赐金还山后,在《行路难》中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辛弃疾隐居乡间时,在《破阵子》中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抒发了自己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14.《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一幅幅生动的生活情景浮现在眼前:尘土飞扬的战场上,我们聆听着将士们戍守边关,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话来说,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誓言;四月的乡村,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16.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人生处处面临抉择。

当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像孟子说的那样“舍生而取义(者也)”;当国家危难需要我们做出牺牲时,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