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现场施工方法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
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切实做到信息化施工。

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
总体施工工序:竖井施工→马头门施工→隧道土方开挖→初衬施工→防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支模板→浇注二次衬砌混凝土→电缆支架及人行步道施工→现浇混凝土盖板→检查井施工→防水处理→回填。

(一)、竖井初衬施工
竖井是电力隧道工程施工时的工作井,也是电缆敷设、检查、维修时的人员、设备出入口。

本工程竖井采用Φ4.1m圆形竖井结构。

主要施工工序:测量放线→人工挖探坑→开挖井口土方→绑扎锁口圈梁钢筋→支立模板→浇筑圈梁砼→砌筑井口段挡土墙→立龙门架→搭护栏→开挖竖井土方→安装网构钢架→喷射砼→井底钎探→竖井封底。

龙门架是施工时的垂直运输设备,所有材料、设备、土方必须由龙门架的电葫芦吊运。

龙门架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设备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竖井井身施工
井身穿过房渣土、粘质粉土、细砂、粉砂、粘土层,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衬砌
设计,竖井采用逆作法施工,竖井施工应逐榀开挖,井身土方采取半断面开挖,严禁整个井体格栅同时悬空。

井身支护是由C20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组成的结构。

竖井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遇到砂层时采取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以确保竖井及施工安全。

隧道为复合式衬砌结构,断面尺寸为2.0×2.3m,直墙、圆拱、厚平底板、净宽2.0m,起拱线高1.85m,矢高0.45m,净高2.3m。

两侧支架@1000。

2、隧道做法:
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混凝土。

初衬厚度0.25m;二衬厚度为0.2m。

本工程隧道采用2.0×2.3m结构形式。

暗挖隧道断面图如下:(见下页)
(1)超前支护
为防止隧道土体坍塌,施工时沿拱部范围内施作φ32超前小导管注浆,必须从首榀拱架腹部穿过,每榀格栅打设一排。

导管根据围沿情况,粉土层可用风钻打设,
(2)土方开挖
隧道内土方采用人工开挖、手推车运输土和材料。

2.0m×2.3m的隧道段土方采用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核心土形状为梯形。

其施工程序是先沿拱部轮廓线施打φ32超前小导管(拱部120~150°范围内设置),要求每一榀打设一排,注浆加固地层,然后采用人工持风镐、铁锨环向开挖土体。

为稳
定掌子面,根据地质情况适当预留核心土,核心土不得短于2m,且不得出现反坡,然后网喷5cm厚砼,架立格栅钢架,挂第二层钢筋网并喷射初期支护砼。

施工时人工开挖土方用手推车运输至竖井。

开挖完成后初喷砼,架设格栅钢架,网喷砼封闭成环,至此完成一个循环。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钢格栅支立
在浅埋松散的地层中,格栅钢架与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具有即时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控制土体的过大变形。

土体开挖面形成后应及时架设钢格栅,需与每一根超前钢管接触,并焊接使二者形成稳固的棚架。

钢架之间用螺栓连接。

在钢架主筋内
外两侧沿拱架环向,布置纵向连接筋。

钢格栅尺寸考虑到两侧1.5cm防水层外还要考虑2cm安全误差,不能侵占二衬的空间。

(4)喷射混凝土
1)工艺流程
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在格栅栏风架处,喷嘴应避开钢筋密集点,以免产生密积。

对悬挂在网筋上的混凝土结团应及时清除,保证喷射的密实并杜绝使用落地回弹料。

喷射混凝土应将钢筋全部覆盖,喷射手应控制水灰比0.40-0.45。

喷射混凝土加强养护,以防风干裂口。

(5)回填注浆
待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通过施工时预埋在混凝土中的φ32钢管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控制地表下沉。

背后回填注浆管在拱顶与隧道中线15°夹角,纵向每隔2m设一根,拱顶两侧注浆管交错布置,注入浆液为水泥砂浆,注浆时以使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为原则,不可使用过大的注浆压力,最大不超过0.4Mpa。

出浆口的朝向与开挖方向相反,距离土体约50mm。

为保证喷射混凝土支护与地层密
出混凝土基面,且基面无漏水漏筋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清理基面→验收基层→堵漏及抹找平层防水→涂刷水泥聚合物灰浆→粘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排气压实→粘贴盖条→检验复合防水卷材施工质量→底板防水保护层施工→验收
隧道初期支护结束后,检查喷射混凝土基面的漏水、漏筋情况,切割外露钢筋、
注浆管,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曲面。

要对漏水严重的部位采取集中导流,埋设导流管,对独立漏点采取凿孔埋管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

满足无水施工条件后,施做找平层、涂刷水泥聚合物灰浆,然后剪裁卷材,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贴,先边墙和拱顶,后粘贴底板。

卷材防水附加层宽度不宜小于500mm,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

卷材搭接宽度为120mm,
1、基本要求
当初期支护的变形达到基本稳定后,可以进行二次混凝土衬砌模注工序。

通过监控量测,掌握隧道动态,待初支结构稳定后为二次衬砌施做最佳时机。

(1)二次衬砌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
1)核对中线、高程、断面尺寸,所有数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为确保衬砌不侵入界限,允许放样时,将设计衬砌轮廓尺寸扩大3-5cm,作为施工误差及模板拱架的预留沉降量。

3)隧道断面变化和地质条件变化交界处,应设沉降缝;洞口附近及根据设计要求的部位应设伸缩缝。

对以上的沉降缝、施工缝均应进行防水处理。

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严格按设计加工,弯曲后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后无裂缝。

对HRB335级钢筋不能反复弯曲。

受力面钢筋在1:1制作样台上,分单元成型;钢筋加工前,由土建工程师编制钢筋工程配料表,并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钢筋弯曲成型采用GQ-40型钢筋弯曲机完成。

关键部位的钢筋需放大样,对制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验收。

钢筋加工成半成品后,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要按类别、直径、使用部位挂好标志牌,摆放整齐,由专人管理,放置在方便运送至使用部位的地方;对检查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隔离或作报废处理。

题,及时处理。

隧道衬砌钢筋分两次绑扎完成,第一次绑扎至底板和侧墙筋;第二次完成断面剩余拱部钢筋。

具体钢筋搭接设计将在交底中明确。

由于断面配筋多为曲面钢筋,故钢筋必须经过弯曲成型尺寸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架立时通过多点控制作业,尺寸满足规范要求。

当内外层钢筋完成绑扎后,每五米悬吊中线,在此中线截面依据布设量测点,量测点均匀分布不少于六点,依此
量测宽度制作不同高度的撑脚,达到控高层。

绑扎完成后必须注意对成品进行保护,浇筑混凝土时前不允许闲人踩踏,并派专人值班,发现钢筋移位或松动及时纠正。

(4)钢筋安装质量检查控制标准
钢筋绑扎中的搭接绑扣不应有松动和脱扣。

为了增加成型后钢筋骨架的整体性,在可能松动位置用电弧焊点焊几点。

尺寸监控:骨架成型的几何尺寸必须正确,对结构受力主筋安装应牢固,整体性好,稳定,垫块的强度要同母体混凝土强度相同,垫块的厚度要符合混凝土验收规范标准的规定,垫块放置的数量和牢固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应起固定作用。

施工中受力钢筋因各种因素必须代替时,首先要征得设计同意,并办妥书面签洽商。

一个重点:在接近防水板部位,摆设、绑扎钢筋时要注意保护好防水板。

3、模板工程
缝应错开。

电缆支架是固定于电力隧道侧墙用于支撑电缆的悬臂式层状型钢结构,是电力隧道中重要的附属构筑物。

电缆支架先进行首件支架加工,待首件支架试验、验收合格后方进行批量生产。

电缆支架设计间距1.0m,通过预埋螺栓与墙体固定。

接地装置是接地极和接地扁铁(母线)的统称,是电力隧道特有的部分。

接地
极是电力隧道中埋入地下并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采用∠50×5镀锌角钢制成,长度2m。

接地扁铁将隧道内电缆支架等铁件与接地极相连接,形成接地回路,采用搭接焊连接。

电缆支架与接地扁铁采用三面焊连接。

三、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3、拱顶下沉测量;
4、地表下沉测量。

应根据测量结果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