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作者:周世芳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0年第05期
当前,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比较,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多以“灌输式”为主,上课时教师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照着课本领读领练,读了单词读句型,读了句型读课文,学生只是跟读跟练,“打钩”做题,死记硬背。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的位置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丝毫不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技能来
培训,而是当作为升学服务的“敲门砖”。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和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眼里只有英语知识和分数,而没有作为人的活泼的学生,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口袋一样的容器和工具,训练中用语言却不见思想,会话中有交流却不见情感,其根源就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表面上参与教学活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式的参与。
教师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很少考虑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共同管理能力。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决定一切;教师满足于发号施令,学生习惯于听从顺从;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的权威得以确立,学生的创造性遭到扼制。
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上,偏重语法条条、机械的单词和句型操练,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英语学习上,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收效不大。
这样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学习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对学习的兴趣则是构成人们学习动机的重要部分。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的中学生爱说爱动,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本、图形、图像及视频综合运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以及难以
协同表现的弊端,因而更直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表现欲,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人们的言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脱离了具体的情景来学习语言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一切有效的外语教学都应是情景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单词、句型、课文用一定的情景呈现,创设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英语教学情景,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
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3.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效率。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人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占11%,通过这两项获得的知识加起来就占94%,另外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形、声来传授知识,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来接受知识。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视听觉多种信息于一体,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掌握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4.有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对英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一直以来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习惯于等待教师的讲授,比较被动。
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英语主题,利用课内或课外从网络上查找相关知识,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通过这种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5.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增强相互间的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以及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记忆、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
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配合多媒体教学,实现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指导答疑,相互交流,做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