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ppt
【解析】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
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 月流逝;甚嚣尘上: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 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 公开露面。现在也指事物消失。甚嚣尘上: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 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类型三: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例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C)(10广东)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 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他 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 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B )(12江西)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 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 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 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 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解析】A.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
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褒义词。在这里属褒贬失当。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 和不可改动的言论。符合语境。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 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这里属用错对象。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 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这里用 于“残酷故事”不合适。属望文生义。
成语拾趣
答案
1.异曲同工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4.一五一十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7.无与伦比 8.啼笑皆非 9.里应外合 10.三姑六婆 11.五音不全 12.两面三刀 13.一塌糊涂 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 16.天方夜谭 17.羊入虎口 18.白纸黑字 19.背面称臣 20.石破天惊 21.能屈能伸 22.三从四德 23.风花雪月 24.四大皆空 25.德高望重 26.四脚朝天 27.三言两语 28.入木三分 29.扬眉吐气 30.比翼双飞 31.正中下怀 32.举一反三 33.马失前蹄 34.点到为止 35.莫名其妙
西。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 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 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 然贴切。
♠ 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 捋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妈是售货员,在商店里对顾客来者不拒;我是个 学生,在教室里却呆若木鸡。在家里我们是一团 和气,臭味相投。但当考试成绩不好时,爸爸也 同室操戈,心狠手辣。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却 站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
例考1、题下列回各放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D ) (12年高考)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 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 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 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 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B项,瓜田李 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属望文生义。C 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含贬义,此处使用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 容处于困境而求援。也指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符合 题意,使用恰当。
➢文章在对小麻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
情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形容女子姿容美好,令人动心。用错对象)
类似成语
美轮美奂 相敬如宾 琴瑟之好 破镜重圆 休戚相关 运斤成风 耳提面命 三令五申 挥洒自如 如履薄冰 举案齐眉 罄竹难书 天伦之乐 萍水相逢 起死回生 一劳永逸 落落大方 鳞次栉比 国色天香 洗心革面 登堂入室 济济一堂 不瘟不火 藕断丝连 雨后春笋 鱼龙混杂 劳燕分飞 不胫而走 白驹过隙 擢发难数 栩栩如生 眉飞色舞 炙手可热 浩如烟海 崭露头角
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的酣畅淋漓。
(一般指人的感受,不用于电话、电脑、相机等)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
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多指年轻女子,年龄为十三四岁,不用于“大学生”)
➢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
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对象误联)
三、成 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 定短语(词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 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 左右逢源 ♠ 安步当车 颐指气使 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 ♠ 光怪陆离 雨后春笋 有口皆碑 偃旗息鼓 ♠ 捉襟见肘 未雨绸缪 自惭形秽 如数家珍 ♠ 忍无可忍 相得益彰 顺藤摸瓜 差强人意
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句中理解为“强人所难”,不合语意)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人社
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 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指对待别人不温和善良,句中理解为“遇不到好人”,不 合语意)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
二、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
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
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
♠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
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使用恰当。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
敬谦错位,主客混淆
对象误联,张冠李戴
语 常
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见 误
前后矛盾,不合事理
范围不清,轻重失度
用 类
不合习惯,违背常规
型
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形近易混,义近易乱
类型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成语拾趣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成语接龙
成语拾趣
1、洁身自(好)事多(磨)杵成(针)锋相(对)症下药 2、老生常(谈)虎色(变)本加(厉)兵秣(马)到成功
欲望或兴趣 。
♠背黑锅:比喻代别人承担过错、罪名,泛指受到冤枉 。 ♠死马当活马医: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寄希望于万
一。
♠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
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
♠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捡了芝麻丢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
3、好景不(长)歌当(哭)笑不(得)天独(厚)积薄发
4、毛遂自(荐)贤举(能)者为(师)出无(名)落孙山
大家一起来纠错 一篇让语文老师成看语了拾必趣
定疯狂的作文
一天,某同学在教室里写作文《我的家》: “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
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到工地上指手画脚;妈
屡试不爽,心情糟糕透了。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句中误解为“多次考试都不理想”, 不合语意)
➢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
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的满满当当, 间不容发。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 到极点,句中理解为“空间小”,不合语意)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
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A)(10四川)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 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 修复,把它们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 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 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 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类型二:对象误联,张冠李戴
➢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
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一般形容书籍多,对象为“书”,不能用于“橙子”)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一般形容人工所造之景,不用于自然之景,可用“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