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 重点

公共管理学 重点

公共管理学2011年1月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P1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P4管理就是决策P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于1911年出版。

P31韦伯也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P129凯恩斯“战后繁荣之父”P11经济人假设由三个命题构成1、自然的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的。

2、每个人都尽力按照能达到自我保存和实现自我利益的方式来行事。

3、每个人都尽力按照逻辑进行思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

P12社会人1、在社会中,重要的是同其他人协作,而不是一群无组织的乌合之众的相互竞争2、每个人都为保卫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行动3、思维受感情的指导较受逻辑的指导更多。

P13社会分工斯密意义上的“看不见的手”,而组织分工最为钱德勒意义上的“看得见的手”也就是管理。

P16P17公民P21P23“市场制度”和“工厂制度”作为两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就成为工业化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形式。

P27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为标志诞生了。

P32组织的权利来源合理——合法型权力。

P39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P42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说最基本的“善”就是效率~~~效率就是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

P49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由英国切尔内阁和美国里根政府开始的对公共部门组织和管理的彻底改革。

P52民主行政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利和行政无能。

P53政府和公共部门内部彻底改革运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波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

P56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内阁,其最直接、最明显的动因就是财政和经济需要。

减少预算赤字、消减公共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P57撒切尔内阁还提出著名的3E标准,即节约、效率和效益,作为衡量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最终尺度,而大规模引进私人部门管理技术也是促进公共部门管理满足3E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

P58英国第二阶段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公共部门私有化。

公共部门私有化的目的在于压缩政府规模、缩小政府活动范围,从而根本解决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效率低下问题。

P59核心政府部门由作为高级公务员的内阁大臣负责,代理机构则由基于合同的、且大部分是通过公开竞争任命的代理人负责,他并不是永久公务员。

P60梅杰内阁更是颁布了影响巨大的《公民宪章》P621998年7月《更高质量的服务》1999年3月《政府现代化议程》P61布莱尔内阁的新信息条是:没有私人商业部门的有力支持,政府难有作为;政府的主要P80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试图将选举竞争看成一项类似于经济领域中市场竞争的制度安排。

P96赫茨伯格的理论也被称为双因素理论或激励——保健理论。

P109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沃尔多提出来的。

P110国家公共权力或称政治权利,国家公共权力来源于民意。

P123政府的管制手段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矫正。

P129 1936年,凯尔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P149 公共组织应该自力于战略规划、柔性结构设计和组织学习。

P170P176 一个更全面的,也更能体现公共组织战略特殊性的公共组织战略管理过程模式,是由特纳和巴科夫给出的。

战略实施,含有2个环节,即资源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

P179人力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组织资源配置过程,包括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两方面内容:1、组织结构设计,2 人员配备或人力资源管理。

P180正规化是指组织依靠规则或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一个组织使用的规章条例越多,P180决定组织结构类型的两个基本变量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成反比例关系。

P208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性质是决定公共管理活动特征的最为重要的变量。

P209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的发展,正处于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转换过程之中。

民主P210多选题P4组织中的管理活动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目标、协调和有效性。

目标是对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状态的设想。

协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进行人与资源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最终将拥有不同目标和特质的个人的力量整合成组织的力量,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

有效性则体现为组织的效率和效益,这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P13关于管理师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得手”相结合来协调分工假设。

P37法约尔5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P38梅奥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原理: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工人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工人的士气,进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P40公共行政范式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1、行政活动的科学化2、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3、严格的等级组织模式4、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P44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1、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

3、科层制组织限制自由问题。

P49新公共管理运动措施主要包括严格的成本控制、权利分散化、加强一线管理、运用市场机制和加强化服务质量。

P56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划分为四个阶段1234P60《公民宪章》6项公共服务原则公布明确标准关于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公布用户选择和咨询优质服务有效纠偏确保效率和经济P74传统的公共组织科层制模型是建立在等级制、规则和普遍有效性原则之上的,这些原则随着政府职能的分散化和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正日渐严重质置疑。

P76一般地说,新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学科1、新政治经济学2、经济学分支是新制度经济学P100一般地说,好的治理包括四个要素:合法性、说明义务、能力、尊重法律和保护人权P120一般认为,政府建立公共企业的理由主要在于1、私人产品供应不足2、挽救行将倒闭的、关系到公共利益的企业3、刺激竞争4、减少社会成本5、保护国家主权等。

P124政府与经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1、自由放任阶段2、福利国家阶段3、新公共管理阶段P125斯密为政府预留了三项任务,即国家防卫、设立法律体系、建设公用设施。

P129三种“基本心理法则”——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倾向和流动倾向。

P136波特五力原则1、供应商2、客户(政府公共关系等)3、潜在竞争者4、替代者5、行业内竞争者P141一般环境区分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等五大类因素。

P145将环境区分为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三类。

P150组织学习包括三种类型: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再学习。

P161三类战略:公司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P183结构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可以归纳为3条P189甄选是人员配备中最重要的环节。

常用甄选手段包括:应聘者申请表分析、笔试和绩效模拟测试、面谈、履历调查、体格检查等。

P19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P196平衡计分法包括四套指标P204三大法则: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名词解释P16P39 正式组织就是具有一定目标,并且由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等严格限定组织成员间责权关系范围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则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旨趣和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其中有其成员必须服从自然形成的规范或惯例。

P61利益相关者:是指公共部门是由大量利益相关集团构成,其中每个集团在资助公共服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上都有自己的利益。

P151利益集团:指一种独立于政府之外,但又与政府具有紧密联系,并企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或组织的联合体,它们提供了在政府或者国家与主要的社会部门之间建立制度化联系的渠道。

P82代理成本:指的是,对同一个管理者,当管理者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价值之间的差额。

P86有限理性是“管理人”的属性,它是指“管理人”只能有限的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但这却并不意味着非理性。

P88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使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地驱使人们谈判,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

科斯第二定理:即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时有成本的,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交易成本将不同,从而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沉声影响。

所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法律制度对刹那却的初始界定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

科斯第三定理: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等规则,即如果没有产权制度,产权交易就难于进行。

P96保健因素:指那些保证员工完成工作的基本条件,它们不能够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只能避免人们产生不满意,正如公共饮水系统并未使人获得“健康”,只能使人们不至于“得病“而已。

P97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够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态度、使员工感到满意、并产生激励作用的因素。

P149柔性结构设计以特定的使命或P169组织惯例:是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

当企业专有的资源被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就是组织惯例,而操作活动本身及其效果则表现为企业能力。

P190决策集成:就是在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范围进行识别后,将需求相互重叠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剔除冗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

P195平衡计分法:是一种针对组织层面的超越传统财务指标的组织绩效测量体系。

简答题P27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1、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

2、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是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

3、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运动,为公共部门管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和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撑。

4、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时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P36科学管理师以利益的一致性为基础,它的四个基本原则P17公共性的活动,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公共部门活动的目标在于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是复杂的和多元的。

2、公民是公共性的起点。

3、公共协商,公民参与标志着一个人的公共精神和意识。

4、市民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5、社区公民特别关心社区规划、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民主治理等问题。

P31政治与行政二分内涵?1、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2、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3、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学科,4、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绩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