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拟建项目(北泉花园)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城北新区北温泉镇,属城北新区控制性规划的居住用地。
占地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400m,南北宽200-300m,北高南低。
东侧靠云景华庭住宅小区,东南侧靠规划的金华路,西北侧隔山体距渝合高速公路约70m,北侧有一空地为西师附中校舍(尚未开工建设),相距200m处为重庆市劳教戒毒所职工集资房,区内无拆迁安置问题。
征地范围内原有少量耕地,无成片林地及大型树木、古树,植被稀疏。
拟建项目总投资为亿元,占地面积115926m2,扣除高速公路保护区、城市公园用地后总面积97526m2,总建筑面积205984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75135m2,商业9774m2,会所、幼儿园2629m2,车库17398m2,设备用房1048m2)。
其选址已经重庆市规划局渝规设[2003]碚字第0050号文批准,项目建设符合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北碚区城市规划。
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成倍增加水土流失量,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重庆华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所承担华立北泉花园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所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对工程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华立北泉花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制完成了《华立北泉花园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考虑本工程属北碚区区域性水土保持工程,因此本次水土保持方案的重点在于对工程施工和工程自身所采取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的设计和论证。
在本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北碚区农机水利局、重庆华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和协助配合,谨此表示感谢!对报告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章方案编制总则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人为的开发活动,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致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对水利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加剧江河湖泊的洪涝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华立北泉花园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改变原有地貌,破坏沿线的地表植被,扰动地表,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止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编制华立北泉花园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的就是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基础上,对工程占地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查清工程占地现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设施,针对工程的建设特点,编制水保方案,确定工程水土流失的直接影响范围、建设区周边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域以及工程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地段,对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资金,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同时,通过《华立北泉花园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施工及管理的依据和建议。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及有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重庆市计委、水电局、环保局[1998]2号文《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2002]118号文件《重庆市北碚区城市总体规划图1996-2020》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渝价[2002]578号文《关于重庆市水利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华立北泉花园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合同书技术规范及主要技术资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4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9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200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重庆市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00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华立北泉花园环境影响报告书》方案编制深度及设计水平年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为工程验收后第一年,即2007年。
第二章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华立北泉花园工程项目建设位置拟建项目位于北碚城北新区,场地基本为梯型,用地北为渝合高速公路,东靠32m宽城市道路;用地南侧为规划中的120×90m(约18400m2)城市公园。
该用地为丘陵地貌,北高南低,沟梁交错,其间有少量农作耕地,其周边交通便捷,市政设施完善。
建设性质及建设期工程为新建项目,拟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10月完成,总工期约为3年。
工程总投资|工程建设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拟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表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概况{1、设计总体说明根据场区周围情况,拟建项目住宅区将沿东南、西南、西北及东北布置,形成梯形合围,在东南(金华路)侧布置1幢18层、2幢11+1层高层住宅及4幢6层住宅、地下停车场、1幢3层的会所、污水处理站一座、垃圾收集站一个;西南侧布置2幢11+1层高层住宅及1幢3层的幼儿园、游泳池、网球场、垃圾收集站一个;西北侧布置3幢11+1层高层住宅和5幢6+1层、2幢4层住宅、垃圾收集站一个,东北侧布置2幢11+1层高层住宅和2幢9、10、11层住宅、城市公园(内设垃圾收集站一个);在住宅区中心地带布置中心花园、景观设施,在沿住宅楼周围建立绿化林带。
拟建项目功能分为四大区:城市公园、会所区;临街门面住宅区;配套服务生活区;居住区。
2、土石方工程根据拟建项目地形,场区系一次规划,一次平整,分三期建设,预计项目挖方量为万m3,填方量为万m3,全部在场区内平衡,不外运。
3、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拟建项目给水水源为市政给水干管,拟从金华路下市政给水管接入。
根据建筑设施、水源条件、节能和安全供水原则,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制供水,进水管一条,室外管网呈环状形敷设,管径DN200。
)(2)排水系统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
污水经生化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雨水排放方式:屋面设置雨水斗,采取有组织排放,通过主管排入室外。
室外场地雨水利用水管与排水沟收集经沉沙后排出。
工程占地及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占地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其中占用旱地约,水田,鱼塘,经果林,菜地,其它。
环境影响评价认为,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小,且利远大于弊。
对工程建设期间扰动地表部分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恢复后,没有影响工程建设的环境控制因素,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防治责任范围~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项目直接影响区。
(1)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工程占地、临时施工用地。
其中主体工程占地;临时施工用地;共计。
(2)项目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影响的范围。
包括工程施工范围外扩5m的范围。
据估算,本工程直接影响区约为。
表2-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项目区自然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拟建项目所在地原为荒地、农田及鱼塘等,整个地块呈现梯形。
自然地貌为丘陵,海拔高程介于254-266m,北高南低,沟梁交错,其间有少量农作耕地。
区内的分布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及全新统残坡积粉系黏土、冲洪积粉土、全新统淤泥、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泥岩、砂岩。
拟建工程区地段,地质结构简单,岩层产状平缓,区内无断层、滑坡,基岩较完整,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适宜修建项目区。
气候、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夏季高温酷热,秋季多绵雨,冬季无严冬。
多年平均风速s,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其中6~11月份为,占全年降水量的69%。
水文北碚区境内有嘉陵江沿区境由西至南流过,较大的河流有后河、黑水滩河、梁滩河等。
嘉陵江是重庆市第二大过境河流,多年平均流量2120m3/s,最大流量44800m3/s,年均径流量亿m3。
!拟建工程区属于嘉陵江支流马鞍溪流域,降水较为丰沛,据1935~1993年北碚降水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年降水超过1000mm的年份占70%,最大降水年份为1968年,降水量为。
土壤植被项目所在地北碚土壤资源多样,大体可分4个土类(水稻土类、紫色土类、黄壤土类、潮土土类)、6个亚类、18个土属、73个土种。
大多数土壤都富含钾、钙等矿物养分,理化性质好,宜种性广,供肥力强,适合种植果树、粮食和蔬菜作物。
项目区属川东盆地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区内主要为人工林,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草丛等植被类型。
乔木主要有松、杉、柏、银杏、栎等,灌木有黄荆等,竹类有慈竹、绵竹等,经济林木有柑桔、茶、桑、桐棕等。
全区境内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为%。
社会经济项目所在地北温泉镇,位于北碚主城区以北,地处缙云山麓,嘉陵江温塘峡西岸。
幅员面积,现有耕地2000亩,辖3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
总人口34706人,其中农村人口4844人,城镇人口29862人,人口密度1400人/km2,99%为汉族。
辖区内有仪器、仪表、光电等国有大中型及外资企业8个,街道企业120个。
大中专、中学校7所,小学2所;有渝合高速公路、212国道、碚青公路通过,金华大道和缙云大道贯穿全境。
2003年,街道工农业总产值73015万元,其中工业(街道企业)总产值72005万元,税收2700万元;街道财政收入实现75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9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2元。
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重庆市属于西南土石山水土流失区,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营力分析,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有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