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908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最新版】[908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908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第一次[论述题]论述题1、试述社会保障的基本要点。

2、试述社会保障政策终结的最根本障碍。

3、试述现代社会保障是建立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1、答案: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社会是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2、答案:利益的减少3、答案要点:第一,空想社会论。

第二,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第三,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第四,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第五,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到任不久的某县县委张书记,在连续听取汇报的过程中,认识到有一系列关系到全县数十万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党和政府拿出方法来解决,而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县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太低。

有人向张书记建议:如果将全县耕地的四分之一从种植粮食作物改为种植烟草,那么县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年后就能够增加一倍。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把火点起来,就可以使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

张书记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县委常委会上力排众议,坚持通过了立即着手把全县四分之一耕地改种烟草的决定。

然而,这一决策执行的结果是,一年后县政府财政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约五分之一;同时给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损害。

那么,在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上,张书记应该总结什么经验教训呢?参考答案: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

教训有应在严重事态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时觉察其严重性并且采取果断对策;应形成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财政政策2、窗口指导3、产业政策参考答案:1、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调整国民经济运行的指导原则、准则及各种措施。

2、答案:窗口指导: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利用其一国之最高货币管理、经济宏观调控的地位、声誉、影响,以谈话、劝告、希望等方式对商业银行等的信贷活动进行指导,使之符合央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意图的活动。

3、答案:产业政策就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或者实现赶超先进,提高本国本地产业竞争力,而对本国本地的产业活动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总和。

[论述题]1、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是什么?2、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答案: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3、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包括哪一些?参考答案:1、答案: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维护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增长、调整收入合理公平分配。

2、答案: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3、答案:弱小产业保护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战略产业扶持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

[论述题]公共政策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哪几类?参考答案: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单选题]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

A:1978年B:1992年C:2006年D:2008年参考答案:C[单选题]二十一世纪初前几年我国实施的是()。

A:稳健的财政政策B:放权让利的财政政策C:紧缩的财政政策D:扩张的财政政策参考答案:A[单选题]一般认为年率在()的物价上涨可视为物价基本稳定。

A:1%-3%B:3%-5%C:5%—8%D:8%-10%参考答案:B[单选题]带领美国人民战胜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克林顿参考答案:C[单选题]公平性是公共政策哪一功能常常面临的难题( )。

A:管制B:导向C:调控D:分配参考答案:D[单选题]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施()政策。

A:“重农抑商”的政策B: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政策C:扩张的财政政策D:紧缩的财政政策参考答案:B[单选题]下列哪种形式不是公共政策的表现方式( )。

A:A、个人计划B:行政规章C:政府规划D:领导人的讲话参考答案:A第二次[论述题]论述题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人口政策有哪些?2、试述科技政策的内容。

3、试述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

参考答案:1、答案: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2、答案:第一,科技发展方针;第二,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第三,科学研究政策;第四,产业技术政策。

3、答案: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是: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调整收入合理公平分配,维护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增长,有利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论述题]案例分析题1、我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大力推进价格体制改革。

改革初期,地方上不少企业借税制、汇率和价格改革出台之机搭车涨价;有的地方、部门乱收费用;有的经营者不执行明码标价制度,漫天要价,垄断价格,欺行霸市,牟取暴利。

某地服装大厦,一件紫貂皮大衣在让利销售活动中,从原价46.8万元降至9.8万元;某地一家夜总会,销售一小杯人头马338元,一瓶矿泉水40元。

据测算,1993年在社会零售物价上升13%的总幅度中,自发涨价部分为6.8个百分点,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价格秩序混乱而引起。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神的通知》。

国务院决定1994年继续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制止价格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请问在价格机制向市场价格机制转变的初期出现价格秩序混乱的原因何在?1994年国家大力整顿价格秩序的意义何在?2、1996年6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

此事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

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国小学生学习负担。

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如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

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对此问题,公众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

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行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1、答案:出现了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执行者的利益驱使;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国家大整顿价格秩序的意义在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保证公共政策取得更好的效果;利于后继政策的科学制定。

2、答案: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

教训有应在严重事态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时觉察其严重性并且采取果断对策;应形成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论述题]简答题1、社会保障政策的内容体系有哪几种?2、人口政策的功能有是什么?3、人口政策具有些什么特性?4、文化政策的功能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案: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2、答案:调控人口再和生产、提高人口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3、答案:强制性、约束性、稳定性制、政治性。

4、答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繁荣文化市场、提高人民素质、改良社会风气。

[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科技政策2、文化政策3、循环经济参考答案:1、答案:科技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和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结合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发展本国、本地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进步的方针政策、规范措施、战略规划的体系。

2、答案:文化政策是指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府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目标为促进文化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规定的一些指导方针和行为规范,以及根据这些方针、规范而制定的有关文化的规划、计划、法律、法令、措施、条例等组成的体系。

3、答案: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在人、自然资源、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来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公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再利用”。

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是"减量、再利用、循环”。

[单选题]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是在()。

A:1956年B:1978年C:1995年D:2008年参考答案:A[单选题]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

A:穷人B:富人C:参加商业保险的人D:全体社会成员参考答案:D[单选题]率先使用"产业政策”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参考答案:D[单选题]M0等于()。

A:现金B:存款C: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D:农村存款和个人存款参考答案:A[单选题]财政政策是在()之后广泛使用的。

A: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B:第一次世界大战C: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提出D: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参考答案:C[单选题]在中国古代长期实施的"重农抑商”政策属于()。

A:政治政策B:经济政策C:文化政策D:社会政策参考答案:B第三次[论述题]论述题1、试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2、论述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

参考答案:1、答案:公共政策的功能有控制功能、协调功能、指导功能、分配功能。

2、答案:政府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执政党、利益集团、公民、政治领袖。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5、2000年3月8日,原中共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怀着对中国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深深忧虑,以"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为题,向国务院领导如实反映了"农村有些地方真穷,那里的农民真苦,农业发展真困难”的情况。

信中列举了当地农村所面临的七大问题,并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三农”问题:(1)坚决刹住浮夸风。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