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内部资料稿)泰实医疗2019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饮料行业的相关概述 (3)1.1 饮料的定义及分类 (3)1.2 产业链 (4)1.3 相关政策 (5)第二部分中国饮料市场概况及趋势 (7)2.1 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产量及增速情况 (7)2.2 中国饮料细分市场发展态势 (8)2.3 2018年上半年软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端保持增长 (9)2.4 饮料行业竞争状况 (10)2.5 饮料行业主要消费群体分析 (11)2.6 饮料行业消费渠道分析 (13)2.7 食品饮料行业消费年轻化趋势 (15)2.8 软饮料发展趋势 (17)第三部分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19)一、饮料行业的相关概述(一)饮料的定义及分类饮料即饮品,是供人或者牲畜饮用的液体,它是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量)不超过0.5%的制品,饮料也可分为饮料浓浆或固体形态,它的作用是解渴、提供营养或提神。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标准,我国饮料行业分为:碳酸饮料制造、瓶(罐)装饮用水制造、茶饮料、果汁及果菜汁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凉茶和植物蛋白饮料等。

1、碳酸饮料:可乐、雪碧等2、固体饮料:酸梅精、麦乳精、咖啡固体饮料等3、瓶(罐)装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纯净水等4、茶饮料及其他:茶汤饮料、果味茶饮等;运动饮料、营养饮料等5、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豆乳饮料、椰子汁饮料、杏仁露等6、果菜汁:水果汁、蔬菜汁等图:饮料行业产量分布图:饮料行业销量分布数据来源:美好新消费,前瞻产业研究中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中心统计,2017年饮料行业产量细分市场分布中,包装饮用水占比最高超过50%,碳酸饮料占比有所下滑。

2017年的饮料销售收入中,包装水、即饮茶和果汁的销量占据前三名。

(二)产业链世界饮料工业从20世纪初起已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

60年代以后,饮料工业开始大规模集中生产和高速度发展。

矿泉水、碳酸饮料、水果汁、蔬菜汁、奶、啤酒和葡萄酒饮料等都已形成大规模和自动化生产体系。

饮料品种繁多,按生产工艺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

酒精饮料是以高粱、大麦、稻米或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酿成或再经蒸馏而成,包括各种酒和调配酒。

粗粮饮料是以五谷杂粮为原料,经过严格加工,多道程序杀菌后加工而成,相继出现小米乳、红豆乳、绿豆乳、黑豆乳等多个品种。

非酒精饮料是以水果、蔬菜、植物的根、茎、叶、花或动物的乳汁等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渍抽提等方法取汁后加工而成,包括软饮料、热饮料和乳。

碳酸类饮料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和各种不同的香料、水分、糖浆、色素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气泡式饮料。

像可乐、汽水等。

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

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功能饮料是由各种营养要素组成的饮品,满足人体特殊需求。

随着饮料消费需求的增长,液体消费者对其健康性认识将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未来几年仍属于高速发展时期。

销售饮料的下游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超市、便利店、餐饮服务店、电商平台等。

图:饮料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相关政策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提出,要鼓励“热带果汁、浆果果汁、谷物饮料、本草饮料、茶浓缩液、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果渣、茶渣等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另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推动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十三五”末,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度创新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省、地市、县并延伸至乡镇和农村的四级工作网络基本完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信息化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和信息惠民的能力显著提高。

规划将有利于饮料行业的安全管理。

2017年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食品工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

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饮料行业的稳定发展。

2017年3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提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和保存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

二、中国饮料市场概况及趋势(一)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产量及增速情况随着科技化、互联网+模式、人工智能的加速到来,中国也迎来了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

在这次消费升级中,反映出了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和注重食品健康和感官体验的发展趋势。

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不仅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也对公众的消费观念带来巨大的影响。

以饮料行业为例,以果蔬汁、茶饮料等为代表的健康饮品,在近几年出现了增长的态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来中国软饮料的增速有所减小。

从2014年开始增速下跌至10%以下,并一直保持下滑趋势,2017年甚至是变为负增长。

具体来看,2017年中国软饮料累计产量为18051.2万吨,下滑1.6%,2018年中国软饮料累计产量达18268万吨,有小幅回升。

图: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产量情况及增速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赛夫研究部整理166771766118345180511826811.70%5.90%3.90%-1.60%1.2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5500160001650017000175001800018500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软饮料产量(万吨)增速(二)中国饮料细分市场发展态势从产品属性上看,中国主流消费群体逐渐从碳酸饮料过渡到包装水后,又逐步过渡到茶饮料和健康饮料。

瓶装水、即饮茶饮料和功能饮料等细分市场所占份额在不断提高,碳酸饮料市场进一步被蚕食。

预期碳酸饮料、浓缩果汁等细分市场未来可能由于产品替代效应而呈现负增长,即饮茶市场短期内由于前期市场一定程度的透支也可能转为负增长,而即饮咖啡和能量饮料等细分市场未来可能成为行业中新的增长点。

表:中国软饮料行业细分市场增长趋势(亿元)20161613.4 15.4% 7.1%984.1 0.2% -1.9%17.7 1.5% -1.7%921.5 3.6% 0.1%77.9 29.4% 14.3%1236.1 5.9% -1.1%552.6 20.0% 11.1%84.3 13.7% 1.7%数据来源:欧睿咨询,远卓分析,漫谈新消费投资从产品消费场景来看,由于近年来中国消费实体场所的快速增长以及体验式消费诉求的增加,on-trade(当场食用)消费市场增速高于off-trade(提前购买)消费市场。

伴随体验式消费场所及消费行为的进一步改变,预期部分细分品类的on-trade消费市场可能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图:中国软饮料行业按消费场景划分销售规模(亿元)图:软饮料上市公司的2018Q2营收同比增长7%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四)饮料行业竞争状况中国饮料行业属于充分市场竞争,对资金、企业规模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目前,饮料多数品类的市场格局基本已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其中碳酸饮料,是可乐两个国际品牌的天下;包装饮用水行业中,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等四家企业占比超过70%;果汁饮料行业中,康师傅、统一、汇源、可口可乐四家企业占比超过60%;功能饮料市场中,脉动和红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茶饮料市场中,康师傅和统一的市占率合计达到60%左右;凉茶市场中,加多宝与王老吉二元竞争。

在市场格局基本已定的类别中,新进入者若想要抢占市场,颇有难度。

图:我国饮料细分市场行业品牌力指数排名品牌果汁饮料品牌功能饮料品牌茶饮料品牌乳酸饮料品牌液态奶品牌1 康师傅578.3 美汁源628.7 脉动642.8 康师傅677.9 优益C 585.9 伊利578.8农夫山2521 康师傅446.5 红牛510.1 统一468.1 每益添440.9 蒙牛488.9 泉3 哇哈哈387.3 汇源417.2 农夫山泉尖叫379.9 哇哈哈391.5 哇哈哈401.3 特仑苏432.74 乐百氏356 统一413.3 健力宝361.8 达利园321.7 养乐多380.6 光明423.55 统一340.2 农夫果园382.7 佳得乐318 三得利284.5 植物活力344.2 金典363.36 怡宝326.9 纯果乐325.9 哇哈哈起立285.5 今麦郎267 味全317.9 三元328.77 冰露322.6 哇哈哈282.8 宝矿力水特274.4 统一茶果王260.4 太子奶313.2 旺仔284.48 雀巢319.7 酷儿273.4 力保健257 天喔茶庄256.4 畅益饮277.7 完达山264.39 昆仑山281.9 椰树266.3 水乐乐245.8 东方树叶253.6 小洋人276.8 维他奶235.910 屈臣氏263.1 营养快线240.5 日加满242.4 立顿236.5 天友234.8 夏进230.7农夫山泉水232.5 乐虎241.2 椰树235.9 津威230 现代牧场223.6 11 百岁山261.3溶C恒大冰12239.7 华梅224.8 东鹏特饮225.6 农夫山泉茶π215.5 君乐宝229 辉山222.1 泉13 深海泉236.4 牵手212.6 三得利超级214.914 燕京225.7 核桃蜜204.7 正广和盐汽水209.5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五)饮料行业主要消费群体分析1) 女性购买比例大幅高于男性,男性消费单价高于女性饮料行业的消费人群中,女性消费占比高达7成,大幅高于男性消费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