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下和什巴格村教学点
库尔班.阿迪力江2014.3.1
的倍数的特征》5、2《
《2、5的倍数的特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分析、教学程序、全课总结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2、5的倍数的特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因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而概括5的倍数的特征相对容易的多我上课时适当地调整顺序,先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再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最后认识奇数和偶数,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目标:
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
2、5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2、5
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养成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具体地说分为一下几种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学生的学号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1
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需发展的要求。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2、5倍数
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说教学程序
复习导入新课
因上节课已经学了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所以让学生看屏幕,使学生找出演示数组的因数,倍数,并让学生比较2和5的倍数发现什么?因此启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
1、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掌握5倍数特征,并能迅速做出判断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在本教学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第一步:教师设疑:自然数非常多,无法逐个研究。
解决方法是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里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再扩大范围。
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倍数的方法来找5的倍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这一环节学生易于掌握,关键在于让学生领会寻找特征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步:大屏幕出示百数表。
让学生找出百数表内5的倍数。
同时,为了使有共同特征的数字更加明显,屏幕上会显示用红线圈出来的5的倍数。
第三步:请学生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规律,教师做引导,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步:扩大研究范围:教师提问刚才总结的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自然数。
学生的回答会各不相同。
接着教师做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
的猜测,要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进行验证。
要如何验证呢?就是找那些末位是0或5的数,如果我们验证的这些数都满足这个规律,就证明我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所有自然数。
然后,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小组自由讨论,并作小组汇报。
.
第五步: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同时,教师给定研究范围: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
2、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让学生用寻找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去找,大屏幕出示百数表。
让学生找出百数表内2的倍数。
同时,为了使有共同特征的数字更加明显,屏幕上会显示用红线圈出来的2的倍数。
既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是2的倍数。
同时引出奇数偶数的概念。
最后巩固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规律,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基础性练习:书上第18页做一做,这部分内容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测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能力
2.应用性练习:想一想:食品店运来85个面包,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全课总结
该环节的任务是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以学生回顾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方式进行。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