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规院]重庆北碚分区规划成果汇报稿

[中规院]重庆北碚分区规划成果汇报稿

歇马镇 静观镇 澄江镇 水土镇 施家梁镇 2002年 140 55 65 108 14 2003年 140 60 65 108 16 2004年 142 63 66 110 17 2005年 148 360 66 120 21
金刀峡镇
偏岩镇 柳荫镇 复兴镇 三圣镇 石坝镇 天府镇
9
11 25 40 10 14 122
6
873613104
GDP增速与固定资产投入关联性强;
工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优势产业单一。
阶段
工业化
发达经济
1995-2006 北碚经济发展状况
122 120 118 116 114 112 110 108 106 104 10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发展特征--“多样”——拓展片区发展水平、发展特征各不相同。
合川 长寿
璧山
辐射合川
合川&渝 北
江津
联合空港
南川
联合沙坪坝 (东部新城)
綦江
拉动主城
战略预期
北碚位于未来的主要核心功能拓展区。 将于未来的空港组团和御临组团共同成为重庆向北拓展的三大重要支撑。
北碚-水土组团 北拓重点区
核心功能集中拓 展区
渝北-两路组团 渝北-空港组团 御临组团
鱼嘴御临
西彭
发展潜力
北碚跨战略规划确定的西部和北部两 大片区。 西部片区 +67KM2 北部片区 +79KM2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属于重庆大北部地区,潜力巨大。
两江新区用地
东部片区 +154KM2
发展潜力
总量排名不具优势,但在增速排名方 面具备相对优势。 产业竞争力位居1小时经济圈的第二 梯队。 在空间储备的等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
发展问题4:地区竞争力不突出
2006年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区县三产构成
100% 80% 60%
综合竞争力处于中游; 未来第三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但缺少投入 与引导。 三产起飞条件成熟,但三产优势(环境、 文化、景观、旅游)还未转化为动力。
40% 20% 0%
北碚 北碚 渝北
江北 渝中半岛 渝中半岛 西 部 新 城
北碚 渝北
江北 渝中半岛 东 部 新 城
半岛延伸
跨江拓展
跨山发展
原有城乡总规的发展结构(门户)
一小时都市区概念下的北碚(对外辐射)
非重点--在原有的发 展结构框架之下,北 碚并未被作为重点的 拓展方向。
北碚
可以看出北碚随着城 市的发展,在城市中 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
未来机遇 优势 战略 发展理念
前提分析
定位研究 发展特色研究 自 身 条 件 与 特 征 比 较 优 势 与 特 色 发 展 趋 势 与 方 向
城乡发展基本控制线
基本限制要素
远景城乡结构控制规划
城乡发展 结构引导 城乡相关 战略举措
空间上全面覆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规划,实现长期规划技术储备
城市阶段性结构 时间上分段规划-远景与远期统筹考虑,协调近期矛盾,保留规划弹性 模式判断 规划期城乡发展规划
发展问题2:发展结构不明确,地区优势缺乏强有力的统筹与整合
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网络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不足。 城市向北发展确立之前 具有发展潜力的片区,缺乏强有 力的结构统合。
金刀 峡旅 游
合川方向
渝合高 速
北碚北 站 澄江 旅游
柳荫
静观 天府
三圣
澄江码 头
东阳码 头 水土码 头
缙云 山旅 游 北碚 东阳
北碚组团 水土组团
外环线 蔡家站
歇马组团 蔡家组团
空港方向
歇马 蔡家水土复兴西永向发展问题3:地区发展不均衡
小城市带大农村,不均衡发展。 小城镇发育不足,城乡体系中 缺少中间层次乡镇的辐射带动。
发展问题3:地区发展不均衡
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显著,部分乡镇城镇化动力不足。
各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002-2005年 各镇街城镇化水平
第三阶段:初审成果阶段( 2008.5-2008.8)(已完成) 市局、区政府初审成果汇报(2008.8) 第四阶段:成果阶段(2008.9-2009.8) 专家评审、汇报分区规划成果汇报(2009.6) 2009.8汇报,听取区内各部门意见。 2009.8-2009.10,针对区内各部门意见进行修改。 2009.11结合修改意见给市规划局,区规划局和区领导沟通深化要点
限制要素
建设中分区指导-建设导则覆盖城乡,提供建设指导。
空间 布局 片区导则
用 地 条 件 分 析
资 源 条 件 分 析
控 制 要 素 划 定
土 地 规 划
总规规模
近期城乡建设规划
十一五等部门规划 规划的意图
汇报内容框架
一 三 四
未来总体定位与战略 发展结构的三点思考 基于优势和新定位的六项统筹


规划依据不足: 城乡总规对于规模和定位尚未明确 决策条件不成熟:重庆未来发展方向是北进还是跨山
项目推进要点
规划前提变化: 书记北进战略提出新思路与契机 本次规划依据: 重庆战略、 城乡总规、 两江新区 本次调整要点: 提升定位、 升级结构、 扩大规模 落实重大项目、 细化成果。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北碚与渝北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联动发展方面;
思考:借力空港,联 合渝北加强联系,实 现互补。
常住人口
第三产业(万元)
城镇人口
渝北区
工业(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
北碚区 渝北领先指数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北碚与合川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及 炼 金 属 冶





























工业企业规模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点。2004年,重庆 全市工业企业50强中,北碚只有3家,与其他主城区县相 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耕地的减少,北碚农业已经出现加速下滑的迹象,农 业经济增长乏力,原有发展模式增长潜力不足。
北碚区各镇街人口增加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
GDP增速
发展问题4:地区竞争力不突出
钱纳里发展阶段划分
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
时期
人均收入 变动范围 (美元)
1
346-728
初级产品生 产
2
7281456
3
14562912 (北碚 1929)
4
29125460
5
54608736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2006年1小时经济圈区县投资比较
3000000 2500000 1.4 2000000 1500000 0.8 1000000 500000 0.2 0 0 0.6 0.4 1.2 1 1.8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地区特色方面;
常住人口
思考:强化特色,提 供不可替代的高端服 务,成为辐射西北的 门户。
第三产业(万元)
城镇人口
合川区
工业(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
北碚区 合川领先指数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展问题5: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有待优化升级
1994-2006年北碚产业结构变化
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分区规划
成果阶段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规划局 北碚区人民政府
2009年11月
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 2007.10-2007.11)(已完成)

第二阶段:规划方案阶段(2007.11-2008.5)(已完成) 市局、区政府初步方案汇报(2008.1) 市局、区政府纲要成果汇报(2008.4)
规划分期
远景:不设定年限 重点:确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底限,划定永久保护地 远景结构,从发展的角度考虑规划,建立规划储备。 远期:至2020年 重点:落实重庆城乡总体规划,落位重大项目,进行统筹 布局。
支撑体系
承载力分析 乡 村 承 载 力 分 析
主干研究 发展条件与功能定位
资 源 承 载 力 分 析
发展问题5: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有待优化升级
1995-2006北碚经济发展状况
三产发展面临瓶颈呼唤产 业升级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6年北碚区各工业部门在重庆的区位熵
14 12 10 8 6 4 2 0
制 专 备制 用 造 通 设 业 .计 电 运 备制 输 仪 算 气机 设 造 器 机 备 业 仪 及 械及 制 表 其 造 及 他 器材 业 文 电 化 子 制 .办 设 造 业 公 备 用 制 机 造 械 业 制 造 业 信 设 备 交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工 加 属 金 通 制 用 选 工 品 复 造 选 织 造 造 品 品 工 采 加 制 的 制 洗 纺 制 制 矿 品 纸 介 品 制 制 延 加 和 料 药 属 食 及 媒 料 物 延 制 压 采 饮 医 塑 矿 压 设 品 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