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一种婚姻亚文化:晋江、石狮的金钱婚俗

【word】一种婚姻亚文化:晋江、石狮的金钱婚俗

种婚姻亚文化:晋江、石狮的金钱婚俗2004年9月10日第9 期(总第282 期)中共福建省委党校Sep.10,2004No.9(GeneralNo.282)种婚姻亚文化:晋江,石狮的金钱婚俗陈晓煌(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高聘金,高嫁妆的金钱婚俗已经在晋江,石狮两地流行日久,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婚姻文化.文章筒述了晋江,石掰两地金钱婚俗的现状,分析了其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破除金钱婚俗的相关对策.关键词:金钱婚俗;高聘金;高嫁妆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088(2004)09 —0065—03,晋江,石狮的金钱婚俗现状纳征”又,称”纳币”是,传统的民间聘娶婚的六礼”之一. ”非受币不交不亲”.纳”征”即要求男方到女方家提亲时,必须带上一笔不薄的聘礼;结婚当日,女方再陪嫁一部分到男方家庭.虽然婚姻的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男方提亲送聘礼,女方出嫁陪嫁妆这一风俗在当代社会依然延续,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竞相攀比的风气在福建经济较发达的晋江,石狮等地.近10余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婚姻上讲排场,摆阔气的风气愈演愈烈,聘金和嫁妆金额呈直线上升之势.而且,当地还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婚姻规则:当地男女双方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方须给女方数额巨大的礼金;结婚当天,女方不仅要如数”退”回男方的巨额礼金,还要带上数额与男方相当的嫁妆.嫁妆的价值一般是聘金价值的数倍,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泉州晚报))2004年3月的项调查就反映了近3O 余年来当地聘金和嫁妆的流变:在1970 年代,聘金600 多元,嫁妆是缝纫机,自行车,再请上20来桌酒席,总花费3000元,在当时算是豪华婚礼.进入1980 年代,伴随着当地经济的起飞,婚姻习俗经历了变化最快的时期.聘金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婚车”先是自行车,后来是摩托车,再后来出现了小车.至于嫁妆,1980年代早期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中后期流行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还出现了存折,房子,小车.1990年代以来,陪嫁送的存折越来越”贵”房,子越来越大,摩托车越来越豪华,酒席规模也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以晋江陈埭镇四境村为例, ”婚车”先是普通摩托, 后来是2万多元的大黑鲨,再后来是4万一5万元甚至7万多元的太子车,最后是小轿车取而代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嫁妆档次更进步,最高纪录为:一辆奔驰320,一辆宝马725,六间临街透顶店面,现金人民币150万元,美金15 万元,其他一整套最豪华时尚的家具家电忽略不计据说女方是按照1000 万元的标准置办的.该调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当地社会流行的聘金和嫁妆,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办得起成本高昂的婚礼.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在婚姻中聘金和嫁妆的多少.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还是有区别的.当地私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主较多,是婚姻时尚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些家庭比较富有,在婚姻支出上舍得花钱,可以造势,攀比.晋江安海镇一私营企业主,在当地办有4 家工厂.订婚时,他给妻子家带去20万元订婚礼金,岳父当场就把一辆黑色富康轿车的钥匙交给他;结婚时,妻子带回一幢房子,50 万元现金和价值数十万元的股票.安海镇另一家企业的老板为女儿陪嫁千万元,给女儿的嫁妆是宝马轿车,奔驰轿车各1 辆,现金500 万元,另加价值数百万元的股票,债券.普通家庭虽然经济上不很富有,但是为了不收稿日期:2004-06-28作者简介:陈晓煌(1980 一),男,福建大田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2 级研究生.65?失面子,出于无奈,也要拿出相当的聘金或嫁妆,少则数万元,多则1O 余万.这些支出除来自家庭积蓄外,还来自向亲友或银行的借贷.石狮市一退休职员老谢,为了风风光光嫁两个女儿,他共借了17万余元的外债,如今只好靠摆摊还债.晋江西滨镇的老蔡,无固定职业,为了给儿子筹备彩礼,向亲戚借款10余万元,另外以3分钱月息贷了6万元,还准备一些金银首饰, 总价值超过2O 万元. 金钱婚俗的存在日久,已经在当地形成一种畸形的亚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内部,形成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人们不由自主地受这样的婚俗支配.虽然地方政府屡屡动员移风易俗,但是收效不大.金钱婚俗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社会问题,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首先,金钱婚俗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富有家庭而言,支付百万千万的聘金,嫁妆是不成问题的.而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着实不易.多数青年人刚刚进入社会,并不会有多少积蓄,只能由其家庭来负担.而父母亲常常是倾其一生的积蓄来安排子女的婚姻,甚至是举家借贷,家庭经济不堪重负.以晋江罗山镇为例,攀比嫁妆已经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中有一半以上家庭因此而负债累累.石狮的一位父亲感叹道: 日益疯狂的嫁妆攀比风仍使不少家庭(尤其是女孩多的家庭)不堪负重,不少父母为了让家人和儿女有面子,不惜借钱贷款,其实他们心里非常无奈!”其次,金钱婚俗助长了通过婚姻获取钱财的功利心态,误导当地人的择偶观.在金钱婚俗的笼罩下,婚姻的本质被扭曲了,金钱成了首要考虑因素.婚姻成了不少人谋求财富,改变命运的捷径.2003年11月26日,东南快报社对当地5O 余位已婚和未婚青年的一项随机调查表明,被调查者多数认同婚姻的首要标准是看对方家庭的富裕程度,其次才是感情.金钱的多寡成了衡量婚姻生活幸福与否的首要标准.依赖婚姻来发家致富,改变命运的观念显然是不健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青年人的进取心.倘若这样一种心态在青年一代大面积形成,对当地社会今后的发展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再次,婚姻内部潜在着许多风险.第一,以金钱为依托的婚姻缺乏坚实的感情基础,婚后容易出现家庭矛盾,这是潜在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当达到利用结婚获取钱财的目的后, 有的丈夫就对妻子产生厌恶感,或一门心思干事业对妻子不闻不问,或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寻求66?刺激,甚至包”二奶”近.年来,在晋江,石狮离婚诉讼案件高于周边地区,涉案财产额越来越大,因丈夫包”二奶”而导致离婚的案件居多.第二,财产归属问题容易引发矛盾.虽然结婚时女方的嫁妆不少,但大多数存在女方的名下,丈夫常常因为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夫妻双方相互戒备,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内部矛盾常常由此引发.第四,金钱婚俗可能拆散有情人.金钱婚俗实际上是导向了婚姻门当户对的陋习.只有门第相当,财富相当的家庭才可能支付起相当的彩礼和嫁妆,才可能联姻.女方家庭向男方索要高额聘金,而男方拿不出,就不得不放弃了. 同样,男方家庭也在考虑给自己的儿子找个有钱人家的姑娘,后半生就可以轻松许多.由于家庭的阻挠,一些感情深厚的青年男女,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二,金钱婚俗的成因1,发达的地方经济是金钱婚俗盛行的客观条件.经过20余年的发展,晋江,石狮两市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两市都是全国经济百强,民营经济相当发达,除了有恒安,富贵鸟,七匹狼等知名企业外,家庭式的小作坊,小工厂星罗棋布.2003 年,晋江市国内生产总值380.02 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6800 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的第5 位,全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132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0 元.全市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石狮市2003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3 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070 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8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73 元.发达的地方经济和较高的经济收入客观上为当地家庭在婚姻上的讲究攀比创造了条件.2,炫耀心理与面子心理的影响.子女的婚嫁可以体现出一个家庭在社区内部的声望和地位.聘金和嫁妆的多寡可以反映出男女双方家庭的富裕程度.一桩聘金和嫁妆丰厚的婚姻对于男女双方的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很体面, 很光彩的事情.富有家庭可以借婚嫁之机,展现家庭财富,为家庭及子女挣足面子.动辄千万的嫁妆,更是有钱阶层炫耀性消费的体现,无形中家庭在社区内部的声望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一般家庭为了维持脸面,也不得不举全家之力, 甚至于不惜借高利贷,以免在当地被人瞧不起. 3,以金钱为首要标准的择偶观对当地青年的不良驱动.在当地农村,多数人认同这样的观念:找一个有钱的妻子自己就可以少奋斗好多年,即便是在婚后创业起点也很高,更容易获得成功.当媒人上男方家说亲时,男方家庭问媒人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女方家庭能陪嫁多少嫁妆,其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当地青年从小对金钱婚俗耳濡目染,再加上长辈日常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婚姻亚文化观念,在婚姻选择上为世俗所左右.另外,还有部分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完,全是冲着高额的嫁妆而来,并不是追求所谓的婚姻幸福.4,媒人的推波助澜.金钱婚俗的商品化特征带动了职业婚姻经纪人的出现.当地媒人牵线成功一桩婚姻,就能拿到聘金,嫁妆总和10%的红包.嫁妆越高,提成也就越高.在晋江陈埭一带,媒人每介绍成功一对对象,得到的辛苦费至少达5000 元,还不需要纳税. 职业媒人通常是巧舌如簧,连哄带骗,靠说成婚事来取得谢媒钱.不少当事人就是上了媒人的当,而现有的法律很难追究通过金钱婚姻危害别人的人的法律责任,这使一部分人产生了以婚谋财的侥幸心理.媒人可以不管当事人婚姻幸福与否,男女双方可能面对退婚的彩礼退赔和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而媒人却不存在退款的问题.5,家庭对于女儿的补偿心理.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过得比自己好,上一代人受穷受苦,现在经济宽裕了,他们自然会通过给女儿巨额陪嫁,实现让女儿将来过得更好的愿望.此外,按当地的风俗,女儿出嫁后一般不享受娘家财产的继承权.父母亲常常借其出嫁的机会, 以嫁妆的名义将她们该得的那份财产”补”给她们.嫁女儿给高嫁妆甚至给企业股份的做法,实际上是女儿继承权的一种变通形式.在更深层次上,金钱婚俗折射出当地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文化悖论.文化习俗是长期历史延续下来的积淀.本身内在的惰性决定了它的变革常常是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常常会出现堕距和脱节.石狮,晋江虽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但是社会现代化程度不高.两地城市化进程缓慢,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并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经济方面,当地的经济模式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常常以家庭经营为主.家族式企业,家庭式的小作坊把人们紧密地联结在血缘关系的链条上,人们依旧习惯于从”熟人社会”中获得心理支持和认同,仍然很在意社区内部对自己的评价.另外,大多数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相对落后,保守,较容易落入俗套.三,金钱婚俗的根治从根本上说,金钱婚俗的消解,有赖于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人的素质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在改变金钱婚姻习俗上都有责任.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更关系到一个文明,健康,理性的社会建构,关系到今后当地社会的现代化进程.1,社会方面,政府应该大力倡导文明的婚姻风尚,加强对金钱婚俗的干预.政府应指定专门机构定期举办隆重,简朴的集体婚礼,淘汰繁琐的婚姻仪式和程序.当地社区组织应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理性的对待婚姻选择.当地的新闻媒体应当积极介入其中, 深入批判金钱婚俗,充分揭露金钱婚姻的危害性, 在社会上形成强烈的舆论压力.对于图谋通过金钱婚姻达到发家致富的不良思想应该给予强烈地谴责和批判.引导人们把高嫁妆,高聘金投向有益的地方,诸如用于购买电脑,普及科技知识,加强产品研发,引进先进技术,捐赠慈善事业等等.2,家庭方面,家长要正确地对待子女的婚姻问题.家长要淡化门第和金钱观念,尊重青年人自己的选择,不以财富的多寡干预青年人的婚事.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经.济富有的家庭不应该一味地给子女财富,而应给他们提供创业的机会和途径.注重培养子女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子女走向自立才是根本.普通家庭在结婚彩礼或嫁妆上应当保持理性,量人为出,不要过分地追求脸面,与其他家庭攀比.3,对于个人而言,应当树立健康,正确的婚姻观.金钱在婚姻中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决定未来, 而感情才是决定今后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恩格斯说过: ”只有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时候,这种婚姻才是道德的和稳固的. ”【'拜金的婚姻扭曲了婚姻的本质,缺乏较为坚实的感情基础,内在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导致今后婚姻生活的不幸福.作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当代青年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获取幸福,而不应当寄希望于一桩金钱婚姻的缔结青年人应该坚决摒弃这一陋习,追求以和谐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生活.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责任编辑吴燕霞]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