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敬畏自然 第二课时课件

敬畏自然 第二课时课件

第二课时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请结合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 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 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 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 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 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 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 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语言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温馨提示: 1、独立学习。2、合作探究: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4、3、2、1的顺序依次发言,2 号做好整理,准备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 3、任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评价并展示。给表现突出的组加1分
提示: 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 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 肯定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 意思。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 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 印象。
温馨提示: 1、独立学习。2、 合作探究:组长组 织本组同学按4、3、 2、1的顺序依次发 言,2号做好整理, 准备代表本组在全 班展示。 3、任意组代表展 示,其他组评价并 展示。给表现突出 的组加1分
小组合作学习 (3+4+5)
(可品读的语句参考)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
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
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温馨提示: 1、独立学习。2、合作探究: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4、3、2、1的顺序依次发言,2号做好 整理,准备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 3、任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评价并展示。给表现突出的组加1分
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 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 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 前卖弄小聪明。
温馨提示: 1、独立学习。2、合作探究: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4、3、2、1的顺序依次发言, 2号做好整理,准备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 3、任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评价并展示。给表现突出的组加1分
(含义阐释)
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 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 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 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 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 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 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 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温馨提示: 1、独立学习。2、合作探究: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4、3、2、1的顺序依次发言,2号做好 整理,准备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 3、任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评价并展示。给表现突出的组加1分
小组合作学习(2+3+5) 本文多处运用了反问句来 为文章增色,试从文中找出几 个反问句,并把他们变换成一 般的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 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美好家园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 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 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 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 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 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 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 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 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 畏惧,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 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温馨提示 1、独立思考 2、抢答 2、时限2分钟
如何将敬畏自然之举变成自己的 行动?
温馨提示 1、独立思考 2、抢答 2、时限2分钟
环保宣传画
环保宣传漫画
当堂演练
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
环保寄语
⒈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植绿护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⒉保护绿化,人人有责。 ⒊绿色是青春的活动,让地球到处充满绿色。 ⒋绿色让我们快乐,让世界美好。 ⒌净化空气,美好环境,从我做起。 6.如果您想创造美好的家园,请您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 现在的家园。 7.生命诚可贵,绿色价更高。 8.环保天天行,陪伴你我他。 9.东西南北中,绿色在心中 。 提示:摘录三条记录在课本上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 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 类自掘的陷阱。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 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以“我身边的人与 自然”为调查对象, 写一份调查报告。
1、本文语句极富哲理,先找出自己最欣赏、 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读一读,并品品其中包 含的深意。 2、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语段。 3、小组间交流品读的语句、语段;对疑难语 句、语段讨论质疑。
温馨提示: 1、独立学习。2、合作探究: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4、3、2、1的顺序依次发 言,2号做好整理,准备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 3、任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评价并展示。给表现突出的组加1分
人类对自然有哪些不敬之举?请举 例说说。
温馨提示 1、独立思考 2、抢答 2、时限2分钟
自 然 灾 害
哭泣的域被红油污染,周围能闻到刺鼻的柴油 味。近来在珠海渔女雕像到香洲码头的海面上, 警方多次接到走私分子将红油排放入海的举报 。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 服自然”,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 畏自然”,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 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 在哪一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