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起步晚,开发程度低。
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发展起步晚,
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特色鲜明
的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旅游经营管理
经验,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
于劣势。
2、旅游产品整合度低。
普洱地区茶旅游资源呈零散分布,整合
度低,茶产品的组合度较低,主要以茶园观光作为茶文化旅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局限较大。
茶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以闲静、淡泊为特征的“冷”休闲活动,缺乏强刺激性,如不提高组合度,就难于构成触
动大量游客出游的专门动机。
3、产品的文化含量不够,特色不鲜明。
目前普洱已推出的茶文
化旅游产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其文化含量明显不足。
由于
茶文化旅游内容不丰富、不饱满,大大地影响了普洱茶文化旅游产
品的整体形象,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闪亮卖点,形不
成市场竞争力。
4、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
旅游的过程要有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填充,而旅游活动内容又需
要一定的旅游业态的支撑。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
以观光为主的形式化层面上,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
支撑。
因此,如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活动内容,培育一批与茶文化
旅游相关的旅游业态就成为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课题。
5、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旅游配套设
施不完善。
由于经济总量小,自身财力弱,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
差等问题,使普洱市发展休闲旅游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制约,2004年
普洱市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为1910.85元,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
60%。
由于普洱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
设滞后,主要表现在:
(1)通往古茶树园区的道路条件较差;
(2)景区规划及建设级别较低(目前仅有A和AA景区8个);
(3)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而散,尤其缺少集中的茶文化休闲
业态和园区;
(4)城市园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生态休闲旅游的要求。
统筹规划,根据区域的不同特色来合理安排茶文化旅游项目江苏地区茶资源丰富,如果对其茶文化资源加以合理利用,科学布置文
化旅游产区,将会进一步丰富其茶文化产业资源,并把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
就江苏省的茶文化资源而言,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
特色。
例如江苏宜兴以紫砂茶壶闻名,可以开展茶具展示和以紫砂
茶壶文化特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
而无锡、镇江地区以宜茶名
水闻名,就可以开展宜茶名水旅游欣赏活动。
当然,各地根据茶文
化的发展特色也会形成一定的茶风茶俗,建造一些具有茶文化意蕴
的建筑和设施,同样可以根据本身的发展条件以及所处的地位优势
进行茶文化资源的开发。
从江苏省的旅游资源分布来看,茶区分布
和其保持相对一致,两者相互映衬。
而这些资源分布以连云港茶区、环太湖低山丘陵茶区、宁镇扬丘陵茶区为主。
与江苏省旅游景区的
分布相结合,可以对其旅游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将文脉、景观和茶
区分布融为一体,分为以苏州、南京和连云港为中心的三个区域。
再根据各区域特点依托周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将江
苏地区的茶资源文化充分利用起来。
科学设置茶文化旅游项目
茶文化名胜景区游自古名山出好茶,江苏的名茶也多出自景色怡人的名胜景区内。
例如在南京的雨花茶,它的产区是南京中山陵园
茶厂,属于国家4A级景区。
其中的文化旅游设施齐全,并且它和世
界物质文化遗产明孝陵相互映衬,外有群山环绕,内有花树相依,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鉴于此,可以以此为契机来开发茶文化旅游
资源,每逢采茶之际,游客便可以在其中体会采茶乐趣,放松身心,
自由品茗、赏艺。
再如扬州西湖边的大明寺,具有宜茶名水的优势。
饮茶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选好配茶之水。
大明寺有“下院蜀井”,
古人称其为“天下第五泉”,再加上大明寺内所孕育的禅道,游客
便可以在游历的过程中体会到“禅茶一味”的佛教茶文化。
另外,
茶文化风景名胜的游历过程中,可以加以茶具和制茶工艺的展示。
一方面向游客宣扬了茶文化,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多样化。
体验宜兴紫砂茶文化特色宜兴隶属于江苏省,早在东汉时期,宜兴之地就已出现了青瓷,而辗转流变,发展至明代中晚期之时,当
地人无意间发现了用于紫砂器制作的特殊的紫泥原料,就此之后,
紫砂器制作便一直延续着它的兴盛。
而就宜兴的紫砂茶壶而言,它
制作技艺精巧,形制可观,是为上品,并且享有“世界茶具之首”
的美誉。
开展茶文化节庆会展游在历史的变革中,江苏茶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风俗特点,并且这种茶文化风俗促成了相应的茶文化节庆会展
的开展,例如茶叶节庆、茶文化学书研讨会、茶艺展示、名茶博览
会等。
而对于具有丰富茶文化资源的江苏来说,自然与茶文化节庆
会展紧密相关。
例如南京的雨花茶叶节、苏州太湖碧螺春茶文化节等。
这些茶文化节庆会展的开设,可以扩大游客的欣赏视角,让游
客融入到茶文化之中,深刻感受茶文化带来的魅力。
乡村茶园生态游茶园生态游要基于对茶园生态的认识,以对茶园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对茶园生态文化的感受为主题,开展茶文化知识
学习、茶艺茶道的交流、茶叶知识普及、生态修养和观光等一系列
活动。
以丰富茶产业资源为视角,合理设计与规划生态茶园,让游
客在生态茶园中体会到茶的精义,在合理利用现有茶叶资源的同时
也增加了旅游的经济收益。
打造茶文化休闲度假胜地目前国内的度假旅游开发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而就江苏省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来看,可以大胆设想打造
茶文化休闲度假胜地,开展茶文化休闲度假游。
在此开发过程中,
要以相对足够面积的生态园为支撑,加以科学设计与规划,打造集
艺术性、生态型和文化性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而以苏州为中心的苏
锡常地区就明显具备开发茶文化休闲度假胜地的潜力。
同时结合地区条件,完善旅游设施,例如在度假胜地中开设茶馆,进行茶道讲解,茶艺表演,开设以茶文化学习为目的的茶艺培训班等。
为游客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态环境,促使游客修养身心,真正的感受茶文化的意蕴。
看过“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