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耐克广告分析

耐克广告分析

耐克广告案例分析
一、广告内容
耐克星夜赶制新版刘翔广告
耐克是最早押宝刘翔的世界级赞助商,早在刘翔刚破世界纪录时就趁热打铁做了“1 2 秒8 8 ”的广告。

刘翔退赛后,耐克公司迅即发表声明:“刘翔是中国最杰出的田径运动员。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及之后打破世界纪录以来,他一直并将继续为中国和世界各地支持者带来激情。

耐克为能与刘翔紧密合作而感到自豪。

在此时,我们理解他的感受,并期待他伤愈复出。

”耐克公司传媒总监朱近倩也表示,之前对于刘翔的伤病有所了解,但对于出现伤病导致退赛的情况也始料未及。

而类似的声明,有近10家赞助商发出。

如果说声明仅仅是一种表态的话,耐克则走得更远更快。

在北京、上海、广
州、成都、武汉五地知名报纸上,以刘翔退赛为题材的耐克广告及时出现。

“爱比赛,爱拼上所有的尊严,爱把它再赢回来,爱付出一切。

爱荣耀,爱挫折,爱运动,即使它伤了你的心。

”一段煽情的文字,加上刘翔的大头照,耐克在力挺“飞人”的同时也打了一场漂亮的公关战。

二、广告评价
这则广告是成功的,因为他采用了情感式促销。

耐克公司这次成功的危机营销抓住了广大网民的心理情绪,这样的举动使得刘翔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耐克的品牌形象。

同样借助于网络的互动性,耐克公司积极进行宣传,并且是网民可以将这种情绪尽情的宣泄。

在一周之内耐克公司的“QQ爱墙”浏览量就达到了37万次。

此次危机营销,耐克公司打破以往平面电视的传统模式,采取了IM营销模式,使得原来的被动营销方式转变成互动营销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广告成功原因
“耐克这一广告属于典型的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贵在快速,而耐克的快速反应和悲情式广告,商业味并不浓,符合人们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和渴望,达到了病毒营销和二次传播的效果。

”“事件刚刚发生时,大家认为刘翔的商业价值受到了严重损害。

但经过一天观察可以发现,通过正面的导向,舆论对刘翔退赛没有形成负面效应,网络上形成了支持刘翔、爱刘翔而不是背后的金牌的一边倒声音。

”李蔚教授认为,悲情让刘翔加了分,这比他得金牌效应还要大。

“更何况,刘翔测试成绩12秒多,如果腿不出问题正式比赛能够打破纪录。

刘翔的品牌价值仍然存在,关注度、美誉度没有减少。

”李蔚认为,在这种背景下,赞助企业出来表示支持爱护刘翔,超越功利,就能够大大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悲情比快乐更具感染力。

”李蔚称,企业如果能够反向思维,利用悲情感染和口口传播达到二次营销的目的,就能超越简单的代言价值。

四、我的新版刘翔Nike广告
我想,大家都知道刘翔是110栏世界冠军,所以在广告中以此作为话题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是现在的广告总是以刘翔第一告终,我个人认为没什么新意,如果叛逆性的做一些改变是否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呢?我构想的广告画面大致如下:
仍然以刘翔赛跑作为主线,但是当他准备穿鞋进入跑道时,发现自己的鞋不见
了,他急忙找,最终没有找到,无奈只好穿了一双普通的鞋准备迎战。

这时,镜头给准备和他同场竞技的一个队员,画面展示的是他诡秘的笑容和有意无意露出来的刘翔找的那双Nike 鞋,让观众领会原来是他偷偷拿了刘翔的鞋来参赛。

当此人正在得意的时候,发令枪响了,其他队员都冲了出去。

刘翔虽然没穿NIKE 鞋,但毕竟是世界冠军,遥遥领先。

此时"偷鞋者"才反应过来,立刻也冲出跑道。

此时,镜头给第一的刘翔,他看了看左右,自己是第一,有些得意,这是他突然发现在它旁边有个人迅速追了上来并超过了他,他大吃一惊。

然后画面焦点到"
偷鞋者"的脚上,是Nike标志,然后将标志放大至全屏---Just do it!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