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3)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3)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3)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的认知风格是()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3、下列属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是()
A.背乘法表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D.科学研究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5、学习单词basket(篮子)后,再学习basketball(篮球),所产生的迁移是()。

A.一般迁移
B.普遍迁移
C.非特殊迁移
D.具体迁移
6、讲果实的概念时,既讲苹果、西红柿、花生等可食植物,也讲橡树子等不可食植物,让学生掌握果实都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叫()
A.正例
B.反例
C.变式
D.比较
7、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记得快而牢,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8、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学习就进入到了()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9、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10、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问题
C.界定清晰的问题
D.非现实的问题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结构良好的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集体主义情感属于哪种道德情感()
A.直觉式
B.想象式
C.伦理式
D.表象式
13、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

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4、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全身松驰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塑造法
D.肯定性训练
15、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率达到90%,则说明动作技能达到
了()目标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16、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策略是()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7、“过于安静,或由于紧张拘谨、惧怕老师,学生反应迟钝、呆板,回答问题被动;课堂纪律较松散,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18、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19、采用同一份量表,在相同的环境中,对同一班的学生进行测量,所测的结果与三个月前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此量表有较高的测验()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
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 . 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填空题
1、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是将________与 ________建立起非人为的和 ________的联系。

2、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______,贮存时间大约为_________秒。

它又叫________。

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_________。

3、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4、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其中,前习俗阶段主要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________。

习俗阶段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
________,后习俗阶段包括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________。

5、对于道德行为表现和情感领域的成就,最常见的评价手段是______的评价手段。

三、简答题
1、儿童认知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2、.一名专家到一所学校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

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
回答。

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

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的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

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3、简述经验类化说及教育意义。

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5、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试论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间最长,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2、【育萃专家解析】A。

3、【育萃专家解析】B。

A有可能机械学习;CD是发现学习。

4、【育萃专家解析】B。

5、【育萃专家解析】D。

6、【育萃专家解析】C。

变式。

变换的是非本质“可食”,突出的是本质“种子”这一属性。

7、【育萃专家解析】B。

干扰,中间的受双重抑制干扰。

8、【育萃专家解析】D。

9、【育萃专家解析】(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10、【育萃专家解析】B。

11、【育萃专家解析】D。

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其它的属于创造发明之类,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或无结构的问题。

12、【育萃专家解析】C。

伦理式。

高度的概括性、自觉性、深刻性,较强的理论性。

13、【育萃专家解析】C。

14、【育萃专家解析】B。

15、【育萃专家解析】D。

习惯化。

学生能下意识一、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作。

16、【育萃专家解析】C。

17、【育萃专家解析】C。

18、【育萃专家解析】B。

19、【育萃专家解析】A。

20、【育萃专家解析】A。

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不考虑细节。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实质性。

2、【育萃专家解析】瞬时记忆、0.25-4秒;感觉记忆;7±2组块。

3、【育萃专家解析】学习时间管理。

4、【育萃专家解析】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相对功利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育萃专家解析】非测验。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育萃专家解析】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有: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育萃专家解析】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强化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经验类化说强调概括化的原理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是对相同要至少说的补充。

但是,概括化经验仅是影响迁移的条件之一,不是迁移的全部。

4、【育萃专家解析】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育萃专家解析】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和决策.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 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