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P专享]初中文言文助读

[VIP专享]初中文言文助读

161竹高几何竹原高一丈,末折(上半段折断)着地,去本(离根)三尺,问竹还高几何?译文:“有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竹梢部分折断,尖端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竹干还有多高?162好战必亡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屡次)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以骄主治(管理)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竭力用兵),未有不亡者也。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

”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

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163鲁宗道刚直鲁简肃公宗道,(即鲁宗道;他谥简肃。

)(宋)仁宗(指宋仁宗。

)时参政事(官名,宰相的副手。

)。

京师(京城)富民陈子城殴杀磨工,初有诏立赏追捕,数日,中旨罢之(宫中发出命令,不再追查这件事)。

鲁公争于帘前曰:“陈某家豪,不宜包庇!”章献(即章献太后;宋仁宗的母亲。

)怒曰:“卿安知其家豪?”鲁公曰:“若不家豪,安得关节(指暗中行贿,说人情。

)至禁中(宫中。

)?”章献默然。

(节选自《能改斋温录》)鲁宗道在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

京城里富户陈子诚打死了磨工,开始时皇帝下令马上追捕并且有赏,(可是)数日之后,不再追究此事。

鲁宗道在帘前争辩说:“陈某是富豪人家,不该包庇!”章献太后说:“你怎么知道他是富豪人家?”鲁宗道说:“如果不是富豪人家,怎能通过行贿、说人情到宫中?”章献太后(听了)默不作声。

164金陵逆旅京城之俗,以逆旅(客店)为利。

旅至,授一室,仅可榻,俯以出入。

晓钟动,起治(办理)他事,遇夜始归息,舆濯水皆自具,然月责(索取)钱数千,否必诋诮致讼(争吵直到打官司)。

或疾病,辄遣出(就赶出旅店)。

病危,气息尚属(连属,即还在不断呼吸),目睊睊(睁着)未瞑,即舆(抬)弃之,而夺其资。

妇孕将产(分娩)者,以为不祥,摈(排斥)不舍。

其少恩如此。

非其性固然,地在辇毂(借指京城)下,四方人至者众,其势致尔(造成这样的)也!译文:在金陵里一种住店,客人来了,给他一间房,便可歇息,早晨到了,客人出去办事,晚上回来睡觉,什么生活上的事皆是客人自便,但是月租还是挺贵的,如果不给那么多钱,就会吃官司。

如果生了病的客人,就要赶他走,如果病危了,虽然还有些气息,还没死,就把他丢弃街头,还要霸占他的钱财。

怀孕的妇女被店主认为是不吉利的,绝对不会让她住。

这种住店非常的薄情寡义。

但是这种店主绝不是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因为是在京城,有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这里,是被他们所感染而变成的。

165多乎哉?不多也太宰(官名)问于子贡(孔子的学生)曰:“夫子圣者与(同欤)?何其多能(技艺)也?”子贡曰:“固天纵(上天使令)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地位低微),故多能鄙事(卑贱的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些技艺对君子来说算多吗?一点也不多。

)”译文:太宰问子贡:“孔子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这些技艺对君子来说算多吗?一点也不多。

”166红毛毡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

),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人多。

),不许登岸。

红毛人固(坚持。

)请(请求。

)赐(赐予。

)一毡地足(足够。

)矣。

帅思一毡所容(容纳。

)无几(没多少。

),许之(允许。

)。

其人置毡岸上,但(只。

)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

且拉且(一边拉大一边登岸。

)登(登上),顷刻(片刻。

)毡大亩许(一亩光景),已登百人矣。

短刃(刀。

)并(一起。

)发(发射),出于不意(思想,意料。

),被掠(掠夺。

)数里而去(离开。

)。

英国和荷兰很久以前答应和中国(非中原地区)相互通商。

边境的主帅看到他们人数众多,不许他们上岸。

英国人和荷兰人坚持请求主帅赐给一张毛毡大小的地方就足够了。

主帅心想一块毛毡能容纳的面积没有多少,就允许了。

红毛人把毛毡放在岸上,只能站两个人,拉开它能容纳四五人。

他们边拉边登岸,一会儿毛毡就大约一亩大了,已经登上好几百人了。

他们一起拔出兵刃,由于没有意料,(中国)被掠夺了好几里地(英国人)才离开。

167张溥勤抄(张)溥幼(年幼的时候)嗜(好。

)学,所读书必手钞(通“抄”。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才)已(好了,完毕)(方才停止)。

右手握笔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jūn)(皮肤开裂。

),日沃汤(热水)(用热水浸润)数次。

后名(取名,命名。

)读书之斋(书房)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求取。

)者,不起草(草稿),对客挥毫(毛笔。

),俄顷立就(完成。

)(一会儿就完成),以故(因为这个原因)名高一时(名气在当时最响)。

(节选自《明史》,标题为编者所加。

)张溥小时候就喜好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

抄完后大声读一遍就烧掉,然后再抄写。

这样进行六七遍才罢休。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头和手掌都磨成茧子了。

冬天手也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洗好几次。

后来他给自己读书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张溥写诗作文速度很快。

各地的人求取他写的诗文,(他)不打草稿,对着客人(用毛笔)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因此他在当时名声很高。

168一举而三役济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号。

)中(祥符中,祥符年间),禁(皇宫。

)中(古时皇帝住的地方为禁中。

)火(失火。

)(禁中火,宫中失火),时丁晋公(名丁渭,北宋大臣。

)主营(主管。

)复(修复。

)宫室(丁晋公主营复宫室,丁晋公负责经营修复焚毁的宫室),患(忧虑)取远土。

公乃令凿通衢(大路,干道。

)取土,不日(短期,没几天。

)皆成巨堑(深沟)。

乃决(疏通水道。

)汴水入堑,引诸道(各路)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

事毕(完成),却(再)以斥弃(抛弃的)瓦砾灰壤实(填充,填塞。

)于堑中,复为街衢。

一举(行动)而三役(三件工程;指取土、运输材料及处理瓦砾灰壤。

役:工程。

)济(受益,成功,完成。

)(一举而三役济,这项措施一举解决了取土、运料和垃圾处理三件事),计省费以亿万计(核算)。

祥符年间,宫中失火。

丁晋公奉命修缮被烧毁的宫室,但是取土很远是个困难,丁晋公就命令工匠在大街上挖土。

没过几日,大街就成了深沟。

丁晋公命令工匠将汴河河水引进沟中,再用很多木排竹筏和船将修缮宫室要用的材料顺着沟中的水运进宫中。

宫殿修完后,再将废弃的砖瓦砾石灰尘土壤填进挖出来的深沟里,重新将街道填出来了。

做了一件事却解决了三件费力的事,节省下来的钱用亿万计算。

169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

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好(爱好,喜爱。

)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使烛邹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

)鸟((使烛邹主鸟):命令,派遣(上级对下级)。

)而亡之。

公怒,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

这里指下令。

)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历数;列举)之以(按照)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前面。

),曰:“烛邹,汝(你。

)为(认为)吾君主鸟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

)亡(丢失,逃跑,让……逃跑了,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之,是(这。

)罪一也;使(致使,让。

)吾君以(因为)鸟之故(原因,缘故。

)杀人,是罪二也;使(致使,让。

)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重视,以……为重。

)鸟轻(轻视,以……为轻。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读书人。

),是罪三(三条罪状。

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

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也。

”数烛邹罪已毕(结束。

),请(请求)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古代君主自称。

)闻命(接受教导。

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矣。

”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

不久,鸟飞走了。

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

晏子说:“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

”齐景公说:“好。

”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

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2]170一举两得有虎争食,卞庄子欲刺之,馆竖子(旅店里的仆人)止之曰:“两虎方食牛,食甘(吃的有味)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杀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对),立须(等待)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卞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