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9 钱学森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并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文本能力。
3.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能初步体会文章中运用人物对话,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以及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4.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并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文本能力。
难点:
1.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能初步体会文章中运用人物对话,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以及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2.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标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3.借用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
2.查看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情。
学生: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对钱学森的了解。
师出示课件。
(二)检查朗读课文。
1.师点名,每人一段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重点朗读2---4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共几小节,概括每段的段意。
2.在课文中找到了钱学森说的几次话。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同学通过预习,大家认识了钱学森,(学生交流)对他的了解。
2.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师: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几次话了吗?指名读。
3.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4.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
5.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出示:我是中国人。
……)指名读。
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
师:是的,可当时的中国又是怎样的?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
)
可他这样做,为的是自己吗?谁来读读他说的话?(出示:我是中国人。
……)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谁来交流?(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PPT出示图片)
师: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
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已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
2.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PPT出示:早日回到……)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很穷)这意味着什么?(搞科学研究,困难大)可钱学森却诚恳地说(PPT出示:我们日夜盼望……)谁来读?从钱学森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再多的困难也不怕,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我愿意放弃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
3.出示: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你怎么看待这个“应当”?(钱学森把为国效力看作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做的事。
)谁来把钱学森的这种爱国情怀读出来。
(指生读)师:钱学森能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决心回国,是因为他始终认为,(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为祖国建设出力是理所当然的。
4.让我们再来读读钱学森说的话。
(PPT出示两段话)
(六)精读第五自然段
1.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
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PPT出示图片)
2.请你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
)
3.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4.他们会怎样做。
学生讨论:
(1)这时的美国将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
还会给他升官。
(2)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
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
控制他的自由。
(3)不听美国人的话,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师: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
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
PPT:“然而……”(引读第六自然段)
师: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就是(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七)精读第一自然段
小结: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终于乘上了归国的巨轮。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尤其从哪里读出了钱学森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出示图片引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
(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指名读。
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想,有一首歌最能表达他的心声(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这歌唱得多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学生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八)拓展作业
我国还有好多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在外留学,不忘祖国;回国之后,呕心沥血,奉献着一生。
课后查找有关资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读书卡片,写一篇简短的人物介绍。
(九)板书设计:
急切归国
坚持回国
14、钱学森坚决回国
热爱祖国心系祖国
我是中国人
附《钱学森》预习单:
班级: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
认读文中的5个生字并描红仿写,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友情提示:不要多一点,也不要少一点)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读词语,在课文中圈出来,借助词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魂牵梦绕
三、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可以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们评价一下。
(在括号里面打对号)
真棒( ) 不错(
) 还要加油( )
四、我会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五、搜集资料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请收集相关资料,制成读书卡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堂上我紧紧抓住钱学森“热爱祖国”这一个特点,展开了整堂课的教学。
让学生读、划、想、悟,联系上下文理解交流体会并感情朗读,较好地解决了重难点。
在结尾之处,我设计的让学生看看图想象延伸,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了思维,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钱学森的浓浓的爱国之情。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让学生表达心中所想,这不仅使学生表达了对钱学森的爱国之情的钦佩之情,其实也使其与钱学森走得更近了。
不足之处:学生阅读文本少,教师讲的多,没有当好组织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建议:教师在组织学生精读重点要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可先要求学生自读,画出钱学森说的话,在结合上下文理解、感悟、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