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答案】
一、①涂同“途”,道路。
②无通“毋”,不要。
③颁同“斑”,花白。
4.通“横”5通“纵”6不,通“否”,表示否定7通“呵8通“崛”9通“影10通又11有通又暴通曝12生通性 13知通智 14匪:同非15受,通“授”,教授
二、1凶:荒年。
2喻:说明。
3胜:尽。
4失:错过。
5发:打开(粮仓)。
6字7随意,8音节助词 9斧头 10 约束制止11年成12 但:只13去:离。
14扪,摸。
15膺,胸口。
16 来,不译,去来偏义复词,偏去17忽然一下子18推辞 19序:统治20致力,从事21 弱点毛病22攻取23匹敌相当24吝惜 25迎接26兵器27衡量,比较。
28沿袭29窗户30担负31招纳32趁着 33 强 34符合35 停止 36横渡 37利用38因为 39使……弯曲40谁 41竟42学习,研究43却44赞许45赠送
三、1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2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3(王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
4罪名词作动词归罪5鼓名词作动词,敲鼓6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7名词作动词水:游泳 8.名词作动词履:登上 9名词作动词瓮:用破瓮作绳:用草绳系10名词作动词帝王:称帝称王11形容词作动词小,弱: 变小,变弱12名词作动词师,学习1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14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15名词作状语(象卷席子)(像用包子)(象用囊袋)16名词作状语对内17名词作状语向南18亡,北,动词用作名词,败逃的人19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的地势20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1使动用法使......弱,削弱22..使动用法使……退却23使动用法离:使……离散24使动用法朝:使……朝拜25..使动用法斗:使……争斗26使动用法使……灭亡27使动用法,使……弱,削弱28使动用法使……愚蠢29意动用法以……为师30耻.意动用法以……为耻31云.,响.,景.名词作状语像云聚集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32使动用法,使……凋谢33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四、古今异义 1河,黄河。
今泛指河流。
2 “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3走,跑,这里指逃跑。
4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5第二年 6突然出击7因此作8 神态,脸色9整理10年龄大11金属制品,黄金12蟹腿,13帮凶、走狗14刚才15居住存身16指函谷关、崤山之东。
17一般人18金属19求学的人20用来……的21小的方面学习;22 一般的人23 不一定 24无论
五、一词多义
1.凶—— 1庄稼收成不好2不吉利的事3凶恶,残暴4 不幸,多指丧事 5杀人的人
2. 加——1更加2施加3放上4增加5. 夸大
3.直——1只不过2与“曲”相对3正确4同“值”5径直
4是——1正确,认为正确2这个,这样, 3表示肯定判断4是故,是以:因此
5行——1行走2去,离开;前往3实行;做4行为,品行5 古诗的一种体裁
6——于1比 2和3 对于4到 5 在
7——数1数目、数量 2几、若干 3命运 4 屡次 5密、细密 6 shǔ计算
8——发1发射2征发、派遣 3打开 4花开 5出发
9——度1尺码、尺度2程度、限度3规章、制度4风度、常态5回、量词6、创制7考虑、思虑8量、计算9推测、猜测10通“渡”,过
10——亡—— 1逃跑、逃脱2丢失、失去3灭亡、消亡4死亡5逃兵、逃亡的人6通“无”,没有7使动用法,使……灭亡
11固——1固执、顽固2巩固3坚持、坚决4 固然、本来5牢固、坚固的地势)6 既、已
12而1连词,表转折关系2连词,表递进关系3连词,表修饰关系4连词,表顺接关系5连词,表并列关系
13修1长、高:2学习,效法3修建4整治:
14制1制作 2统率指挥 3控制制服 4规模5规定、制定
15师——1老师;2有专门技艺的人3学习4以……为师5从师
16其——1那些(指示代词2他们(人称代词3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4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2生养死葬没什么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3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4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5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业务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的。
(二)倒装句——1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2把桑树种植在宅园3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4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5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6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7如今的一般人,他们比圣人差多了,反而感到向老师学习是羞耻。
8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在路上背负或顶着重物行走了。
9李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向我学习。
10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11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12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13所以学生不一定样样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高明
(三)省略句补充省略出的内容(1蟹六(条)跪而二(只)螯2(“出”后省略“于”)3(“以”后省略“之”)4(“之”后省略“于”)5 (“足”,“起”后省略“于”)6(“振”后省略“于”)
(四)被动句——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备考必修三文言文句子翻译
一、选择题答案。
1、《寡人之于国也》D.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
2、《劝学》A.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学不可以已”,中心论题与各部分之间有总领和分述的关系。
3、《过秦论》B.是为了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作对比。
4、《师说》C.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
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