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

17
➢ 根据观察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所收集资料本身的 属性来划分,可以把观察研究分为定量观察和定 性观察。 定量观察
定量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 记录方式进行的观察。在这套记录体系里要确定需 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的类别,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 的时间单位等。
18
➢ 根据观察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所收集资料本身的 属性来划分,可以把观察研究分为定量观察和定 性观察。
学生发言
A 直接观察的方法,简便易行。
B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问题
的回答来研究他们的听课情况。
教师总结
回答的很好。有人说,观察是第一等的 研究方法。人类认识研究对象,大多是 通过观察实现的。观察作为认识世界的 一种基本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 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人说,观察是第一等的研究方法。人类认识 研究对象,大多是通过观察实现的。观察作为 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和 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20
小结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有 一 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
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 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 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类型: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 二 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结构
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定量观 察和定性观察。
21
思考题
你认为教育观察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法
1
目录 CONTENTS
第一课时 观察法概述 第二课时 定性观察法 第三课时 定量观察法 第四课时 观察法的实施
2
第一课时 观察法概述 ➢ 观察法的概念 ➢ 观察法的种类
3
教师提问
教师:对于小学老师来说,学生是最好的观察研 究对象。如果我们想研究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成长 变化,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合适呢?
11
➢ 根据观察者是否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 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
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群体之中,参与该群体 的日常活动,以活动成员的角色开展观察活 动。如观察者亲自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 在活动中观察教师管理学生的方式,观察师 生关系、学生伙伴关系及班级文化等现象。
12
参与性观察的优点:观察者以隐蔽的身份 融入到被观察群体之中,不破坏和影响观 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并可消除 被观察者的心理防御,获得较深层的观察 结果。
16
➢ 根据观察者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明确具体 的观察要求,教育观察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 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
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要求,不确定明确的 观察内容和范围,没有具体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 也没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而是采用一种弹性的态度, 根据具体情况而有选择地进行观察。非结构式观察方 法灵活,有较好的可行性,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材料, 常适用于探索性教育科学研究。
国内外教育家的经验说明, 观察法对于认识教育现象,收 集第一手资料起着重要作用。
7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样离不开观 察。教师在课堂上必然要观察学生自学、讨 论、听讲、练习等活动,以便准确掌握情况 并及时调控。因此,观察活动伴随着教育工 作的全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 么是观察法?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8
一、什么是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 过感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 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 方法。
特点:简便易行,容易收集到可靠、客观的第一手资料。
9
二、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者是否 使用科学仪 器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观察内容是 否有统一设 计、明确具 体的观察要 求
22
5
早在20世纪初,许多教育家就 十分重视观察研究法。如我国幼 儿教育家陈鹤琴曾用日记的方式, 从他的孩子陈一鸣出生之日起, 就逐日对其身心发展变化和各种 刺激进行周密的观察,并做出详 细的文字记载与摄影,连续追踪 观察808天,积累了大量研究资 料。
6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使全 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 的教学原则,就是在长期观察、 积累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5
➢ 根据观察者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明确具体 的观察要求,教育观察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 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
根据观察的目的,事先确定好观察的内容、项目, 制定出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设计好观察表 格,并在实际观察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观 察。结构式观察由于组织严密,操作规范,所得材 料针对性强、说服力高,一般用于验证性教育科学 研究。
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
观察者是否 直接介入观 察对象的活 动
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
观察资料收 集的方式以 及所收集资 料本身的属 性
定性观察 定量观察
10
➢ 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仪器,可分为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
凭借观察者自身的眼睛、 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外界事物
间接观察
观察者借助录音机、摄 像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活 动
13
➢ 根据观察者是否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 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
观察者不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的身 份进行观察,获得研究材料。这种观察可以是 公开的,即让观察对象知道有人在观察;也可 以是隐蔽的,即让观察对象在不知晓的情况下 被观察。
14
非参与性观察的优点:这类观察中,由于 观察者完全是一名旁观者,不会受观察者 的活动影响,观察时比较冷静客观,可以 最大限度地获得真实的资料。
定性观察
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观察现场对观察对 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 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 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定性观察一般需要 较长的时间,而且研究的问题常常在研究的过程中不 断地被重构。
19
上述各种观察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的。在教育研究中,常常根据具 体的研究目的和可行性将几种不同的教 育观察类型有机结合起来,以获得更有 研究价值的观察资料。
相关主题